灵山茶,阳羡香

  阳羡雪芽

  阳羡雪芽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留下“雪芽为我求阳羡,乳山君应饷惠泉”的诗句。

  此番品鉴的阳羡雪芽采摘细嫩,青叶均为单芽,制作精细,外形纤细挺秀,色绿润,银毫显露。采用中投法泡饮,香气清鲜幽雅,汤色清澈明亮,汤水甜润,滋味浓厚清鲜,叶底幼嫩,色绿黄亮。

  品饮之初,可能由于冲泡水温过高的缘故,二水的时候喉感略紧。个人体会如果采以85℃左右的水温重泡,滋味可能会更清,同时避免出现口干不舒服的现象。

  宜兴,古称阳羡,自唐朝以来就有记载的著名茶区。据历史记载:阳羡茶始于汉,盛于唐。唐中期茶圣陆羽的著名专著《茶经》中记有“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因此,阳羡紫笋,在唐朝即为贡茶中的上上品。时过境迁,历经千年后,宜兴的茶历经蒸青、紧压、烘焙一直到近现代的散茶炒青,其制茶方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曾经名噪一时的阳羡紫笋,现在是否风采依旧?

  暖阳冬日,应好友之邀品味3道来自阳羡的名茶。尽管没有珍珠泉水,但为了更好地品味阳羡茶的内质,我们请出了红泥风炉、橄榄碳、纯净水……以期能找寻到昔日“枯肠未易禁三椀,坐数山城长短更”的醉人滋味。

  阳羡金毫

  作为红茶主产区之一的宜兴红茶(苏红),有着独到的魅力。宜兴工夫红茶的产茶历史开始于明朝,与宜兴特有的泡茶秒器紫砂壶相生相伴。阳羡金毫无疑是现代宜兴工夫红茶的典型代表,据有关资料介绍:阳羡金毫的鲜叶于每年的谷雨前后一周内开园采摘,以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半展为主。

  从这款阳羡金毫的干茶来看,这款茶条索细紧,金毫明显,是FOP级别的红茶的典型特征。青瓷盖碗冲泡,滚水入盏,立刻带出满屋的茶香。茶汤红亮,入口茶汤滋味醇厚、甜爽,有明显的荔枝香。第三水的时候稍微浸泡,出汤浓厚,却没有明显的苦涩,有强烈的回甘,喉感非常的清爽。经五水而汤色不减,滋味略淡,香气却不散。

  阳羡青茶

  此番品茶最大的惊奇,就是自好友处了解到在江苏的太湖西岸,居然大面积引种了福建乌龙茶的优良选育品种黄观音、金观音、金牡丹等等。这次品鉴更有幸品尝到了在阳羡种植、聘请福建茶师制作的乌龙茶——阳羡青茶。

  干茶入温杯之后,温香中略有返青的气息。滚水入盖碗温润泡,约30秒出汤。令人惊叹的是,这款青茶的盖香在热香的时候呈现出花香气,温香的时候出现淡淡的果蜜香,而冷香的时候则出现了另外一种微显的果香。如此丰富的盖香层次,即便是在乌龙茶的故乡所产的中高档乌龙茶中也是不多见的。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干茶温香略带青味,但是在茶汤中却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

  “橘生南国,北移日枳。”从北纬25°左右的乌龙茶产区北迁至北纬31°左右的宜兴,地理纬度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气候、土壤、温湿度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能够在宜兴这个地方种好这些乌龙茶的品种,除了引种培育方面的科研以外,品种改良、发芽期与采摘期的配合、制作工艺上的调整等等,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能够把黄观音金观音制作到如此的水平,实在令人称奇。

  当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给茶树带来的不可能仅仅是好处,与安溪的乌龙茶相比,宜兴引种的黄观音、金观音这两个品种在水感的厚度和喉感上,明显还存有差距。

  名茶趣闻:阳羡茶白蛇传说

  相传宜兴铜官山麓南岳寺旁有一泉眼,叫卓锡泉或珍珠泉,其泉水清冽异常,大旱不竭。唐时寺内有一个叫稠锡的禅师常用这种泉水烹煮桐庐茶,不久有白蛇口含茶籽于寺旁,从此滋生蔓延成茶园。制成的茶叶称蛇茶或南山茶,此茶品质特佳,享有盛誉。元代谢应芳为其赋诗一首:“南山茶树化劫灰,白蛇无复衔子来。频年雨露养遗植,光春粟粒珠含胎。待看茶焙春烟起,箬笼封春贡天子。谁能遗我小团月,烟火肺肝令一洗。”

责编: ahao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