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解 速度崇拜

茶解 速度崇拜

  文/郑子语
  当“高铁”两个字出现在你的眼前,你一定和我一样,有一种深切的灼痛感。这两个字对应的是一场撕心裂肺的灾难: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高铁,高速铁路,“用制造火车的速度赶超飞机”,“高铁”意味着速度、便捷和中国奇迹,它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但是,高速也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另一条死亡消息同样让人沉重。新闻称,记者花时一周,通过对2003年以来公开报道中能够找到的72位亿万富翁死亡案例进行梳理,得出的数据显示,15名死于他杀、17名死于自杀、7名死于意外、14名被执行死刑、19名富豪积疾早逝,数字足以令人深省。可以看到,不少亿万富豪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加快财富积累的步伐,同时承受着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孤独,顶着“高压锅”,搭上了自己的生命。

  快点,快点,再快点,提速,提速,再提速。速度,中国近30年来被反复强调和调整。速度,已经让我们惊叹变化之快,敢认故乡是他乡。速度,让我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城市化进程加快,拆迁成为常态,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变得气派现代。中国的发展催生出了两极分化的社会,而意想中的中产阶层成了最不稳定和最具危机感的人群。

  这就是“速度崇拜”。“速度崇拜”的源头在深圳。改革开放初期,“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经提出,就迅速传遍中国。在一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提出这样的口号表明的是一个时代对改变贫困现状的迫切。深圳创造了引以为傲的“深圳速度”,其他城市竞相效范。振奋人心的速度,成为一种积极的追求,也极大改变和提升着城市形象,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中国崛起”也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

  快,就一定好吗?中国人私人购买车辆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中国私家车保有量将在今年突破8000万辆,覆盖人口将达到4亿。但与之对应的现状是,城市越来越拥堵,出行越来越不方便,即便采取单双号出行、早晚高峰错开行驶,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局面。面对每天“史诗般的拥堵”,你的时间白白消耗在路上,能办理的事情显得非常紧迫,你能心情愉快吗?

  “速度崇拜”的一个结果,是物价在猛涨,房价持续飙升,普通老百姓倍感生活压力。有人调侃:你跑不过刘翔,但是你要跑赢CPI!刚刚得到的一点幸福感,顷刻间就被蒸发了。速度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扼杀了中国人的幸福。看着满街的人,脸上都写着焦虑不安。诗人于坚说,我们像过街老鼠一样被赶到了大街上。很多调查都在做幸福感指数调查,很多城市被评为幸福城市,但很多市民都感觉自己不幸福,收入低、压力大,自己是“被幸福”了。

  信奉“速度崇拜”的人认为“效率就是生命”,从企业运营和成长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但是,盲目追求速度,忽略质量,让人意识到,质量也是生命:知名企业生产出大批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结石宝宝”的出现;用猪骨熬制的味千拉面汤底,其实是用专门的汤粉、汤料调制出来的;在过去的两年半里,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9个区域内数以千计的工人、村民和儿童被发现正饱受因铅泄漏带来的高血铅水平的伤害,大多数是因电池工厂和金属熔炉的污染引起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速度”的影响:紧张不安地工作,多快好省地赚钱,买东西搞“秒杀”、“抢购”,感觉电了可以“闪婚”,不好了又玩“闪离”。世界浮躁,众声喧哗。

  快不一定好,慢也未必坏。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讲究张弛有度、轻重缓急。茶是慢的。在快速、高效的社会氛围中,一杯茶更是一种醒世恒言:快是表面的高效,而慢是快的前奏;慢是一种韬光养晦的智慧,是真正享受“活着”本身。普洱茶更是慢的,慢到你手中的一杯波澜不惊的普洱茶,也许有着千折百回的光阴故事:在一个春天,一位姑娘从古老的茶树上摘下茶芽,放入背后的竹筐,筐满后,走过崎岖山路,揉捻,晒青或者烘青,团而蒸之,又过了多少年,辗转多少地方,最终被你遇到,像转入异次元世界来到你的眼前。普洱是慢的,慢到让时间有了味道和故事,慢到空气中有复活的茶香,慢到再急要的事情都可以暂且不论。中国,需要在一杯茶里,清醒地整理一下思路!

  小沈阳说:“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生命如白驹过隙,不如让我们在一杯普洱面前慢下来。小时候看《聪明的一休》,里面总说:“休息、休息一会儿!”转载自《普洱》杂志2011年9期!

责编: 小吉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