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茶食

  古代的茶食
  早期的茶,除了药物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是作为食用的,即叶作为食物充饥,或是做菜:前面谈到,茶叶最迟在春秋时期,已传播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的齐国(今山东境内)已出现用茶叶做成茶菜肴。《晏子春秋》中就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晏子就将茶作为下饭的菜食用。东晋郭璞《尔雅》注疏云:"树小如桅子,冬生叶,可煮作业挂饮。"可见古人将茶叶摘下煮作盆饮而食确有其事。三国魏张揖《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衡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橘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r。"湖北与四川交界一带地方,采茶叶做成茶饼,若是叶老的茶饼,必须用米汤处理方可。想煮茶喝时,先烤茶至赤黑色,再捣成末放在瓷器中,加入沸水,又用葱、姜、橘子作配料。喝了这种茶可以醒酒,使人不想睡觉。
  《广雅》中提到用葱、姜、橘子等佐料与茶一起烹煮,在其他资料中也能看到类似的做法:;宋朝《太平御览》:"茶丛生,真煮饮为茗茶,茱英檄子之属。裔煎之,或以茱煮脯胃汁,谓之日茶。有赤色者,亦米和膏煎,曰无酒茶。"从这两则材料中记载的煮茶的方法可窥见唐朝以前古人用茶之一斑,即将茶的叶子与其他佐料混在一起,煮熟后食用。此类煮茶方法一直延续到唐朝,唐人在此基础上又有所改进。以上是古代的食茶之说,流传至今的,除了品饮之外,还有一些原始形态的茶食,仍为古代人所享用。例如,食用擂茶。擂茶是用生姜、生米、生茶叶(鲜茶叶)做成,故又名"三生汤"。实际上,"三生"也并不仅仅只有三种食物,原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故其还有"五味汤"、"七宝茶"等名称:大体制法为:先将茶叶、芝麻放入特制的陶擂钵中,以茶树木和山植木作柞,不断擂磨,再将用水浸泡过的黄豆、绿豆、花生、米等加入其中,并放入适t凉开水,用力擂碎.擂成乳白色掇糊状物,称“擂茶脚子”一然后冬天加热开水冲饮,夏天则加白糖用凉水调匀饮用。据说有解署、消食、润肺之效,延年益寿之功效。

责编: juses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