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浅谈大益普洱茶

节前浅谈大益普洱茶
  中国普洱茶网讯:三月“英雄骏马”带着大益驰骋了好长一段,随着春茶市场的开放,市场上很多大益的产品都有所下跌。投资客在观望,经销商在迷茫,就连我这普洱茶的边缘人也对这个市场颇感惊慌。也罢也罢,不说其他的,今天咱们就浅聊大益吧!
 
  国际惯例,先来段官话:大益茶业集团是目前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集团母公司为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旗下包括勐海茶厂(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皇茶茶文化会所有限公司、北京大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宜兴益工坊陶瓷工艺品有限公司等成员企业,拥有享誉海内外的“大益”品牌。
 
  各位看官久等了,我们就先来说说去年以及今年年初大益的相关情况吧。去年,大益的销售量7000多吨,销售额约15亿元,相对于2012年的10亿可以说是很大的跨越,其中电商销售额接近一个亿。此外,笔者年初还发现大益也开始活跃在京东等其他相关电子商务平台。生肖饼表现比较抢眼,保守估计至少2个亿。按照这个进度,可以估计今年大益的产值会达到20亿左右,其中电商销售额会达到2亿左右。其实了解大益的人都知道大益的销售额都是基于出厂价算的,而其他很多茶企都是基于市场价结算的。当然了,对于出厂价和市场价之间的差价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投资客这么看重大益的产品。
 
  业界人士都清楚其实大益的专卖店容量早就超过了现有的所有茶企之和,不过从去年开始专营店却很少新开,大益集团有意限制专卖店的扩展速率,这其中大有文章。此外,近年来大益自身渠道的窜货问题也一直存在,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大益在渠道方面做得也并不是很完善。我认为如果大益真的对市场状况进行比较详细的调研的话并且对市场渠道进行稳固的话,窜货这种事情应该会有所遏制。如果真的将大益的销售额用市场价来估量的话中国绝大部分企业真的只能望其项背了,更不用提以山头茶古树茶作为噱头的茶厂和茶企了。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是说大益的品牌价值的,文章里说大益为整个产业链带来了至少1000亿的产值,其实在我看来这一点不虚。就现在来看,大益不仅是一个品牌,更像是一个“产业”,在这个“产业”中有多少人直接或间接的得益于它。说的好像有点远,其实我就是想说明品牌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现在在普洱茶行业一个普遍做法是很多茶企觉得品牌这个东西很虚,其实我就想告诉他们,实的东西总会有界限的,而精神的东西才会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虽然说现在对于普洱茶企业来说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很重要,不过从长远来看品牌还是茶企在未来致胜的重要砝码,如果现在不对品牌进行维护和推广,势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然了,如果企业只是想在普洱风生水起的这个大潮中分一杯羹然后逃之夭夭,那就另外再说了。
 
  行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
 
  1、以品质获得市场的时代。
 
  2、以品质+营销获得市场的时代。
 
  3、以整合价值链压榨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获得市场的时代。
 
  现在的普洱茶行业正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度,即使在这个节点上还出现类似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实在不该,不过个人感觉更多的是没有制订长久发展途径的茶企吧,如果一个企业真的有其长久战略和规划肯定不会犯这种错误的。不过在普洱茶行业进步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产品高度同质化和营销模式的同质化等问题,所以想要有长远打算的企业着手品牌建设是必然。如果说大众消费者是大益的主要目标消费者,他们肯定要对现状进行改善,在稳固自有大份额市场的情况下加强品牌营销,还会拓展电商渠道和高端皇茶系列,进一步对大益的产品链进行补充和加固。
 
  好像有点扯远了,继续回到“大益”这个话题。去年年底开始大益频繁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从强势进入央视广告圈再到大益吴总的多次媒体露脸,都预兆着大益今年将改变其战略。今年大益经销体系的主题是“寻找真正的消费者”,这个话题对普洱界来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不过之前有那么多的前人陷入“真经”前的泥潭,不知道大益是否会另辟蹊径呢。此外,今年伊始大益吴总频繁在媒体抛出各种烟雾弹概念:夏秋茶战略、价格调控、茶叶电商时代等,这些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就是大益的消费者时代。现在普洱界的价格乱战实在让整个行业乌烟瘴气,中茶首当其冲实行价格透明制。不过个人觉得大益不会完全实行这种政策,它会结合价格体系的规范化和市场调控的精细化来驱除大益眼前的这团雾霾。近期大益公关活动越演越烈,这也许就是大益进行大变动的前兆吧,至于何时亮剑我们拭目以待。
 
  茶喝完了,思路也理清了。至于其他,我们节后再谈!
文/茨锋
责编: 深水鱼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