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木兰,因茶而芳

  本文转自海峡茶道2012年第3期.

  一千多年前,木兰这个平凡的女子褪红装,换戎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终破柔兰,凯旋而归,推倒了自古以来“女子不如男”的定论。这个故事千古流传,花木兰不仅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更是化作一种不畏艰险、湧往直前的精神符号。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也许早已没有“可汗大点兵”,亦无须让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去承担国家、民族之重,但是这不意味着“战场”责任与使命不存在,也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完完全全由“须眉”来主导,各行各业仍然有许许多多的“花木兰”湧现,去撑起半边天。茶界亦然。

  三月,是中国大部分茶区春芽蓬勃满园的时节,更是属于女人的季节。佳茗似佳人,女人亦如茶。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茶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她们脚踏实地,披坚执锐,激流湧进,独挡一面。她们有的来自商业界,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果敢,开拓疆土,湧攀高峰,闯出了辉煌的品牌之路;她们有的来自学术界,凭借自己的执着与坚忍,潜心钻研,不问寒暑,摘取了闪耀的学术桂冠;她们有的来自文化界,凭借自己的热爱与热情,继承传统,发展创新,传承了古老的中华茶文化……这些杰出的女中豪杰,书写了中华茶界的群芳谱。

  在《海峡茶道》推出的这份中华茶界花木兰名单中,这10名女茶人或来自茶产区,或来自荼销区,涵盖了北京、上海、浙江、云南、台湾等地。因本刊曾于2011年11月刊策划了《闽茶二十年二十人》系列报道,其中包含了陈郁榕、吴雅真、郭雅玲等知名闽茶女茶人,故在本次名单中不予体现。当然,除了她们,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女茶人奋斗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她们也是中国茶产业的发展、中华荼文化勃兴不可或缺的力量。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三月,她们因茶而美,因茶而芳。

  骆少君:40年与茶为伴的茶专家

  “我们的教育对茶文化不够重视,应该教育每家每户的孩子学喝茶……喝茶,可以老老少少在一起,通过轻松的、孩子们乐意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一脸慈祥的笑容,一身素色打扮,随意梳理的丝丝白发,骆少君老师展示在人前的总是这般平易近人,丝毫没有专家的架子。这是一位全身写满爱心的女性。是一位满身浸润着茶之灵性的女性。走近她,会将你的拘束统统收走。留给你的是实实在在的舒心、融洽和悠悠茶香。

  1942年,骆少君出生在福建永安。也许是与茶有缘,高中毕业时她考入浙江农业大学茶叶专业,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福建福州茶厂当技术员。1979年至1980年她到广州外语学院进修,1981年作为公派留学生到日本留学2年,1984年调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进行茶叶质量的监督检验和茶叶香气的研究。

  40年来,骆少君一直从事茶叶生产、研究工作,她主持研究的“闽75型花茶窖制联合机”、“闽76型花茶窖制联合机”、“花茶香气的研究”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持完成的“茉莉花茶工艺改革”,1993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喝茶,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找对象和生孩子还难,但是一旦找到自己喜欢的,便会让人终身不悔。会喝茶,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茶,是幸福的。因此,无论是卖茶的还是推广茶的,都要做个‘好媒人’‘好导游’,注重引导消费者对茶的认知。”在一次斗茶比赛中,骆少君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所有人如醍醐灌顶。近年来,在继续科研工作的同时,骆少君也更关注保护茶叶生态环境、重视茶叶质量安全。她说: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来自空气、水、农药、电器等各个方面的污染,而且现代^的饮食结构也与过去大不相同,饮食解毒变得尤为重要,而茶叶的解毒功能特别强,可以和体内很多毒素结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排出体外。

  她强调:好茶看工艺,更看地域生态环境,武夷岩茶就是最好的例子。从1967年第一次到武夷山,30年间她已记不清来过武夷山多少趟。武夷山清新的空气、丰富的物种、没有一点杂质的山水,孕育出的丰厚岩韵深深地烙在她心里。在我国能保存这么一块“未受污染的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是茶叶界的福气。

  有了好茶就更需要通过推广好茶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饮茶健康、合理饮茶,让消费者正确认识茶叶在生活中的应用。“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够健康。喝茶其实是一种低碳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提高免疫力,是去火排毒、清除体内垃圾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喝茶还能抗辐射。在高辐射、氧气少的情况下,茶叶可以补充维生素,维持身体机能。”

  “提倡‘茶为国饮’已经迫在眉睫”、“健康饮茶应从孩子抓起”……这些都曾是骆少君的提案。她认为在中小学中推广饮茶是可行的,上海市各中小学校已经把茶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前年的全国政协会上,她又提出了将饮茶、养生保健列入必修课程的提案,希望茶文化教育能从全国的娃娃们抓起。骆少君首先就从自己的孙子孙女教起,“很多学生带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上学。我的孙子、孙女上幼儿园、上小学,我就让他们带一大杯茶水。”碰上节假日,骆少君经常在家里举行品饮茶叶比赛,哪位孙辈赢了,都能得到她特制的奖牌。在她的悉心引导下。孙子孙女们都成了喝茶的义务宣传员和茶文化的推广者,经常告诉同学们喝茶的好处,使周围的很多小朋友都喜欢上了喝茶。

  这位上个世纪80年代留学归来的学者,用一颗钻研爱茶的心成就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学科的建立。而今,已年过古稀的她又再次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推广健康的日常饮茶方式和培育下一代饮茶习惯上。

  上榜理由:她是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学科的奠基者,创建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实验室,填补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及茶用香花化学研究的空白,使我国进入了世界风味化学研究的最新领域;革新了我国已沿用数百年且是国内销售量较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工艺,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能耗、生产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我国茶叶加工史上的重大革命。

  童启庆:优雅的茶艺大师

  “要做一件事,一旦决定了就要坚持下去。”

  她言语风趣、举止优雅,她为人热情、性格爽直,她是我国现代最早进行茶文化、茶艺研究的大师之一。是我国现代茶艺的奠基人。她就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原浙江农业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茶学系主任,在茶的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教学改革中又率先进行茶自然科学与茶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尝试,成为著名的茶文化专家。时值三八妇女节,我们赴她家专访,了解她从事茶文化工作的经历。

  在童老师雅致的客厅里,我们一边品饮着她冲泡的九曲红梅,一边听她讲述那段经历。从上世纪80年代起,童老师已经开始从事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并在我国大陆建立了第一个茶文化教室和第一支茶艺表演队。那时,她正从副教授升教授,有人就说她是从事茶树栽培及生理教学与研究的,现在却和小姑娘一起作茶艺演示,是不务正业,不

  像教授。面对那些不理解的看法,她顶住压力,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要做一件事,一旦决定了就要坚持下去。”

  在进行茶文化研究和茶艺演示的创作中,童老师用自己的科研经费购买茶道具等。利用业余时间,逐步创制和完善了六大茶类的茶艺演示方式,然后又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她认为茶馆是最好的传播茶文化的窗口,就协助茶馆开展茶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从服务中弘扬茶文化,并让他们参加各种茶艺比赛,使员工们热爱本职工作,安心留在茶馆。你我茶燕、湖畔居、青藤茶馆等杭州几大茶馆都留下她教导茶艺的足迹,经她培训的茶馆员工中不少人获得茶艺比赛大奖。

  从反对到理解再到赞赏,童老师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她从最初独自一人创作茶艺的艰难到现在她的学生遍布天下,至今还定期有学生到她家里来学习;她积累了很多茶艺演示经验,编写了很多茶文化著作和茶艺教程,不仅在国内做茶艺培训和演示,还多次率团赴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开展国际交流,并多次赴日本、韩国开展国际培训,推广中国茶文化,并以茶艺演示的方式演绎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她还曾任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的《中华茶文化》专题的节目主持人,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老年课堂的“茶文化系列”讲座,并与浙江音像出版社合作摄制出版《中国茶的品饮》录像片。

  与童老师边品茗边聊天,不知不觉茶过几巡,童老师泡出来的茶依然香浓。她笑道:“茶艺是综合艺术,在考评时,不光看创新性、茶席布置、音乐和服饰搭配、动作手势,也要注重茶汤质量,不管怎么演示,最终茶是要给人喝的,所以一定要泡出一杯好茶。每种茶都有特别的泡法。只要懂得茶性,科学规范地冲泡,就能达到最佳的冲泡效果。”

  上榜理由:童启庆教授曾承担全国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第3版)的主编任务,还参与编写《茶树生理》、《中国茶树栽培学》等教学参考书。从事茶学教学工作50多年,童启庆老师先后培养本(专)科生1400余名,协助和指导硕士研究生9名,其中培养了我国第一位茶学硕士留学生,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其中一位为我国茶产业经济领域的第一位博士生。她是茶文化研究、茶艺大师,编著《习茶》、《生活茶艺》、《影像中国茶道》、《图释韩国茶道》等著作,主编中国茶叶学会组织编写的《茶艺师培训教材》、《茶艺技师培训教材》等,培养了一大批茶艺人才。

  王旭烽:十年心血一杯茶

  “如果用一种植物来对照我们这个民族的话,没有什么比茶来得更为合适了。茶的内敛、历史悠久、生命力旺盛的特点很多地方与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相关。”

  在我国文学史上,以茶为主题的小说很多,但鲜有以茶人为主题的长篇小说,而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便是其中一部。该作品将中国茶文化史和中国近代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堪称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

  1990年至1999年整整十年时间。王旭烽花了大量的心血完成了她的成名大作《茶人三部曲》。十年的创作征途走得并不容易,但是王旭烽始终没有放弃。事实证明,王旭烽的坚持是正确的,《茶人三部曲》一面世便获得巨大的成功。全书以江南杭姓茶叶家庭六代人的命运沉浮为主线,将中国茶文化史和中国近代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书分三部,其中《南方有嘉木》、《不夜之候》两部并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王旭烽很早就投身于茶文化的研究工作,她在大学毕业后便到茶博物馆工作,这份工作让她接触到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也接触了很多茶人,为她以后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王旭烽对茶文化的研究独到精深,常常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对茶文化进行传播推广,在多年进行小说创作的同时也写下20万字的茶学专著,阐述了茶文化与哲学特别是儒释道的关系。写作是一种孤独的劳动。当一位作家十年如一日地以一种农夫劳作的态度来耕耘茶文化这片田园时。她的执着值得世人尊敬。

  2006年初,浙江林学院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联合成立了全国首家茶文化学院。并于当年秋天招收30名茶文化本科专业学生。王旭烽得知后决定加盟浙林院,做一名专职教师。为此,她辞去作家协会的职务,同时把组织工作关系全部转入浙江林学院,成为茶文化学院的一名教师,并担任茶文化学科带头人。她编写了大量茶文化方面的教材。一边创作一边教学。在王旭烽看来,茶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因为茶文化是研究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一门学问,所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展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不断深入,茶文化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近年来,王旭烽研究茶文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逐步地被搬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电影荧幕。如今,王旭烽在茶文化研发方面可谓硕果累累。但读者可能并不知道,她的很多当下发表的作品都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创作了,有的成书也有好几年了,她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杯杯让人回味无穷的香茗,隐藏起来的却是历经艰辛、炼火揉捻。

  上榜理由:她写作,主题关乎茶文化;她教学,内容关乎茶传承;她是作家,更是一名虔诚的茶人。她既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她用她的一笔乾坤,在中国的最高文学殿堂上为中国茶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孙丹威:百年好茶当年味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茶,让中国茶走向世界。”

  一晃几十年,吴裕泰打从一个一间“门脸儿”的茶店发展成了今天拥有240多家连锁店、一个现代化生产物流中心、一个茶文化陈列馆、两个茶馆、一个创意产学研平台……年销售额超6亿的中国茶叶连锁专卖店第一品牌。这些成就的创造者孙丹威,是吴裕泰花茶窖制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也是唯一的女传承人。

  在位于北京交道口的总经理办公室里。记者见着了这位茶界传奇花木兰。孙丹威泡了杯茶,神清气闲,谈笑生风。简单、随意、率真,在她身上,看不出企业家的架势,但眉宇上的那份坚毅,却让人深切感受到一家国有老字号企业“掌门人”的风采。

  去年3月初,正赶上新茶上市的时节,孙丹威再次来到吴裕泰位于苏州洞庭山的碧螺春原产地,考察明前茶的生长情况,保证最新鲜的茶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送至北京。“诚信经营是吴裕泰发展之本,而质量是诚信经营的根基。”孙丹威说。“采之惟恐不尽,制之惟恐不精”是吴裕泰人坚守了一百余年的祖训。“自采、自窖、自拼”,从采摘、加工到销售,全程监控已成为孙丹威的习惯。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吴裕泰茶叶“跨越三个世纪,好茶始终如一”的美名。

  “明前碧螺春今天上市了,都是老顾客预定的。这批碧螺春是17号、18号采摘的,19号、20号苏州一直下雨,所以下一批要等到天气转暖大约25号左右吧。”去年3月24日,孙丹威在其微博上发出这样的通告。于是乎,从3月25日开始,孙丹威在微博上连续以“图片+文字”的方式向消费者全程“直播”西湖龙井的生产过程,让西湖龙井从一枚鲜叶变成一枚茶叶的过程完全“透明化”。

  如今,和孙丹威的微博上“粉丝”数量一样,孙丹威掌舵的吴裕泰粉丝每天都在增长。回想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孙丹威说:磨难能使人成长,挫折是宝贵的财富,所有的东西都要接受从无到有的过程。

  1997年。中国连锁业的进军号刚刚响起。在市场一片茫然的时候,对一家百年老字号来说,做出连锁加盟的决定更是难上加难。面对当时只有80平方米营业面积和60平方米茶社的“家当”,是否走连锁经营的道路,对孙丹威来说。绝对是个考验。

  当吴裕泰1998年在平安大厦开设第一家直营连锁专卖店,自此走上连锁经营道路的时候。孙丹威感受到来自外界的重重压力,难得的是,孙丹威承受住了。在她的坚持下,直营连锁模式很快让吴裕泰品牌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资金瓶颈限制住了企业发展的速度。能不能再向前迈一步做加盟连锁?这一思路的提出立刻成为行业内争论的焦点,摇头者占了上风,大家认为加盟者是难以确保老字号的品牌的。

  但孙丹威在坚持——只要加盟管理到位,管理上“连”得起,也“锁”得住,无论是否是老字号企业,都可以走加盟的道路。1999年,吴裕泰在大望路建立了第一家加盟店,远远走在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前面。

  选对一条路,打开一片天。事实证明,吴裕泰“连锁”之路走对了。1997年,吴裕泰实行连锁经营之前,年销售额只有1000万元;实施连锁经营之后,吴裕泰的销售额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到2011年底,其销售额已突破6亿元。

  目前,吴裕泰的足迹已遍布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的大中型城市。“但吴裕泰又站在一个转折点上,面对茶行业资本的快速融入,我们需要新的发展规划。”孙丹威,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

  上榜理由:她注重创新,锐意进取,敢闻敢拼,在企业陷入困局之时,适时提出了发展连锁经营,将现代连锁经营管理的理念与方式注入老字号吴裕泰,成功地实现了破局,使百年老店重新焕发盎然生机。十多年来,吴裕泰从一家单店蜕变成年销售额逾6亿元,集生产、流通、销售、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位居全行业榜首。同时,她亦以中华荼人的至纯至真,深刻地阐释了中华茶文化的至深至远。

  刘秋萍:中国茶宴第一人

  “开创茶菜、茶宴是茶文化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是茶道茶艺的一个新突破,可使人们在饮食文化品位上有一个新的提升。”

  “茶是有语言的。它会不时地告诉你它的状态,你要能读懂它、感知它,懂得善待茶才能善待人。茶菜的文化创造并不容易,既要做出菜的滋味又不能破坏茶的本韵,这种结合要达到完美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二十多年来,从最初的钻研茶艺,到后来把茶文化融入饮食文化中;从一般的餐饮业到经营茶餐业,到如今以茶为本专门的茶宴,刘秋萍一直在用她不懈的努力,为中国开拓一片关乎茶的饮食新天地。

  刘秋萍出生于上海,她的父亲是位老茶人。也许自幼受父亲影响,刘秋萍从小就酷爱饮茶,后来插队云南的十年知青生活,使她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长大成人后。对于茶的热爱促使刘秋萍从事了与茶紧密相关的事业,她在1990年创办了上海第一家茶宴馆——秋萍茶宴馆。此后的二十余年里,她走遍祖国各地茶乡,交流切磋指导茶艺。在茶文化方面的提升。带动她对茶宴的探索,她渐渐找到了独特的配制茶菜的规律:在吸收沪菜、粤菜、川帮菜、潮州菜特色的前提下,创新烹制出各式茶菜。目前秋萍茶宴馆茶菜系列已逐步完善。已有乌龙茶菜系、绿茶菜系、红茶菜系共一百多个品种,成为上海餐饮业公认的独树一帜的茶菜馆。

  当下,刘秋萍和秋萍茶宴馆已经驰誉中外,众多的著名茶人和茶爱好者纷纷从各地赶来感受刘秋萍设计的、带有传统茶文化气息的茶宴。秋萍茶宴馆已俨然成为一处茶文化传播阵地。刘秋萍的茶宴让许多人看到茶和饮食文化结合的魅力,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在提到刘秋萍的茶宴时说道:“她所设计的茶宴,从实质上来说,每道莱的色香味和茶的特质搭配都很讲究,吃一顿茶宴,不仅能享受到它的色香味,还能享受到中国优美的茶文化的精华。”

  刘秋萍对茶文化的推广不仅体现在她对茶宴的设计上,作为中国茶道的传播者,刘秋萍依然坚持常到各大茶乡进行实地考察交流。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国茶文化,她多次走上电视荧屏、大学讲堂品茶论道,用朴实的语言诠释茶道精髓与做人做事的道理。刘秋萍对茶文化的阐述往往内容丰富全面,语言深入浅出。既能学到茶文化知识,又能启发思想,因此深受观众和茶友们喜爱。

  上榜理由:刘秋萍对中国茶文化有着很深的热爱之情,她把对中国茶文化的抱负落实到了日常的饮食上,让茶以“可口”的味道贴近人们的生活,让菜有了茶韵。茶宴作为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古来有之,但始终未在中华大地上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是刘秋萍为中国茶宴翻开了崭新的一章,她的付出为她获得了中国茶宴第一人的美誉。

  王秀兰:人品如茶品

  “茶是有灵魂的,它和人一样,具有茶品。我敬佩具有茶品的茶,它不虚浮,充满坚韧、始终挺拔;它发出幽幽清香,高洁而纯净。我喜欢茶,喜欢边品茶边赏茶,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美好而纯净,我的精神往往在这种时候得以升华,全身心地充满着幸福和对哇活无限热爱的情感……”

  在老北京城前门大栅栏,有一家具有112年历史的老茶店。坐拥120多家连锁店、29个名优茶生产基地、3家大型茶馆、现代化饮品生产厂、茶叶科研所、茶叶配送中心、茶文化传播创意公司等多家机构,每年光靠卖“树叶”就能卖出6个多亿的好业绩。没错,这就是老北京人都耳熟能详的“张一元”。

  张一元,顾名思义,就是招牌的主人姓张,它诞生于晚清,历经100多年的砥砺,在21世纪的今天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按理说,像这样的老字号通常都是世代相传,可是,执掌这一张“金招牌”的却是一个女掌门——王秀兰。

  1992年4月,茶行科班出身的王秀兰在张一元当上了掌柜,用她的话说就是“受命于危难”。此时的张一元已今非昔比,创办人张昌翼苦心经营所形成的张一元茉莉花茶特色——“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因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下的统购包销而逐渐失去,原汁原味的茶早已不复存在,老字号名存实亡。她深谙。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找回失传的制茶工艺,让熟悉的味道回归京城百姓的杯中。于是,她辗转地找到了张一元的第三代传人张世显,拜他为师,掌握了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工艺的秘诀,并在继承的基础上予以总结和创新,使这一传统工艺得以保护与发展,而她后来也因此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元茉莉花茶窖制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在传承传统制茶工艺的同时,王秀兰始终将“品质”与“品牌”二词挂在心头。因为重拾老品牌往日的辉煌是要建立在优异品质基础上的,而好品质则需要好原料与好工艺。正如她所常言:“有好的原料、好的工艺,才能做出好茶”。在她上任张一元经理的第3个月,就揣着50万元的汇票南下闽

  东,找到当地的一家老茶厂,并用诚意打动了对方。使之同意为张一元提供品质稳定的货源,迈出了回归张一元“老茶味”的第一步。这一批货一摆上柜台,嘴刁的老茶客一喝。就说:“几十年了。终于盼回了这一口!”很快,消息不胫而走,也给王秀兰打了一针“强心剂”。往后的日子,她就常常往闽东跑,几乎跑遍了闽东所有的茶厂,货源问题迎刃而解。1995年,她花了100万将闽东的一个茶厂买下,组建了张一元第一个茶叶生产基地,当年就创下500万元的产值,第二年达到800多万元,这在当时京城的茶庄里也算是首屈一指。

  “要做茶,先要学会做人,人品如茶品”。这个道理是王秀兰一入茶行业就熟谙的。20年来,王秀兰始终凭良心做茶,品质稳定而优异的茶叶,公道的价格,为张一元赢得了许多回头客,有些客人甚至远在异国,还惦记着张一元的茶。诚信经营为张一元换来了逐年攀升的销售额:从1992年800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6亿多元,仅大栅栏总店就曾创下268万元日销售额的记录。当然,王秀兰的雄心绝不止于此,她给张一元描绘了一幅蓝图:“立足北京,覆盖全国,走出国门”。如今,张一元已在英、美、澳等十多个国家地区完成了品牌注册,并计划先在日本、东南亚开1~5家店。张一元的“世界版图”,指日可待。

  上榜理由:她是老字号、茉莉花茶传统制茶工艺以及茶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她潜心研究,用心做茶,凭心定价,真心服务,全心全意谋发展,重拾了老字号张一元的辉煌,踏出了国饮走出国门、走向全球的步伐,更成就了她芳馥如茶的无悔人生。

  尹智君:续说老舍茶馆新故事

  “喝茶就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待客方式。但是中国的茶文化属于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能老的标志在这个地方是这个寓意,在另一个地方就是另一个寓意。”

  采访老舍茶馆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智君实在是一种享受,坐在古香古色的茶院,品着淡淡的清茶,伴着潺潺的流水和悦耳的鸟鸣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在车水马龙的北京前门大街,能有这样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实在是难得。今天的老舍茶馆,早已声名远扬,它的主人尹智君,40出头,快人快语,知性干练。接手老舍茶馆之前,她已经在老舍茶馆干了10年,从最底层服务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

  一开始,父女俩就在如何经营管理企业上有分歧。老舍茶馆有很多公益项目,如老人书画社、中国书画社、诗书研究院等,长久以来都是免费的。对此,尹智君有自己的想法,老舍茶馆是一个企业,只有把企业经营好了,才能对社会负起责任。她提出对这些场所的经营方式进行调整,但是父亲不同意。老舍茶馆常年都上演着传统的曲艺节目,如含灯大鼓、单弦、京韵大鼓、双簧、口技、相声、京剧、皮影戏等,这些节目虽然已经在游客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尹智君发现,年轻的游客不喜欢。于是在2000年时,她创新了一个不同的演出方式,用老北京堂倌吆喝报幕,把京韵大鼓改编成一边唱大鼓。一边用现代舞蹈的形式表现意境。老艺人们说:“这是瞎胡闹。”而那段时间,来老舍茶馆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了。

  她开始大胆从社会上招聘高层管理人员和员工,同时进行工资改革,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在对节目进行改革时,率先从京韵大鼓等传统曲艺演出形式人手,比如她发现一些东南亚的老华侨喜欢原味的曲艺形式,而欧美客人和年轻人喜爱动感十足的现代表演形式,为此,她尝试着给大鼓书配上伴奏带,再加上歌舞表演,不但保留了原有内容,表演形式多元了,同时也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尹智君在保留传统节目的基础上,还增添了川剧变脸、杂技、功夫秀、新民乐等节目,如用民乐演奏《拉德斯基进行曲》;2006年,还将云南普米族原生态歌舞搬上了老舍茶馆舞台,这些节目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口味。

  “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是老经理尹盛喜创建老舍茶馆时写下的。多年来。老舍茶馆对茶文化的挖掘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尹智君不断丰富老舍茶馆的文化内涵,将中国的传统戏曲、北京小吃、各种名优茶品汇集在一起,通过茶馆舞台空间和展示平台,传播华夏悠久的民族艺术,彰显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几年的创新发展,企业现有营业面积近5000多平方米,设有五个营业功能场所——演出大厅、品珍楼食府、艺苑、四合茶院、新京调茶餐坊及两个博物馆——老北京传统商业博物馆和企业文化博物馆,汇老北京六大传统茶馆形式,形成了以演出、茶艺、餐饮为主体的产品经营体系。同时,企业以茶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线,开发茶产品系列与京味民俗系列旅游商品,从高端茶礼、到京味民俗盖碗、同心杯、手机链、钥匙链等。品种达数十种,年销售额500万元。

  面对荣誉,尹智君表情淡然:“成绩只代表过去,我更关心未来。”谈到未来,她对记者说:“我又茫然了。”在老舍茶馆周围,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郭德刚的“德云社”、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陆续建起,这无形中给老舍茶馆带来了压力,未来老舍茶馆的发展,还将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也许会更加残酷。但是,无论怎么变,尹智君说:“老二分大碗茶的精神不能变。”如今老二分大碗茶还摆在老舍茶馆的门口,尽管老舍茶馆为此每年要赔进二三十万元,但是“我们要永远坚持。”

  上榜理由:多年来,尹智君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总结出:传承并不是不变,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作为新一代的掌门人,她正在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续写着老舍茶馆的新乐章。

  阮殿蓉:普洱茶皇后

  “普洱用它的浓酽和醇厚称量着时间的重量。优质的普洱茶,堪称‘缓慢的艺术’,要慢慢地品,就像人生要一点点地过。”

  她长发及腰,面容姣好。步履轻快,她是勐海茶厂的五朵金花之一,被人称为普洱茶的皇后。然而真正了解阮殿蓉的人说。给她一个格式化的称呼很难,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几年,普洱茶成就了她,她也成就了普洱茶。

  学法律出身的阮殿蓉,似乎与茶八竿子打不着,她到勐海茶厂做厂长的时候。也是行政任命。这是阮殿蓉一生中最大的转折,按照她的话说,是“命运将我与茶乡勐海、凤庆。特别是与闻名天下的普洱茶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为了使历史悠久、光环笼罩的勐海茶厂焕发新的活力,刚过30岁的她不畏艰难险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2001年,勐海茶厂在她手中扭亏为盈。并在此年实现了10年以来最好的业绩。不仅是茶厂、自己,很多茶农的际遇也就此改变,勐海茶厂的普洱茶又开始重拾过去的荣耀。

  同时她又是胆识过人的。在勐海茶厂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交出帅印,只身来到昆明,开拓另一个辉煌,于是有了业界响当当的“六大茶山”普洱茶。

  2007年,普洱茶遭遇了强烈寒流,阮殿蓉的公司也遭受巨大损失,但是坚强的她并没有被打倒,始终坚持走品牌发展的道路,坚持以质取胜,最终凭借着自己稳扎稳打的作风让六大茶山从普洱茶市场低潮中挺了过来。“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怕的不是别人来

  竞争,要超越的恰恰是自己。”经历了这次风暴,阮殿蓉感慨颇深。

  多年来。阮殿蓉一直将普洱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作为产品营销的一部分。每片茶叶都有一段故事,但只有茶的品质好,我们才能对其赋予文化内涵,这样的内涵才能持久。“质量决定成败,文化指导未来”,这是她对公司经营理念的定位。

  在商场上,她叱咤风云,雷厉风行。脱下“戎装”,她又是个温婉的知性女人,泡得一手好茶,写得一手好文章。“写文章只为表达一种心声。关于茶方面,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普洱茶。”谈及自己出的书、写的文章,她如此淡然地说。

  2000年,阮殿蓉组织出版了由云南知名作家雷平阳撰写的《普洱茶记》一书。首开普洱茶出书热风气。之后,她陆续出版茶说典藏系列之《六大茶山》一书,在台湾《普洱壶艺》、《中国茶叶经济信息》、《云南普洱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在《云南日报》上开辟有“说茶”专栏。

  普洱茶“香、甜、甘、苦、涩、津、气、陈”八味。阮殿蓉几乎一一尝尽,又渐渐靠近了“无味之味”的境界。与阮殿蓉谈普洱茶,没有一酌三品式的玄虚,只有发自内心的感叹。她用“时间的重量”形容陈年普洱茶,在她看来,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正是这种多样文化和风情。铸就了普洱茶这一特殊的茶品,它负载了人类文化的体温,它的宁静甘甜是对人类的一份馈赠。

  当选理由:对于阮殿蓉而言,普洱既非爱好,亦非追求,但她依然为此投入最大的热情。从“不亏钱就是好厂长”到创办自己的普洱茶品牌,阮殿蓉可以说见证了云南普洱茶业的兴衰,并且一直身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一个女人,在与普洱茶的交往中,认识了时间;一个女人,在与普洱茶的交融中,成就了生命的价值。

  徐维琳:茶路漫漫好风景

  茶,可雅可俗、可繁可简;能严谨以对,亦可轻松随意;有时高不可攀,亦可为手上的一杯解渴液。

  徐维琳,曾任台湾泡茶师联会会长。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秘书长。这两个茶会组织在台湾茶艺文化发展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任职期间,她首次举办了“世界奉茶日”活动。号召台湾各地茶道教室、茶道老师、茶友,甚至国外的茶会团体、茶友们共襄盛举,缔造了连续两年,累积近130场次奉茶茶会,约二万四千人次参与其中的“辉煌”数字。

  徐维琳说:在饮料的世界里,茶的宽广与包容性无疑是最大的,唯一缺少的是浪漫,但除了浪漫之外的情趣它却全包了。喝茶使人清明,在理性的状态下营造一个舒心、悦目、平和的美好情境。让我一涉入,即不想自拔。

  为了对中国、日韩乃至世界茶文化有更深的理解、体会甚或有新的感触,徐维琳只要有时间就参与各项茶活动,经常出国到世界各地参访。她认为研究茶尤其是茶文化绝不能闭门造车。茶,根源于生活,各国或地区的茶文化,更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交互影响作用下的一个文化姿态。因此,透过到世界各地的参访、旅游、参访和参与茶会活动。可以了解茶文化的多采多姿。而行万里路,去感受历史存在的时空,对茶文化的发展,对人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担任泡茶师联会会长任内,为扩大泡茶师们的视野,徐维琳组织泡茶师们举办日本茶会、西式下午茶会、中式茶会,分别结合茶道表演、现场室内乐演奏及舞蹈戏曲演出。让泡茶师藉由茶与相关艺术的结合,获得直观的感受与锻炼。她还积极地遍访艺术家,希望带给有志于弘扬茶艺者更多的启发。

  近年来。饮茶方式的西风东渐。西式下午茶带来的品饮红茶的风潮在海峡两岸都很火红。徐维琳也因此对西方的下午茶习俗特别关注,看了很多书,买了很多专门泡红茶的茶器。欧洲的瓷器都很贵、很精致,每次为了有关红茶的讲座,她经常大包小包的带着茶器走南闯北。为了推广中西方的红茶知识,不辞辛劳。

  徐维琳认为,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在高度上也许不如日本,但毋庸置疑地是,在普及方面中国是超过任何国家的。“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博大、深根广植,绝非其它国家可比,现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提高茶文化的层次上加把劲。”

  上榜理由:徐维琳小姐拥有法学硕士学位,是一位企业单位杰出的人才,也是台湾茶艺界公认的美女。她的美不仅是在外貌上,而是内在气质散发的朴实与高雅。自1996年接受茶艺启蒙之后,就以推广茶文化为终身志业,“世界奉茶日”活动就是她首次创办的,它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情感交流,为社会注入了祥和之气。

  罗绸妹:台湾制茶界的巾帼英雄

  “制茶是很有趣、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当我们真正投入去制作茶叶,其实不会觉得辛苦。”

  罗绸妹原本与茶并无渊源,嫁到夫家之后,为了生活,才开始学习制茶。过去夫家只有种茶,没有制茶,都是把茶青以很低廉的价格卖给了茶叶加工厂。她认为想要改善生活。就必须改变只售卖茶青的做法,必须自己种植、加工,自己贩卖,才会取得比较高的利润。

  1979年的时候,罗绸妹开始学习做茶,那时候就不断有人和她说,“这是男人的饭碗,你来做什么?”也是因了这一句话,更加激励了罗绸妹拼搏的意志,她意识到,只有在做茶的功夫上更下苦功夫,才有可能在这个属于男人的行当中出人头地。那时候政府有辅导茶农的举措,邀请专业老师来教授茶叶知识,主办单位还不怎么欢迎罗绸妹去学习,他们认为你什么都不懂来干什么?罗绸妹理直气壮地回应道:“就是不懂,我才来学的”。哪里有课,她就去哪里听课,经常赶场听课,非常用心地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习。

  1986年春季,她第一次拿到了优良茶比赛的特等奖,这是她最难忘的一件事。因为在赛前很多人去主办单位抗议说,制茶是高手过招,女孩子不能参加比赛。但罗绸妹用精湛的制茶技艺让这些抗议者心服口服。同年的冬季,她再次获得特等奖。一年之内两次获得特等奖,罗绸妹用她的勤奋与用心狠狠地驳斥了“女孩子不会做茶”的谬论,从此,成为台湾茶界谁也不能小觑的制茶能手。接下来几十年的制茶岁月,一共得过多少奖项,现在罗绸妹都已经记不清了。

  得了无数的奖,罗绸妹坚信要做最优良、最健康的茶叶提供给喜欢喝茶的人,让喝茶的人喝得安心又健康。每一次做茶,她都会发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制作出来的茶叶香气、滋味都不同。罗绸妹说:做好茶叶的关键,一是要非常有耐心,就像呵护一个小婴儿,要用最柔软的身段来呵护它。二是技术上要勤练,不管身体如何?天气如何?茶都是要做。许多人下雨天就不做茶,而我却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怎样才能做好茶?最后就是喝茶的人会告诉我们他对茶的感受和评价,我们要虚心受教,不断地改进。

  罗绸妹说目前台湾茶叶的产量不多,进口的茶叶很多,因此更要制做出最精良、最好的产品才会有竞争力。她认为目前台湾茶业发展还不够主动,一年多前,她听说有大陆的领导来台湾考察安排旅游路线,就到乡政府去问,乡政府说不知道,她又去县政府问,县政府说有这回事,但要等需要的时候才会发公文通告。“我觉得只要是有利于茶业发展的项目,我们都应该要主动一些,不是等人来了我才去招呼客人,所以凡是比较大型的活动,我都会主动要求参与服务。”

  开放大陆客来台旅游后,台湾茶叶的销售更加供不应求,为了增加茶叶产量。罗绸妹正在更新一块地准备栽培台茶18号,扩大现有茶园的面积。她的三个孩子也都继承了家里的制茶事业,全家人一起努力期待着台湾茶产业的另一个春天来临。

  上榜理由:她是台湾桃园县的一位客家女性,她学历不高,只在小学念过几年书,由于刻苦拼博,自1995年以来,在各种茶叶比赛中,得到无数奖项。仅优良茶赛,就连续夺得将近10次特等奖,是台湾地区制茶技术赛得到冠军的第一位女性,也是台湾地区在制茶领域得到最多荣誉的一位女性。

责编: ahao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