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农药茶”慢性中毒

  茶叶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传统饮料,在世界三大饮料中(茶叶、咖啡、可可),茶叶的饮用范围最广,消费量最多。为了提高茶叶质量,我国已明确在茶树上严禁使用三氯杀螨醇等不易降解的农药,要求采茶前,严格禁止使用农药,对施用农药后的茶园,必须达到安全期方可采摘。

  据新华社11月6日电,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6日公布茶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抽样合格率为68.6%,不合格茶叶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质量问题在于农药残留超标。

  两种产品进入黑榜:福建省安溪县西坪富豪茶叶加工厂生产日期为2005-06-08的250克袋装“超凡”牌一级铁观音王,福建省安溪仙凤茶厂生产日期为2005-03-02的250克盒装一级铁观音。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是茶的故乡,是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茶园面积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世界第二。茶叶是我国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是主要的保健和消闲饮品之一。然而,在茶叶市场繁荣的背后,普遍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茶叶的原料差,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现象严重;茶叶感官品质差,茶叶质量等级名不符实,达不到规定标准;卫生指标不合格,茶叶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标;茶叶的理化指标超标等等。

  专家提醒说,饮用农药残留超标和重金属超标的茶叶,容易造成慢性蓄积中毒。

  “农药茶”越喝越毒

  茶叶如果残留农药,经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内,不能迅速分解,也不能从人的粪便等排出体外,而长期积存在人体内,主要积存在神经系统、脂肪、肝脏组织和乳汁中等。由于这些残留农药进入人体内不是很快出现中毒病症,而是要经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方能缓慢地出现一些病理症状,而这个缓慢渐变的过程,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容易产生麻痹疏忽,直至造成慢性蓄积中毒。蓄积在人体内的农药,不仅对本身造成危害,还会从母体的乳汁中进入婴儿的体内或从母体胎盘中转入胎儿体内,对人体健康和下一代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茶叶中农药残留[Pesticideresidueintea]农药使用后残留在茶叶中的微量农药及其代谢降解物的总称。残留的数量称残留量,以每千克茶树鲜叶或成茶中有多少毫克(或微克)表示。农药残留主要由直接施药引起。由于各种农药的物化性质不同,其持久性也不同。通常用半衰期(即降解50%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各种农药的残留期。如辛硫磷在茶树鲜叶上的半衰期为0.2~0.5天,杀螟硫磷为0.5天,溴氰菊酯为2.80天。农药在喷施后的降解规律是开始速度快,成直线下降,以后逐渐变慢,到一个相当低的水平时便以很慢的速度降解。当农药的残留量低于农药在茶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MRL)时,对人体健康则无不良影响。故可根据不同农药的不同降解速率和农药的MRL值,制订其安全间隔期。为了控制茶叶中农药残留,要合理选用农药品种,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如滴滴涕、六六六)、剧毒农药(如对硫磷、内吸磷)和某些有残毒的农药(杀虫脒),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改进施药方法,提高喷药质量,控制雾滴尺寸,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漂移,提高农药中靶率。还应制订茶叶中农药的MRL标准和安全间隔期,并严格贯彻执行。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限量规定得非常严格。为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和我国茶叶出口创汇,农业部禁止在茶树上使用含有氰戊菊酯(包括各种异构体)的农药(包括混合制剂)。氰戊菊酯(杀灭菊酯、速灭杀丁)是我国茶区广为应用的一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由于杀虫普广,供应充足,价格又相对较低,因此,在茶叶生产中应用普遍。氰戊菊酯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为20%,在稀释6000~8000倍后使用,茶叶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其他菊酯类农药,成为我国茶叶中残留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的农药之一。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多次田间试验结果,20%氰戊菊酯6000倍液喷施茶园后,至少需25~30天以上,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才能降至允许标准。如此长的安全间隔期,在茶叶生产中是不可能做到的。

  为此,各市、地、县茶叶生产主管部门和广大茶农应引起高度重视,立即停止氰戊菊酯农药在茶树上使用。目前,有多种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等均可以在茶园中替换使用。茶树病虫害的合理防治,必须把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显著地提高茶叶品质。

责编: 彼岸花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