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折射出的艺术人文世界

  茶馆折射出的艺术人文世界
  西方历史学家对近代欧美的公共场所像咖啡馆、酒店、沙龙等进行过相当深入的研究,他们特别注意人们的“公共生活”——人们在家庭圈子之外的活动,认为这些地方给朋友和不相识的人提供了社交场合。这些公共场所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中国茶馆与西方的咖啡馆、酒店和沙龙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其社会角色更为复杂。茶馆不单单是休闲娱乐之地,追求闲逸只是茶馆生活的表面现象。从实际来看,其功能已远远超出休闲的范围,它甚至成为各种人物的活动舞台。
  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话剧《茶馆》,是他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一些国家演出时,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观看《茶馆》,犹如随老舍逛王掌柜父子两代惨淡经营的北京老裕泰茶馆。
  剧本展现自清末至民国近50年间茶馆的变迁,不仅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且还重现了旧北京的茶馆习俗。
  热闹的茶馆除了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菜饭。玩鸟的在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茶馆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地方,人们有事无事都可以坐上半天。
  1958年,老舍先生在《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中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三幕,可是写了50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可以说,正因为老舍先生有感于“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才能写出《茶馆》这样的经典之作,成就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老舍的《茶馆》也许已成为历史,但茶却永远会伴着中国人。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像老舍一样的文人知识分子那里,茶馆永远是一种境界。

责编: juses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