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中国茶业,你要什么样的品牌?

  由于中国茶叶以散装茶为主的时代终将终结,而品牌浓缩了一切集中了一切,极大程度左右了消费者的习惯和口味,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效益,就是中国茶企业下一步的利润增长点。

  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记者曾与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茶企业有过不少接触,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中国茶产业界的商人很精明,市场欢迎什么他们就卖什么,什么利润高就卖什么,但与此同时,却极少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的商品到底要在哪些渠道售卖?卖给谁?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发给消费者?我的下一步机会又在哪里?事实上,这些问题靠一个人的智慧已无法解决,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来做基础,而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对品牌的塑造。

  先问一个问题,什么叫品牌?根据全球著名营销大师科特勒博士对品牌的定义,它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并始终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品牌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品牌外部标记(包括名称、术语、图案等)、品牌识别、品牌联想、品牌形象等内容构成。当今时代,消费者对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任何品牌如果不苦下功夫而遭遇消费者用脚投票,最终结果就只能从行业出局。所以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生活便利,是现代品牌企业的唯一选择。由于中国茶叶以散装茶为主的时代将终结,而品牌浓缩了一切、集中了一切,极大程度左右了消费者的习惯和口味,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效益,就是中国茶企业下一步的利润增长点。也因此,我们要树立先进的品牌价值观—品牌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工具,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具有战略性的核心资产。这一点,用可口可乐前总裁伍德瑞夫的话说就是:“即使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的生产工厂一夜之间全被烧毁,但只要可口可乐品牌在,几年时间就能重建新的‘可口可乐王国’。”

  在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福堂看来,我国茶叶企业在品牌塑造方面的缺陷,一是品牌策略不完善,给人以市场手段零散、混乱的感觉;二是品牌内涵不时尚,无论你是新品牌还是老字号,一旦不时尚就等于丢失了未来的消费者;三是销售渠道过于单一,与国际品牌存在差距;四是难以突破地域局限性,真正要做影响中国的品牌,企业就需要站在全国乃至国际的高度上,增强参加国际竞争的信心和勇气。

  记者在采访中国茶产业界的一些专家和有识之士时,他们不约而同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中国茶业的品牌营销手段暂时陷入了一个误区,企业对一些形式上的东西追求过多,而没有真正引导消费者的需求。不论是各种各样由政府主导的茶事活动,还是企业自身所作的文化推广,都没有太多新意,仅仅是做足了表面功夫而已。很多茶企的营销导向也有问题,比如一开发商品就说做商务茶、礼品茶,热衷于所谓的高端路线,而无视自己的行业基础和影响力。其实茶叶这种商品本身,在各个发展阶段中所体现的社会人群的价值观和认同感都各不相同,有其相对特殊的时代属性,而在被不断刷新的时代理念面前,模仿别人的定位已不可能成功。中国茶业下一步的品牌道路,应该是回到大众消费的层面上来,各品牌茶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各种茶商品,包括茶饮料、茶食品、茶用品、茶机械等等。

  另外,品牌的战略管理也很重要,当我们仔细研究一些具有高忠诚度、高溢价能力和高抗风险能力的茶叶品牌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茶企竞争取胜的关键就在于能够立足于茶产业的价值链对品牌进行整体运作—在从茶园种植到销售终端的链条中,立顿把握了成品包装和销售终端两个关键环节,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产品品牌的标杆;而张一元、吴裕泰则把握了茶叶加工和分销渠道这两大关键环节,成为渠道品牌的领先者。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品牌战略管理的本质是价值管理,这种价值管理由内部企业价值系统和外部客户价值系统两方面来组成。当我们讨论品牌的核心价值时,不仅要强调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好处和差异性,还应将这种价值标准全面贯彻到公司的企业文化、业务系统、组织架构等各方面、各层面中,真正从品牌定位出发,进行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其实在广大消费者的心目中,一般是先有产品品牌,而后才会考虑所谓的企业品牌的。也就是说,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这种产品与其本身的联系必然性,而不是企业的各种荣誉。这一点在茶行业中的体现是,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潮流人群,他们很少考虑文化、概念、包装这些外在的产品附加物,他们更关心的是产品的适应性、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等因素,喝不喝茶、怎样喝茶、喝什么茶以及去哪里喝茶,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茶企业用心琢磨,用现代市场化的眼光来解决目前甚至下一步的市场悬念。我们中国的茶叶企业始终要明白的是,无论我们的行业地位如何,我们锁定的消费终端是高档、中档还是最普及的大众消费领域,一定要解决与消费者最后一米的沟通,让一个注重产品创新、商业创新、渠道创新、趋势创新、人才创新的品牌化中国茶业,屹立于东方乃至全世界的潮头!来自中外烟酒茶2012年第8期。

责编: ahao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