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飞梦

文/吴永达
  游勐库古茶山是我多年的梦想。去年底有幸与同事一起亲历了茶山胜境,圆了多年夙愿,至今久久不能释怀。游历了古茶山,很想写点属于自己的东西作永久的追忆,但又久久没能写成,并非茶山之游不如梦想,而恰恰相反,是因为觉得该记忆的东西太多,难以取舍,顿觉手足无措,不知该从何处下笔。刚游罢茶山,乘兴也写了些文字,但始终觉得不足以慰藉自己的心灵,索性就停了下来,本想用时间的流水来冲逝些许记忆,以便好捋出些头绪,没想到时隔半年之久,一切还是记忆犹新,看来真正成为记忆的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了,因为它已经成为了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今天再次提笔,决定用自己粗糙的文字记录下这些沉淀的记忆,与友人分享。

  心往茶山

  我们去游茶山时刚好是冬季,茶山海拔近3000米,深冬时节会降雪,在当地算是最冷的地方了。去的前一天,同事们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我也不例外,把家里最暖和的衣服从衣柜深处翻了出来塞进旅行包,第二天出发时身上还穿了厚厚的行装,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记得出发的那一天是12月13日星期三。7:30宣传部全体同事已齐刷刷到县城十字路口集合,8:00准时上车后,在宣传部长陆昌恒的带领下迅速出发。大约行驶了20多分钟后到达勐库镇,我们邀约了已多次到过茶山的俸富民副书记一起前行。我们的三辆车也自此离开了柏油路,开始在路况不太好的乡村公路上行驶。我和陆部长还有俸美英、江宏锋、朱家荣同乘一辆车,我们一路笑声不断,因为在陆部长和朱家荣的肚腹里贮存有大量的笑话。尽管汽车在凸凹不平、弯如游蛇的土路上吃力地爬行,我们的身子非常有节奏地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摇摆,有时还把人从座位上弹起……但这些都在我们的笑声中显得微不足道。也许人生和在山路上坐车有些相似,坎坎坷坷、曲曲折折、颠颠簸簸,但因为有了笑声、有了欢乐,一切艰难险阻都会在弹指之间云消雾散。谈笑之间,我们来到了勐库镇大户赛村。此时已是10点多钟了,或许是一路的颠簸,一进村闻到农家炒菜的香气顿觉肚子有些饿了。幸亏一向工作周到细致的马永能副部长早在前两天就与村委会取得联系,请他们协助我们的行动。车子在村委会门口刚停稳,早已等候的村委会干部便热情地出来迎接我们,与我们一起把东西从车上卸下来,招呼我们在庭院中稍作休息后,并为我们摆设了两桌热气腾腾的菜饭,大家拿出自带碟碗盛满,快速吃将起来。也许是游山心切,大家都吃得很快,不到半个小时,大家已收拾好碗筷,捆绑好所带行囊,交付给托村委会干部为我们请来的马帮。赶马帮的是一老两少,他们也是我们此次茶山之行的向导。老的姓罗,已有57岁,我们亲切地叫他罗大叔;另外两个姓李,年龄约20出头。简单料理了行装,稍作休息后又开始前行,我以为车辆只能到此为止,并独自上前行至村口,俸副书记叫住我说:“小吴,快回来,还可以坐车到上面管理所。”

  往后的路途更加难行,车颠簸得更厉害,大约40分钟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茶山管理所。我们没有在此休整,下车后就径直向心梦飞驰的茶山徒步跋涉。

  我们沿着一道厚实的山梁缓缓前行,坡不算很陡,但由于坡太长,加之我们每个人都多年不与这样的路“亲近”,走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当天始终没有见到太阳,但是大家还是没走多远就都气喘嘻嘻、汗流浃背了。在管理所附近还可见到一些当地人耕种的山地,越往前走就越看不到人烟的痕迹了。走完这道不知名的山梁,便是一个视野开阔的大山丫口。

  “看!前面雾蒙蒙的地方就是古茶山。”走在前面的俸副书记高声叫道。

  我们向着他指引的方向眺望,但见茫茫林海、群山叠翠,那满眼的绿色从很远的山那边漫到我们跟前,群山的峰巅与云天相接,被云遮雾锁,天地合一,浑然天成。这景、这绿、这般大气,不是画家可以渲染、可以勾勒的,美丽极了!舒服极了。我心里暗自感谢俸副书记的提醒,能让我置身界外一睹茶山芳容。[Page]

  刚走完的这道山梁其实是一道屏障,往北便是犹如仙境的茶山林海,往南便是“世俗”之地了。

  根据视觉判断,我们所在的大山丫口与茶山的海拔差不多。我们稍作小憩,便直奔茶山胜地——千年古茶园。
[page]

  离开大山丫口往北,沿着一条崎岖幽径前进,我们17人鱼贯而行,尽管每个人的脸上都镌刻了倦意,但大家还是笑声不断,不过我早已被一路风景和心神向往的古茶山所吸引,他们说什么、笑什么我全然不知。只知道跟着他们的感觉走,他们停我也停,他们走我也走。我们大部分人带了相机,但陆部长告诉大家,路上尽量少拍,免得到了茶园时没了胶卷。于是大家虽然手握相机却舍不得按下快门。

  林间小道总体上落差不大,但也有几处忽起忽落的地段,就像一曲悠扬旋律中有几个强音,也许是因为茶山怕我们感觉一路平淡而故意为我们谱写了一首首小插曲……进入林间没多久,为我们驮运行李的马帮就追上了我们,而后转瞬即逝,把我们远远地抛在后面。树阴越来越深,山林越来越密,路边还不时发现碗口粗的古茶树。我在想:莫非心中一直向往的古茶园就要到了。我用手抚摸着一棵棵长满了青苔的古茶树,眼睛从根基一直打量到树梢,心里默默揣度着这些茶树的年龄,或许这些树也有好几百年了吧!

  正在遐思中,忽听一直走在队伍前列的俸副书记高声叫道:“快!爬完这道坡就是宿营地了。”

  大家一时精神振奋,步伐加快了许多。我们喘着粗气爬完山坡时,赶马帮的罗大叔他们早已生旺一堆大火等候我们的到来。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

  我们的宿营地还不错,这里是一个撮箕型的小山坳,四周是茂密的森林,犹如一堵堵坚实的壁垒为我们遮风,况且茶山管理所为方便游客宿营和确保游客安全,早已在此搭建了一间足够四、五十人宿营的简易小木楼。我们到达后将罗大叔他们卸下的行李搬进小木楼,各自进行了简单休整后就开始做晚餐,或许大家都是做饭的好手,三下五除二就把香喷喷的菜饭做好了,大家拿出碗碟盛得满满当当,吃得是稀里哗啦……

  冬天昼短,吃好晚饭天就渐渐暗了下来,加之天阴雾大,感觉天黑得特快,大家打亮手电筒找来几杈树枝打扫楼板铺设床铺。睡觉还早,陆部长在火堆旁召集大家:“这样好的风景!这样好的空气!这样好的篝火!不享受享受太可惜了,快下来!十二点以前谁也不要睡!”其实大家都不想睡,经陆部长一鼓动,男同胞就拎了一箱“小黑江”到火堆旁操起了业务。我不胜酒力,在大家的欢笑声中悄悄走进了小屋东面的树林。

  整天的天气都不算好,随时都有大雾向茶山涌来。也许是上天的特意安排,我走进林中后顿时云开雾散,当时正直满月,月光斑驳地透过密密匝匝的树梢,细细碎碎摇曳着照在地上,洒在我的孤影上。以前听人说,一个人走在大茶山上不安全,因为时有猛兽出没。我早已忘了这些,一个人踏着月光在林中走了许久。并非我胆大,那时我一心迷恋着这番景致,已无暇顾及其他。只知道那一轮圆月比我任何时候看到的要大、要明;眼前的月光比任何时候的要亮、要淳。后来我索性找了个空地上的大树桩盘腿而坐,深深吮吸着带有泥土清香和花木气息的空气,品味没有杂质的月光。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这里没有世态的炎凉,这里没有人间的世故……在这里你没有任何让你透不过气来的压力,一切是何等的和谐。正在享受自然的熏陶时,忽然一股习习凉风透过背脊,不经意中打了个寒颤,犹如梦醒时才发现我连外衣都没穿,脱在了宿营地的火塘旁。时间已不早,快到12点了。我信步走回到小木楼,已用“小黑江”大战了三百回合的同事们陆续“收摊”回营歇息,有的已进入梦乡。

  茶山的夜非常宁静,明月依旧高悬,柔柔的月光从四周都是树的我们的栖息地上空倾泻而下,洋洋洒洒照满了用木片铺筑的小木屋,一片银光闪闪。我走进小楼找到自己的行李和衣而卧,尽管好友罗华庚为我准备了军用睡袋,很是柔软和暖和,但我始终沉浸于屋外那明净的月光和醇香的空气,久久未能入睡。夜越来越静,同事们打起了不同特色的鼾声,我仍然没有睡意,只是静静地躺着。
 
  我生长在农村,对于绿色的大山、纯净的空气、洁白的明月是非常熟知的,不过自幼就对大自然有着特殊情感的我还是第一次把自己的睡眠时间交给这么偌大的原始森林,心中难免兴奋不已,自然也就无法入眠。

  屋外的风逐渐强劲起来,但并不狂躁,只是有力地吹在小屋周围的树林中,从透过板壁缝隙摇曳不定的月光可以想见,那万树齐舞的气派和每一株树遒劲豪迈的舞姿了。树在欢腾,林中的虫儿、鸟儿也静不下心来,统统拿出自己的绝活鸣奏起来,有两只小夜鸟还在小屋周围翩飞追逐,它俩时而凌空飞舞,时而停歇树梢,从它俩欢快的歌声中我可以肯定,它们一定是一对相爱甚深的情侣。风声、虫声、鸟声还有一些不知从何传出的声音交织着,融汇成了一曲曲大自然深夜的圆舞曲。要酣睡是不可能的了,我就干脆来个“别人皆睡我独醒”,独自享受大自然赐予的这份安宁。正在陶醉之时,罗大叔他们赶去的小毛驴欢叫起来,农村有句俗话“驴叫三遍是天明”,果然没过多久天就蒙蒙亮了。也许是海拔高的缘故,大茶山的天亮得确有些早,我打开手机才发现原来才6:35。陆部长起身穿了大衣,他见我已醒(其实我一直都醒着),轻声对我说:“永达,走,到外面走走。”我们拎起相机离开小楼走进了密林。
[page]

心游茶山
  我和陆部长穿插于林间一直向东走,从此开始了真正的大茶山之游。林间缥缈着薄薄的晨雾,茶山的晨曦初露是何等的美,那雾像薄纱还仿佛带有几许仙气,她不停地轻轻萦绕在你周围,你走她也走,你停她也停,有时还跟你嬉戏,她时而薄如蝉翼,纯净透明,让你把整个林海看个通透;时而浓如战场硝烟,云里雾里,让你难辨几步之遥的事物。不过茶山的雾绝对不会给你有压抑之感,因为茶山的雾有灵性。

  走着走着,林间越来越亮,丝丝缕缕的天光透过林梢已经有些炫目,陆部长爱好摄影,看到此景他激动地说:“永达,快拿出相机,可能要出太阳了,我两个拍一组茶山日出,一定会很美。”我们边拿相机边往高处寻找有利位置,可是树林太深找不到一块合适的空地,就在我俩急急找寻空地时,太阳已在东方山顶露出了红扑扑的半边脸,我俩疾步奔走着与太阳赛跑,几分钟后便有汗珠从额头滚落,为不错过最佳拍摄时间,我俩找了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坐在地上从树缝中抢拍,茶山日出真快,还没等我们缓过神来,太阳已离开山头好几丈高了。我们都觉得拍得很不过瘾,陆部长说:“明早再来,下午我们把位置选好。”我俩踏着清晨茶山的第一缕阳光慢慢返回驻地,回到半途遇到钱金昌副部长,钱副部长是此次宣传部所来人员中唯一来过古茶山的人,他于2001年有幸参加了县人民政府组织的古茶山科考,对古茶山相对较熟悉。他告诉我和陆部长,赫赫有名的1号、2号大茶树就在不远处。陆部长很兴奋地说:“走!我们现在就去看!”说走就走,我们三人朝着西北方向奋力向目标进发,行进了20多分钟,豆大的汗珠就顺着我们的脸颊顺流而下,我们不得不卸下笨重的大衣挂在返回方向的显目位置轻装前行,坡越来越陡,但没有阻止住我们前行的脚步,大约又走了30多分钟,我们来到了一个有些平缓的山坳,钱副部长走到一颗长满青苔的大树旁高声叫道:“部长,这就是当年专家确定的2号大茶树了,快来看!”我和陆部长疾步走到茶树跟前仔细端详起这棵在勐库大茶山排名第二的古茶树来。我情不自禁地伸开双臂把大茶树紧紧拥在胸前,用心去贴近它、用心去丈量它。这是一颗让我一抱无法合围,足有四五丈高的野生古茶树,从树干看与周围其它古树没有多少明显区别,因为它们都被犹如绿色真丝般的青苔紧紧包裹,加之林中光线暗淡就更难识难辨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树冠,古茶树的枝叶相对而言不算十分茂盛,但却十分健美,古茶树叶是墨绿色的,厚实坚挺,每一片树叶都折射着光泽,它尽显顽强和挑战性的生命力是周围其他树种无法媲美的,再凭平日我们对茶叶的熟知,只要一对比就能相认了。我用目光在林中仔细搜寻这样的颜色,就在这个山坳上寻找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古茶树。钱副部长看到我们不舍离去,提醒我们说:“这棵才是2号树,比这大几倍的1号大茶树就在上面,只要看到1号大茶树,这棵就不怎么稀奇了!”我们用相机记录下2号大茶树后直奔1号树而去。

  沿着陡坡继续往西北进发,果然没走多远就发现了目标。1号大茶树傲然立于一个相对平缓的坡上,这是一棵名副其实的大茶树,据当年专家考证,1号大茶树位于海拔2720米处,株高16.8米,基围3.25米,胸围3.1米,树幅13.7×10.6米。1号大茶树的雄姿着实让人叹为观止,树的主干离地约1米后一分为二,然后越往上长分枝就越多,每一个分枝都是那么的干脆利落,粗壮有力,大茶树虽有千年寿诞却一点不显衰象,依然仓健挺拔,不失傲霜立雪的英雄本色。大茶树的枝叶不是十分茂盛,但每一片树叶都在熠熠闪光,每一棵枝条都在微风中轻飘曼舞,辉映着清晨的朝阳。那绿,那真正象征生命的绿色,多让人兴奋!多叫人惊叹!我想这样的绿色只有在古茶山的古茶树上才能看得到吧!我注意观察了周围的环境,这一地带有许多不知名的古树,有的还比大茶树大得多。但我同时注意到,那些高大的古树,要么枝枯叶黄、要么千疮百孔、要么即将垂暮;特别是挨近大茶树的古木,绝大多数已寿终正寝,只是有的听天由命,把身躯朽为尘土,自觉遵循着“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生命轮回;有的可能是不服输,还将残根牢牢固着于大地,继续续写自己未尽的历史;还有的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尽管老态龙钟还仍然在抗争着风霜雪雨……自然的法则是公平的——都是用时间来做标尺,用“机会均等”来做砝码;自然的法则又是残酷的——始终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有生有灭”的不变定律。身处此景,使我对“自然的法则”有了更深的理解。或许那些已经化为尘土的和正走在回归之路的古树们当年也像这棵古茶树那样的挺拔威武,只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流淌完了自己辉煌的生命历程,最后把躯体光荣地交还给了生育自己的大地母亲;或许它们根本就没有完成大地母亲交给它们的神圣使命,只因经不起风霜雪雨的考验而英年早逝;或许……当然这些都是难解之谜,也许只有这棵大茶树才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不过在我的眼里,不论是倒下的还是挺立的它们都是英雄,都是力量,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相机把它们记录下来,把它们永远定格为心中或唯美、或悲壮的风景。从茶山回来,在清理照片时我发现每个人的照片中记录最多的就是1号大茶树那一片风光。我们三人一直在1号大茶树周围流连忘返,快到中午12点时,马副部长打来电话叫我们返回驻地吃饭,我们三人才依依不舍离开了1号大茶树。
[page]

  吃午饭时,俸副书记介绍说,除了1号、2号大茶树外还有“人”字形大茶树和1+1号大茶树值得看,实心竹林和红豆杉林值得游。吃过午饭,我们自由组合成两个组分头行动。我们这一组增加了俸副书记和江宏峰。在俸副书记的引领下,我们先往东去探访“人”字形大茶树和1+1号大茶树。“人”字形大茶树其实离驻地并不远,只是所在位置有些隐秘而不易被发现。“人”字形大茶树又叫情侣树和夫妻树,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天上的情侣来到凡间仙游,游到古茶山时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后不愿再返回天宫,相约在此落户生儿育女,寿终圆寂时他俩相拥化为了一棵“人”字形茶树。两棵树合二为一,相拥相伴,且长成活脱脱一个“人”字,我想也许当年他俩下凡就是为人间真情而来,或者是在凡间生活时被人间真情所动甘愿化为为世人造福的茶树……也许都不是,不过这确是一棵奇树,据说科考时一位老茶叶专家说,他去考察过世界很多古茶树群落,但从未见过长得如此奇特的古茶树,它可算是稀世珍宝了。站在奇树旁,我们发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古茶树,我想这些一定就是这对仙人孕育的儿女了吧!

  感叹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后,我们继续向前找寻1+1号大茶树,这棵茶树是在古茶山科考后才发现的,其根基和株高都在1号大茶树之上。1+1号大茶树盘踞在一个依山傍水的灵秀之地,在此地带可称得上是树王了,因为周围没有比这更大的树。它静静地独享着这番净土,守护着这片属于自己的风景。1+1号大茶树和1号大茶树一样,虽在千岁以上,却雄风不减,生机怏然。不过灵秀之地往往卧虎藏龙,我想1+1号大茶树一定就是那龙虎之躯了,它比1号大茶树有霸气,因为在此没有谁能与之争锋。从发现1号大茶树到后来发现1+1号大茶树的过程正验应了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树外还有树。偌大的古茶山我们只是探寻了冰山一角,我想山中一定还藏有比1+1号大的古茶树,只是它们暂时还躲在深闺人未识。
 
  看罢1+1号大茶树,我们返回驻地小憩,然后向西再向北行游。这是一段艰难的行程,穿行在茫茫林海中,没有路不说,最主要的是对体力极限的挑战。不过还好,我们在西行途中遇到了在山中放骡马的罗大叔,他是个有经验的老猎人,据说年轻时常在这原始森林中狩猎。他知道我们要游山后,主动为我们带路,他手握长刀,在前披荆斩棘,我们紧跟其后不敢落下,尽管每个人的身体都疲惫不堪,但我们的内心都激情万丈。不知走了多长,只知道我们不停地走了一个下午,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围着宿营地转了一个极大的半圆。整整一个下午的行程,可以说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一路兴奋。我们穿越了犹如迷宫的实心竹林带,亲眼看到了珍稀植物红豆杉,亲身体验了挑战极限的刺激,这样的经历至少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

  回到驻地很是疲惫,但心中却难以平静,古茶山之美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大自然之美一次次涤荡着我的灵魂,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自然之美。置身于大自然就像置身于母亲的怀抱,让你感觉亲切、温馨、舒坦。大自然之美和母亲之美一样不容置疑,神圣不可侵犯,母亲生育了我们的身躯,大自然却养活了母亲和我们自己,大自然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人类任何对大自然的亵渎和伤害都是天下最大的不孝、最大的不敬和最大的不忠,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和权利创伤我们唯一的母亲——大自然。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