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茶话】了解普洱茶,需要把自己压在那里多长时间?

  (一)普洱茶的门槛有多高?
 
  工作十几年,待过不少行业,从医疗到文化到玩具,每一个行业都有大量的规则和前人的经验,可供快速借鉴,通过刻苦努力在一个阶段达到某个度。比如处方药系统,虽然整体进入门槛很高,可也分工明细,各司其职,有规律可循,一个卖药的不一定非要懂药;做药品开发的,也不一定非要懂业务。
 
  普洱茶则不同,业务的基础就是基于对产品的熟悉和把握。要熟悉产品,仅仅了解规则和他人的经验还不够,你必须把自己压在那里,喝掉那么多,逐步建立起口腔的敏感度,才可以。有人说嗅觉的敏感度是天生的。其实不然,人天生下来各种器官功能分配应该大致是差不多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用的多的自然就灵敏,用得少的就会慢慢退化。
  这点总结过往经验很容易得出结论。比如记得以前有个上司跟我说,我反应很快。其实他不知道的是,那些我反应快的问题,背后有多年日积月累植入脑子的潜意识。同样,练车的教练说我木讷,反应慢,背后是从学生时代就一直被压制的,对机械和体育运动的缺失。是的,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人的敏捷性,也锻炼人肢体的协调性。
 
  再回到口腔的敏感度,它绝不是天生的,老天给了每个人同样的器官,且各司其职,历经千万年的进化,能留下的,都有大致差不多的适应能力,敏感的人并不比不敏感的人,多出多少超能力。这一切,都要靠练,喝掉那么多,味觉、嗅觉、触觉自然就打开了。舌苔、喉咙、鼻孔、口腔上下颚等等,它们是各司其职的。
 
  对普洱茶的感受,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部位,细细琢磨,才能找到感觉。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至于时间的长短,正如前面所说,看你从出生到现在,每一个部位的蜕化程度。
  (二)一山一味,一味多变
 
  普洱茶是多变的,每个时间点,每个季节,每个山头,随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这就很让人难以捉摸,虽有规律,但对这种规律的掌握,需要足够的时间和广度去观察。这一切,除了你自己亲力亲为,没人可以替代。
 
  这一点,考验着每一个认真做茶的人。如果不想勉强卖货,想真正有所感知,想对用户负责,就必须花时间去研究茶性背后的逻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偶尔被忽悠,不必耿耿于怀,不然很难成长
 
  正因为这些门槛的存在,普洱茶才有那么多可以忽悠的空间,也才有了学费茶的说法。不管愿不愿意,掉进别人的坑里,都是必经之路,不如此,很难真正弄懂普洱茶。
 
  不过作为厂商,如果以忽悠立足,于长期而言,是有利无害的。于市场规律,不符合客户优胜劣汰的法则,于个人道德,没有底限地赚钱,终归是让人唾弃的。咱们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不断在专业能力上强化自己,才有机会和能力善待他人。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