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程:被誉为“普洱茶的守望者”

  1993年4月4日,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简称“一节两会”)在云南边城思茅成功举办,吸引成千上万茶人参加。22年过去了,当年种下的小树长成了大树,当年的边城古镇变成了最宜居的新兴城市,“一节两会”的历史足迹也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李师程:被誉为“普洱茶的守望者”
  1993年,注定是普洱茶发展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分水岭。从1993年开始,历经百年的沉寂,普洱茶又焕发了岁月积淀的光辉。此后,普洱茶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持续在全国掀起了“全民普茶”的高峰。
 
  说起1993年的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原思茅地委书记李师程。出生于易武普洱世家,从小受普洱茶文化影响的李师程,在担任原思茅地委书记时,致力发展茶产业,并且在中国率先举办普洱茶叶节,通过他的努力普洱茶被推到了前台,普洱茶重振雄风,再现辉煌。
 
  6月8日上午,“宋韵中国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茶叶路特别报道组一行刚抵达云南昆明,有幸拜访了现任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的李师程先生。在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茶韵四溢的办公室,特别报道组一行听李师程诉说了国茶普洱的辗转芬芳。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它特有的背景。自从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已在神州大地吹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此时,思茅人民也已从解决温饱问题阶段步入到工业化阶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需要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思路。
 
  几千年来,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的澜沧江流域,把人们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联产承包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到1993年的15年间原思茅地区的粮食连续8年增产,连续6年创历史最高水平,初步实现了区内自我平衡、进入温饱阶段。饱受饥寒的思茅人认识到要从贫困中走出来,必须走出大山。1991年,李师程从昆明市委副书记调任思茅地委书记,他开始思考:思茅到底要以什么方式、什么形象、什么路子走出去?怎样才能“让世界了解思茅,让思茅走向世界”?
 
  “原思茅地区工业较为落后,很难发展乡镇企业,但是这里有一样东西村村户户都有,而且还是经济支柱,那就是茶叶。农民靠卖茶叶换零花钱,政府靠茶叶收税。”李师程说,远在清朝“名重京师”的普洱茶,就已经造就了思茅“茶马古道源头”、“普洱茶集散地”的地位。思茅是一个多民族边疆地区,各兄弟民族世代伴茶而居、以茶为生,有着悠久的以茶为食、以茶为药、以茶为礼的风俗习惯。在思茅,90%的人都种茶,茶已成为思茅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想到了茶叶。于是,他提出了“小茶叶,大市场;小茶叶,大民生”的发展思路。
 
  在原思茅地区搞茶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李师程说,雍正六年,清政府就在古六大茶山实行改土司制为流官的改革,设置普洱府、思茅州管理茶山,为普洱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从1821年至1876年,思茅城商旅云集,“年有千余藏族商人至此,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于途”。为此,1895年,法国在思茅设立海关,1897年,英国又设立领事。自1897年至1911年的15年间,思茅海关“土货出口”总值达67万两白银,进口总值为出口总值的3倍。
 
  原思茅地区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土地广阔而且绝大多数地区都可以种茶,而且人人都会种茶、制茶,不需要再进行培训。如果在这样一个地区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就能惠及千千万万的茶农,特别是那些世世代代在大山深处种茶、制茶的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和哈尼族的同胞,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这是一项“富民工程”,也是一项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繁荣的“人心工程”。
 
  如此利民的一件事,如何找到突破口去做,成为李师程反复考虑的问题。“后来,我想到了欧洲的文艺复兴,欧洲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的工业文明,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同样,思茅茶产业的发展,应该以普洱茶文化的复兴为突破口。”李师程说。
 
  前朝飘落的一瓣香茗,今生古道旁的流年流韵。原思茅地区是普洱文化的摇篮,普洱茶就因“普洱”得名而成为名扬天下的历史品牌。历史上,普洱曾经“名重京城”,而今,普洱正享誉海内外。高举这面旗帜,用“一节两会”做载体,借助文化之力,扩大云南普洱茶在海内外的影响,发展原思茅和云南茶产业,特别是普洱茶产业。1993年,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和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位专家学者及宾客亲临现场。会议最大的收获是,为国际学术界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茶树原产地在中国还是在印度的争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世界茶树原产地在中国、在云南思茅。确定了思茅茶树原产地的历史地位。“一节两会”像一颗流星划过沉寂百年的普洱茶界的苍穹,闪烁着夺目的光辉,拉开了普洱茶文化复兴的序幕,推动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说起“一节两会”的成就和功劳,李师程坦言:“云南普洱茶产业在改革开放后重新崛起,需要这样的活动来推动,我和我的同事们只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李师程告诉记者,在那个时候一个地级行政区搞“国”字头的产业节和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需要相当的勇气和魄力。“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难度非常大,有时甚至会冒很大的风险”。
 
  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正荣说,李师程率先提出振兴普洱茶,是普洱茶叶节的开创者,对普洱如今享有“世界茶乡、普洱茶都”的美誉功不可没。他始终坚持对普洱茶、普洱茶文化矢志不渝地进行钻研和挖掘。如今,虽然已经72岁高龄的他,仍然为“弘扬普洱茶文化、发展普洱茶产业”鼓与呼,积极寻找和打造撬动普洱茶产业的文化支点,被誉为“普洱茶的守望者”。
原文标题为:访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师程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