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 ——近代以来的茶运与国运

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 ——近代以来的茶运与国运
  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近代以来的茶运与国运
 
  时间:2014年12月7日
 
  地点:和静园茶人会馆
 
  嘉宾:沈冬梅: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著有《茶经校注》《茶与宋代社会生活》等
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 ——近代以来的茶运与国运

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 ——近代以来的茶运与国运
  王冲霄:知名导演,代表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王琼:茶人、作家,“和静茶修”创始人
 
  周重林: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茶叶江山》《茶叶战争》等
 
  一、周重林:一杯茶的相聚
 
  周重林:以茶的名义聚会,在当今中国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现象。在十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我们聚会的名义更多是以诗歌、文章。今天现场很火爆,为了控制人数我们采用报名预约的方式,我也拒绝了很多要求前来的朋友。如此盛况,说明今天茶业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
 
  去年,我们在昆明组织了一场茶人聚会,主题就是看王冲霄导演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感觉像是茶人过节一样,大家在一起非常开心、热闹。以茶相聚,其实场面不一定要有多么盛大,也不一定多高大上,实际上我们就是寻找一个空间,大家在一起创造一种生活方式。
 
  之前我在北京工作过一年,后来受不了,跑了。一方面是因为北京风大,更重要的是因为孤独——找不到同类。
 
  今天不一样,我们大家在王琼老师这里聚会,有如此舒适的空间,还有茶水随意取用,这么多人因为茶聚到一起,感觉很温暖。
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 ——近代以来的茶运与国运
  我从一开始做茶文化研究,就读沈老师的书。然后感觉,自己如果是从文献的角度来做,绝对做不过沈老师。我们是行家看行家嘛,她太专业了。中国茶史就那么些资料,沈老师做《茶经校注》,做《中国古代茶书集成》,几年时间就做完了。
 
  我们年轻人,尤其是像我这种记者出身的人——直到现在,我都把自己当成一个传播者的角色,只能另找出路。我找到了一条从地域传播研究茶的路径。
 
  今天在这里,我们一起分享茶的感受,不抛出结论,更多的希望只是描述出现象。我没有去过沈阳,但是派我老婆去看过王琼老师沈阳的和静园,我就是想让她帮我看看,她们这代茶人的历程。
 
  王琼老师,可以说是我们茶界的女神。除了经营茶馆、茶艺培训,王老师还是一位作家,她的散文集《白云流霞》在茶行业已经成为经典。
 
  二、王琼:对茶而言也是最好的时代
 
  王琼: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因茶相聚。与传统相比,与二三十年前相比,当下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太多变化。由酒而茶,这是近十年来社交场合作为明显的变化之一。
 
  不仅如此,在各种场合似乎都不能少了一杯中国茶。于我而言,因为对这一杯茶的热爱,它更成为我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 ——近代以来的茶运与国运

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 ——近代以来的茶运与国运
  之前《茶叶江山》的编辑冯老师,让我谈谈茶叶的写作。其实我谈不上是一名“作家”,于我而言写作就是我感知生活的状态,把所思所想写下来,呈现出来的一个结果,可能这就是最生动的文字。
 
  其实,每个人都能成为作家。如今的自媒体时代更是如此,依托微博、微信,大家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网络,在其中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何尝不是写作。
 
  周老师非常勤奋、幽默,前几天在昆明小聚,见到他的新书《茶叶江山》,感觉特别幸福。重林最大的长处在于他的勤奋,乐于学习,随时进步,现在的他可以说正处于最好的状态。当然,当今的太平盛世,对茶而言也是最好的时代。
 
  我们应该在茶和时代的关系中,找到我们四方奔走的意义,找到更多的自信与幸福感,并将这种体验向外传播,与天下人共享。也希望我们能够以一杯茶建立自己的格局、幸福感,在一杯茶里实现自我的回归。
 
  重林这本《茶叶江山》,从历史到当代的记录,也是为历史留下一份证据,这是他的本分。对于我们茶人而言,我们尽力分享我们的感受,这是我们的本分。希望大家以后,能时常以茶相邀。
 
  三、沈冬梅:我们要重新确立中国茶的国际地位
 
  周重林:沈老师作为研究茶文化和宋史的学者,她的《茶经校注》以及《中国古代茶书集成》,对我们后学惠及良多,可以说,沈老师极其低调地完成了中国茶史最为艰难的部分。
 
  沈冬梅:作为资深学者,我们的工作都是在书桌前完成,一坐半天不动的。有时候出来,也都是类似今天的茶的聚会,见见朋友。重林本书还没上市,就预定了25000册出去,像我的书,学术类的也就是几千册,中华书局出的那本面向大众的普及版《茶经》,好像印了五六次,走了三万多。
 
  其实对重林和他的同事像杨海潮他们,我是非常感动而感激的。因为我们认真做出来的研究,他们是真的看了的。就比如我对“吃茶去”这个公案的研究文章,杨海潮看过后觉得,这是目前对这个问题研究得最透彻的文章。
 
  以前我研究侧重于茶与文化生活,近年来我开始关注茶与世界的关系。最近也有人约我写《茶叶之路》,我就在考虑怎么写的问题。思考深入后我发现,就茶而研究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深入,向外、向世界寻找茶与中国的关系,向过去寻找茶与当下的关系。
 
  茶道的基本要素,其实传统茶书里面都有——这是一个古代关于茶的大数据(《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最近我在编《吴觉农文集》,发现里面所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又是一个近代乃至现代关于茶的大数据。
 
  当下我们的生活,正从最基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走出来,往更高的精神层面去——也就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这是古代文化人日常生活的常态,离不开这些东西。而且,无论雅俗,都和茶有关系。
 
  像兰亭雅集,魏晋时期他们的载体是酒,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在这种场合写的。到了宋代以后一直到当下,这种聚会的载体就慢慢转变为茶。在当今的中国,这种现象尤为普遍,我们今天其实就是一场茶的雅集。
 
  我还要讲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还要读茶文化的经典?像《茶经》《大观茶论》,有没有可能成为我们文化基因里面的东西?当然现在研究茶的人很多,但感觉还有很多往上提升的空间,而这种提升可以从经典中获取力量。
 
  其实丝绸之路尤其阶段性,到唐代以后,瓷器和茶就成为这条路上最主要的贸易物资。近代以来,我们的茶叶出口长期处于对外贸易的前几位,历史上很长时间,茶、酒、盐三分天下,是朝廷税收最主要的途径。
 
  重林现在主持“茶业复兴”,实际上背后依托的是经济复兴,是文化复兴。日本、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因为当今的茶人,焦虑与我们过去的辉煌不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是日本的茶道、印度的茶——假如有的话。
 
  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就是利用文化、营销等方式,重新在国内、国际确立自己的位置。
 
  四、王冲霄:文化江山里的茶叶江山
 
  周重林:茶让人安静,酒让人兴奋,《茶叶之路》这部纪录片,从武夷山写到俄罗,冲霄的《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则是一部更唯美、惊艳的片子。身为一名茶写作者,我很焦虑,一方面是迫切的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对茶有兴趣;另一方面,更希望茶能走出小圈子,像大众传播——这就是冲霄在做的工作。
 
  王冲霄:周重林的写作我一直在关注,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他的写作格局在拓展,境界在提升。近年来历史写作一个大的趋势,是从传统的王朝兴替,转到文化书写,重林这本书也是如此,我认为这种写作上的自觉很有价值。
 
  这本书让我想起李冬君和刘刚合写的《文化江山》,他们提出来一个观点:中国有两个江山,一是王朝的中国,二是文化的中国。我认为,这种视角,解决了当下中国人身份迷失、纠结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关注明史尤其是晚明史,因为很容易联想到当下中国。顾炎武有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一直接受的教育,是一种民族主义的解读方式,但实际上我们回归到顾炎武当时的语境之下,我们理解错了。
 
  他想说的并非“天下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这里面的“匹夫”指的是权贵阶层、肉食者。普通人的责任,则是看护、守卫文化的道统,小心滋养它。
 
  我们经常感叹“传统中国文化在台湾、在海外”,似乎我们和传统的关系,已经断掉了。其实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它依然深藏在一代代形成的文化脉络里,深埋在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里。
 
  我们当时拍《故宫》,感觉很自卑、很悲哀,请了很多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给我们做顾问。有一位台湾的历史学家对我们说:你们大可不必如此,49年以后大陆的传统似乎断了,但是你们脚踩着这片大地。
 
  时机一到,这些文化总有一天要回归到这片土地,寻找养分。你们这种优势,是无可取代的。这些年我们拍摄故宫、台北故宫、敦煌直到茶叶,其实都是回归传统的一种探索。
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 ——近代以来的茶运与国运
  为何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茶?这背后有天时、地理、人和的深层次原因。
 
  物质上,我们的生活水准提升了;
 
  精神上,虽然八十年代经历了一轮小阳春,但当下中国文化荒漠化时期已经出现,生活富足、文化空缺,大家又不甘心,自然要寻找安身立命的所在——茶,就成为承载高雅生活愿望的一个焦点。
 
  很多外国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是我不这样认为。虽然中国没有超越的神的存在,但我们有丰富、细腻、超越的美——通过家具、瓷器、茶等等形而下的物质生活,体现出生命的终极追问。
 
  二战以后,阿伦特提出“平庸的恶”,相对应的我们是否能够建构一套“平庸的美”?在这个不美好的时代,让自己的生活美一点?进而产生我们的陆羽,我们的千利休?
 
  五、沈冬梅:推荐两本书《蒙福人生的欢喜》《日日是好日》
 
  周重林:当下,国人集体无意识的回归传统的选择,背后的原因是我们面临回不去的故乡。触动你的,是曾经品尝过的味道,它能够伴随你一生。我之前写剑等题材,感觉自己达不到很好的写作状态,但是茶是可以的。
 
  大家看看《茶叶江山》这本书的封面,是法国人Aude他们所理解的中国——天地山河间的中国,两个古人相对作揖。我们当时一眼就看中了这幅画,觉得能传递出茶叶江山这个书名的精神。
 
  写这本书我们走了很多路,见了很多人,以往写书是感觉材料不够用,这回觉得俯首皆是材料。在座的三位老师,在我们书中都有提到过。
 
  八十年代是中国出版大热的时期,一本书动不动几十万册。但我手头当时出版的关于茶的书,印数还是只有几千册。如今出版没有那么景气了,反而类似《茶叶江山》这样热卖的茶书不断出现,这说明我们市场和价值的整体回归,茶成为文化复兴重要的资源。这个问题,请沈老师再谈一谈。
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 ——近代以来的茶运与国运
  沈冬梅:《茶叶江山》等书的畅销,确实卡在了文化沙漠化转型的这个节点。至于江山这个问题,我想到当时和西藏的谈判,实际上最后是用控制销往西藏的茶,来控制住、守住这片领土。
 
  外蒙之所以最后独立出去,实际上也跟销往外蒙的茶失控有关系。当时中国和俄罗斯签订协议,说我给你茶可以,但不准销往外蒙,俄国人跟本就不听你的。到了现在,外蒙已经完全俄罗斯化了,内外蒙相差巨大。
 
  给大家推荐两本日本人写的书:《蒙福人生的欢喜》《日日是好日》。前一本书的作者千玄室,是日本千家茶道的掌门人。
 
  二战时期他是舰载机驾驶员,日本战败以后,他作为战败国的使者,去美国传播茶道。如今我们说传统中国茶文化如何悠久、博大精深,其实都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世界上认可的还是日本茶道,话语权也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后面那本《日日是好日》,体现的就是日本的文化江山,经济崛起之前,文化先行。我们看韩国也是一样,韩国文化之所以对我们影响这么大,是他们文化兴国整体产业政策使然。
 
  虽然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没有接受传统的经典教育,普遍社会审美底蕴不足。但我仍然认为我们不是文字的信徒,而是美的信徒。文化的江山,就是经济的江山,我们作为文化人,有责任守住。
 
  最后谈谈这本书的问题,它主要是写普洱,书写云南为中心的边疆,这是这本书的局限。如果与丝绸之路衔接,大家合作起来,每个人从各自的专长出发,做整合的、更开阔的研究,方能成就大格局。
 
  六、王冲霄:如何培养我们“茶的孩子”
 
  王冲霄:这几年拍摄茶的纪录片,我觉得在中国真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有茶存在的广泛、多样的自然空间。
从“茶叶战争”到《茶叶江山》 ——近代以来的茶运与国运
  寻茶的乐趣,这个过程中对自我生命的滋养,让我获益匪浅。这让我想起来法国,法国的卢浮宫对12岁以下的孩子,采取免票政策。他们平时没事,或者等家长的时候,都可以浸润在里面。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然而也是最能从源头上培养一个人的艺术品位和审美的方式。这种小孩可能长大后做金融,做和艺术完全不相干的事,但是他的审美品位一旦奠定,终身就能保持。
 
  我在想,我们是否有可能,培养能够与世界对话的,我们“茶的孩子”?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