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滨茶馆系列之上海:情迷海上花连载3 红颜风月

  周滨茶馆系列之上海:情迷海上花连载3 红颜风月

  文:周滨

  图:(网络图)

  1.沉香张爱玲

  没有了张爱玲的上海,是平凡的上海。1920年9月30日,一个叫张瑛的女孩,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麦根路313号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她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李菊耦则是李鸿章的长女。谁也想不到这个出身显赫的女孩,童年却少有幸福,由于大家庭的复杂和父母婚姻的破裂,她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看人脸色,大人们喝茶打牌,她就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站着。

  成年后,她以笔名张爱玲为世人所知,热爱物质,同时精于茶道。在张爱玲看来,喝茶是一种有着深刻含义的举动,所以在自己的小说中,她经常描写各种各样的喝茶动作和环境。比如《半生缘》中,她写分别十多年的曼桢和世钧在茶馆重逢,两人在清冷幽静的茶座上,曼桢只说了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刹那间,多少辛酸一起奔涌而出。而张爱玲自己,根据胡兰成的回忆,她爱喝红茶以及奶茶,喜欢西化的茶馆氛围,因为和曾留学法国的姑姑以及印度同学炎樱亲近,她主张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有着独立、叛逆的性格。

  张爱玲出生的老宅,现在已成为上海武定书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在这里,老茶客们常常一边喝茶,一边听曲艺家演绎评书,一边遥想当年那个冷漠清高的女子。这场景,无怪乎有人会这样评论:“张爱玲的茶点伴随浦西的洋径浜英语,与上海阿拉们成长了整整半个世纪。”
        周滨茶馆系列之上海:情迷海上花连载3 红颜风月

  2.飘零的周璇

  在20世纪3、40年代的上海,周璇这个名字,无疑是最时尚的符号。随便走进一家茶馆,就能听到留声机里传来嗓音细细的《夜上海》,周璇的“金嗓子”,响遍申城的每个角落。

  周璇的一生短暂而不幸,在她短短37年的生命里,时常备受内心煎熬。她从小被人收养,不知道自己的家、自己的亲生父母在哪里,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姓名。为此她终生都在寻找亲人、寻找温暖的家,可直到去世也没有找到。由于嗓音出众,12岁,周璇就进了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14岁时,她参加全上海歌唱比赛获得亚军,从此一举成名。

  在周璇早期的电影《马路天使》中,她和影人赵丹合作,扮演了一个在茶馆卖唱的歌女小红。17岁的周璇,以本色演活了这个纯真可爱的贫苦女孩。她在影片中演唱《天涯歌女》时,带着深深的感情,怀着对自己身世不尽的感伤。这部诞生于旧上海街头茶馆的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因为其艺术水平以及思想水准之高,为当时罕见。而周璇自己,也在多年后和赵丹的交谈中,说起自己拍的许多电影时,感叹说:“我这一生,只有一部《马路天使》。”

  周璇最后的岁月,是在病房中度过的,由于她的精神总是不正常,所以两个儿子周民和周伟,只能托给赵丹和黄宗英夫妇抚养。1957年9月22日,周璇因患脑炎永远离开了人世,从此后所有对金嗓子的怀念,只能成为上海老茶馆中一道不散的轻愁。
        周滨茶馆系列之上海:情迷海上花连载3 红颜风月

  3.潇洒如唐瑛

  旧上海交际女王这一称呼,该非唐瑛莫属,她曾是上海滩最耀眼的一朵玫瑰,亭亭玉立,拥有良好的家世和教育背景,是当之无愧的名媛。她是中国首批留洋学生唐乃安的女儿,是上海教会学校“中西女塾”的高材生,当年与轰动北平(今北京)的陆小曼齐名,素有“南唐北陆”之称。

  唐瑛多才多艺、秀外慧中,擅长戏曲,也会演舞台剧,曾主演过洪深编导的话剧《少奶奶的扇子》,也曾用英语演出整部京剧《王宝钏》,流利的牛津口音,曾倾倒整个上海滩。因为唐家是基督教家庭,唐瑛就学的又是教会的贵族学校,所以她的生活很西化,并且有条不紊:她每顿饭都会对照合理的营养要求进行搭配,甚至会精细到几点吃早餐,何时用下午茶,以及晚饭几点开始。
        周滨茶馆系列之上海:情迷海上花连载3 红颜风月

  对唐瑛而言,下午茶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一种优雅浪漫的社交方式,她有时精心安排下午茶的聚会,招待志趣相投的朋友。当陆小曼迁居上海后,两人一拍即合、惺惺相惜,一起登台演出了《茶馆》。两人闲来还一起开服装公司、吃精美西餐、泡红茶馆,十分要好。在上海一些保存完好的老茶馆,如今走进门,可能还会有人介绍当年她们坐过的位置。

  世事荏苒,后来陆小曼因徐志摩的不幸而闭门谢客,唐瑛也离开上海,远去美国。1986年,她在纽约的寓所里静静离世,从此后“南唐北陆”的这杯“茶”,唯留空谷余香。
        周滨茶馆系列之上海:情迷海上花连载3 红颜风月

  (唐瑛与陆小曼)

  (周滨,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项目组成员,《茶周刊》记者)转载自“茶业复兴”微信公众账号。

责编: ahao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