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宗入茶,喝茶三重境界,你是否已了然

  唐人饮茶之风,最早始于僧家,后又有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据《五灯会元》载:赵州从谂禅师,师问新来僧人:“曾到此间否?”答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一新来僧人,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禅师:“为何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及至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入茶,品出茶的无穷妙处,挥毫写下“禅茶一味”,其真迹被带到日本,“禅茶一味”竟成为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所谓禅茶一味,禅与茶确有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追求一种超现实的意境,一种静悦清和的心灵体验,一种属于“慢生活”的节奏与仪式,所以茶与禅常常可以达成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契合,互相理解和融通。
 
  青源禅师曾用看山观水形象地说明修炼者的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为第一重;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为第二重;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为第三重。借此来说明主体与客体出入与认知的层面和境界。
  那喝茶的境界怎么说呢?在此借用佛家的三重境界来探析探析。
 
  初喝茶时,茶就是茶。像陆羽说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一种采摘下来辅以工艺制作可以泡着喝的饮品而已!刚喝茶的人大概类似于孩童,等不到“苦尽甘来”的时候,认为“茶这玩意儿喝起来有点苦啊”!又或只是“解渴的蠢物”,不知道人参果的味道。这是第一重境界。
 
  到了第二重境界,喝着喝着,茶不是茶了。坐下来的时光,悠闲自在,看着杯中叶片沉浮舒展,茶汤纯净,茶香氤氲,心也跟着轻柔而更具弹性,世俗烦恼暂且抛诸脑后,喝几杯茶,增几分出世的情思。或邀友几人,围茶而坐,或叙叙往日,或展望未来,最好勿谈国事,忙里偷闲,和敬清寂,度过一段笑而不答心自闲的从容岁月。这时,茶已不是茶,与艺、道结合,是道场,是心境,是生活方式,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
 
  茶,还是茶,这已是第三重境界。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时的认知已超越凡常,到了禅宗倡导的“从日常琐碎和平常事物参悟人生大道和宇宙奥秘”的境界,走出茶艺茶道的文化包裹,直抵内核,如佛所说的“放下”,放下方得轻松自在,得到最朴素也最真彻的真相。
 
  姑且说这么多,不管你在第几重,吃茶去!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