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还原筒子楼喝大碗茶

  记者了解到,参观展览时,观众可以将“百万党员寄心语”和“向党说句心里话”两种明信片投入现场专用邮筒。活动办公室收到明信片后,将两卡分开,在收藏卡上加盖纪念戳,并陆续寄回观众手中,供收藏留念。同时,活动参与者还可以在展览现场的6块手写屏上书写寄语,这些寄语将显示在现场的多媒体大屏幕上,形成一面寄语墙。

  据了解,按照安全工作要求,即日起至7月8日重点安排各区县、各系统有组织的参观;7月9日起向社会开放,接待个人参观和10人以上的团体预约参观。展览期间,每天将安排接待观众近10000人,整个展览预计接待观众约70万人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

  记者昨天在展览现场看到,“档案资料捐赠处”的红色指示牌已经准备好。工作人员说,展览将为捐赠档案资料的市民开辟绿色通道,有专人负责接待捐赠者,所有捐赠的资料将由市档案馆永久保存。

  现场

  “筒子楼”唤回旧记忆

  1500余幅珍贵的照片、400余件实物展品……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最让参观群众感慨的当数按照实景恢复的北京老“筒子楼”。狭窄的楼道,拥挤的公共厨房,这边绳子上晒着孩子的尿布,那边晾着下饭吃的雪里蕻。北京国税局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小时候住的就是这种“筒子楼”。“感到特别亲切,这些家具、生活用品让我好像回到了20多年前,比如这个小竹车、缝纫机,还有那个铁皮的饼干桶,那时候物质匮乏,每家的"家当"几乎都差不多。”李女士说,“现在我们一家三口住的是南北通透的两居室,很多东西如果不是在展览上看到,几乎都想不起来了。这个场景可以说是复原了几代人的记忆,也就更让我们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

  展览里摆起“大碗茶”

  蓝边儿大瓷碗里,温润解渴的茶香四溢而出。老舍茶馆的服务员一身“的确良”白衬衫、蓝裤子的打扮,仿佛一下子把人们带回了改革开放之初。“大碗茶”创始人尹盛喜的女儿、北京市大碗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董事长尹智君昨天也穿上了父亲当年卖茶时的行头,为观众奉上一碗碗解渴的大碗茶。

  前门“老二分”的大碗茶虽然不及现在的饮料琳琅满目,但朴实的味道却无人能及。展览的第二部分按照前门真实场景搭建了一个“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茶棚,“前门大碗茶老二分”的字样、印着“前门大碗茶青年茶社”的大海碗都让人想起那段往事1979年6月,共产党员尹盛喜带领几名返城知青开办“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闯出一条安置返城知青的新路。

  一位观众激动地说,自己打上学那会儿就喝大碗茶,今天的茶水仍和那时的一样香甜。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