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西湖龙井“黄金茶”卖给了谁

  3月21日,黄金市价每500克为16.8万元,但是西湖龙井头茶的预售价已达每500克18万元。各地名品春茶价格均可与茅台酒比肩,茶商表示,送礼消费是高档茶叶的主力军,预定明前茶的主要是高等院校、部队机关和部分企业。连日来,有关“天价茶叶”的话题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西江都市报今天刊发某品牌西湖龙井“天价”预售拍卖的评论。

  “黄金茶”卖给了谁

  杭州龙井茶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祝百昌解释说,18万一斤茶叶实际是义卖的价格,正常销售去年是卖3万一斤,今年是卖4万一斤。即便是3~4万元一斤,也是够令人咋舌的。高校、部队、企业预定如此高价的茶叶,无论是送礼,还是用于招待,都是够奢侈的,或者说是一种浪费。显然此风不可长,因为那是花公家的钱。而要克服这种奢侈浪费之风,唯有加强党性党风党籍教育,加大监督力度,对责任人予以惩处。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已跃升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但我国有13.41亿人口,人均GDP仍排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位左右,还有2.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必须继续贯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不能大手大脚、挥霍浪费。

  龙井茶也走奢侈品路线?

  物以稀为贵,因季节与气温的关系,猫了一冬的茶树与单调了一季的渴求,少有的几片绿色在供求关系中,的确为高价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市场供求规律的支撑下,农产品卖到天价并不在少数,一只螃蟹可以卖到1.8万元,知名品牌的头茬春茶,从产效比来看,价格高点的确可以理解。如此,让茶农从特殊的供求关系中受益,也并非坏事。

  不过,市场价格靠的是消费者刚性需要的支撑,头茬春茶稀少自不必言,在消费的层级中谁来消费当然成为其溢价的助推器。堪比黄金的春茶,绝对不是收藏品,过了尝新的季节就会变成一钱不值的叶子。天价春茶显然有别于前几年“天价普洱茶”的炒作。“尝新”的单一功能,非一般群体所具有的消费能力,将如此易耗品归入奢侈品,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想到易耗式的奢侈品,不免想到让人又爱又恨的茅台,谁尝了天价春茶的“新鲜”,与谁喝了茅台,一样充满着悬疑,而又不乏明确答案。当茅台股价与产品价格,在两会对公务接待禁用茅台的声讨中应声下跌,从中似乎不难看出天价春茶与茅台一样,价格里还含有“政治经济”与“关系经济”的成分,用力地“挤一挤”,便觉得水分十足。

  天价春茶,没有韵味只有暧昧。君子之交淡如水,春茶一盏于清淡之间,原本更兼淡泊、清新、高雅的韵味,在天价之下,滴滴流淌的汁液又该有几多的社会公平为之倾斜呢?也许稀有的春茶,公众在意的不是其价格的高低,只是对公平在换盏流斛之间一点点流失的隐忧。面对天价春茶的一声叹息,又该有几多滋味于其中杂陈呢?(木须虫)

  从“黄金茶”看“天价经济”

  国人似乎真的“富”起来了,天价的物品屡见报端:从天价烟、天价菜,到疯狂的大闸蟹,飞涨的茅台酒,媒体报道说前不久北京高端奢侈品甚至卖断了货……如果真的是老百姓腰包鼓了,那自然令人欢欣鼓舞,可是认真一调查就会发现诡异之处——茶商表示,送礼消费是高档茶叶的主力军,预定明前茶的主要是高等院校、部队机关和部分企业。

  这倒也是不难想像的。放眼看去,所有不理性、不市场、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多半是跟“礼品经济”“公款消费”挂钩的,今天是龙井头茶,昨天是普洱、正山小种,明天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稍微有点儿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只是,在权力渗透社会的情况下,这套逻辑是不管用的。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领导喜好什么,送礼流行什么,什么就会成为奢侈品,卖出个黄金价、钻石价,都不成问题。

  这种局面的根源,自然在于走了味道的“礼尚往来”和部分不受约束的公款消费。若花公款可以随心所欲,谁也不会管,自然谁也不会心疼;送礼成风,市场上什么紧俏给领导准备什么;账目怎么做都可以,谁也不较真,购买茶叶都可以挂在住宿费、餐费或者会议费里开出发票来……“黄金茶”不常见,可这些病灶不是太寻常可见吗?买的不消费,消费的不用买——昔日天价茅台,走的不就是这么个“准奢侈路线”吗?

  送礼市场,正在不断蚕食各个领域——清茶一杯,多么高尚雅致的表述,现在也让人炒成了黄金一段,让人感慨万千。而江湖怪现状,终究要到庙堂里去求解。要解决动辄出现“天价货”的“经济怪现状”,也要从约束钱袋子入手,从规范三公消费上入手。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不让它在外头肆虐,是人类文明的最大成果;当务之急,就是把公共财政的消费关进笼子里,通过相应的公开与制约机制,让买买送送、吃吃喝喝的费用都成为一本清楚的账。这个问题不解决,“黄金茶”“钻石茶”就一定会出现,它们不仅助长了一种不良风气,更蚕食着公众的信任。

  18万一斤的龙井茶,不是笑话,它犹如一封社会挑战书,挑战着我们的底线。在这种挑战面前,我们三公公开的步子是否还需再快一些?让权力回归本位,让监督回归强势,商品才能回归商品,消费才能回归消费,一杯清茶,才能回归为清茶一杯。(普沙岭)
[page]

  谁将接棒“天价茶叶”

  天价茅台真实面目刚刚被揭穿,尴尬的羞容还没有完全退却,天价茶叶又及时接棒,并且一价堪比一价高。无论是天价茅台,还是天价茶叶,其价值真的能达到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吗?仅仅是炒作之嫌吗?我们无须多解释,疯狂一时的天价茅台就是真实写照,如今残花败柳的天价茅台已真相毕露,令那些商家和民众耻笑的只不过是那些公务人员的愚昧和无知,花着高价喝着假货怎么能不被人啼笑皆非。毋庸置疑,天价茅台如此,天价茶叶也绝非异样,只不过是以天价来满足那些高官贵族那份虚荣心罢了。但是让人可气可恨的是奢侈品的钱没有一分是掏自他们个人腰包,从公款酒到公款茶,哪一分不是纳税人的钱,拿着老百姓的血汗钱享受奢侈生活,这就是我们一些地方官员腐败的奢侈生活和作风。

  从天价茶叶接棒天价茅台,恰恰反映出了一些地方部门反腐倡廉工作形同虚设,制度约束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奢侈现象不能杜绝。也暴露了一些部门官员自身政德素质缺失。以接待为名义大吃大喝,享尽高档烟酒茶奢侈品,败坏党和国家的名誉和形象。

  在刚结束的两会上,反腐倡廉之所以能够成为强音,正是因为它以积成民声民怨,这些年来我们国家虽然加大了惩治贪污腐败,但一些地方部门仍不能重视起来,一些官员干部依然追逐奢侈生活,严重地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败坏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天价茶叶已接棒天价茅台,下一个又会是谁接棒天价茶叶?并不是自然规律,而是人为决定,只有我们的一些地方部门加强廉政建设,加大腐败处罚力度,官员干部自觉地少一些奢侈观念,多一点节俭作风;少一些放纵不羁,多一些自我形象约束,才能让下一公款奢侈品断棒,才能树起良好的廉政风气。(金连成)

  “黄金茶”玷污春茶之雅

  商品定价复杂,但多数仍以供求关系为内核,所谓“物以稀则贵”。如今,贵过黄金的西湖龙井头茶,当然与产量极少、需求极大关系甚密。凡此种种,本不至于引发焦虑,却因曝出潜在客户为高校、机关等,且送礼消费渐成天价茶叶主力军,这才激起公众诸多不安与质疑。

  西湖龙井头茶俨然与其余高价消费品一样,充当了挥霍公财、勾兑利益的工具与中介。宽松的财政预算与决算,不严格较真的报销程序,实乃“天价茶”得以登场的条件要素;而人格化色彩极浓厚、长官意志极重要的职位晋升、资源分配流程,无疑是“天价茶”可以有所建树的目标领域——简而言之,一方面送礼者可以利用公款行私人利益输送之实;另一方面私人间的利益输送,确乎能为送礼者换取额外的、规则外的利益。交织作用之下,价比黄金的茶叶,也就不足为奇了。

  “天价白酒”与“黄金茶”,即便看上去如出一辙,却终究是有所区别的!与酒相较,“茶”之涵义,指向古雅之交——俗人不懂品茶,只懂“牛饮”。唯有高品者,方才深谙茶之妙趣,而费心追逐春茶、头茶者,本当是雅人中的雅人,高士中的高士。只可惜时至今日,“灵物美名”,已全然被俗务与利客熏染。

  关于“黄金茶”,公众当有另一种惊觉:其固然不断在窃耗着公帑,更在抽空着一个民族的浪漫与格调。争春茶、抢头茶,本是极美妙之事,宣示着一代文人雅士追求生活品质、借物寻趣的做派。本就是,小圈子闲来无事的玩心,现世权贵富豪奈何染指?观望从前,头茶与品头茶者,是相互对等的,雅人做雅事;而现在,附庸风雅之徒,借挥霍公款,夺他人之乐,可谓可笑而可悲。经此而后,“品头茶”被悲剧性再赋意,无关闲逸、徒留瘴气。

  所谓“妙品”,必得有妙人相衬,茶酒本无罪,只因饮者流变,而其声名荣辱已变得岌岌可危!其后,尚不甚俗的民众,又将寄情何处?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