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乡土”

文/凌文锋
  中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离家远行时要随身携带上一包家乡的泥土,据说用这包泥土冲服后可以克服身在异地出现的水土不服现象。因为这样就可以表明自己无论走到哪里,根都在故土之中,而故土永远在自己的身上、欣赏,自己永远与故土连在一起,不是无根之人。笔者2005年到云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母亲也特意为我准备了一包这样的“乡土”,免得我在云南水土不服。

  对于此现象,有人用“文化保护膜”来解释[参见龚鹏程:《旅行:跨文化的想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139~145页。]。因为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地要在一定的文化熏陶下长大,而一定的文化总是与生发于一定的地域,故空间的转移就意味着文化的转变,所以“出门在外”就意味着从熟知的地理和文化的空间转向未知的地理和文化空间,就会失去家乡文化在自身形成的“原有的那层厚厚的文化保护膜”产生“文化休克”(cultureshock)。进而,离乡背井的人或许可以适应新的环境,但必须要经历一番极为艰难的过程,就如一株植物被从正在生长出来的土壤中拔了出来并栽到了另外一块土地上一样。结果,中国民间劝阻人们远行的言语特别多,“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等等,至少是劝人远行当归,“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等等。

  确实,离家远行的人要远离亲朋好友,置身于陌生的境地和文化之中,会暂时失去亲朋好友的关怀,尤其是饮食、服饰等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日常生活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适,会有一些文化上的“冲击”(shock),此说我们切不可否认。但我们也不能将此“冲击”过于夸大化,以“文化”来涵盖所有的“冲击”,包括生理和自身内部环境的调适过程,虽然文化可以通过心理作用引起人体的某些不适。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水土不服”过程中的生理,或者更确切点说周围细菌和微生物群体对人体的作用。

  笔者虽不是生物学家,亦非医生,但笔者深知人体内部和周围都存在有很多的细菌和微生物群体,它们就如空气一般围绕在人群的四周,如水分一样存在于人体的内部。其中虽然有很多对人们都是有益的,但有些却导致了疾病和死亡,而且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肯定要带上该区域内的不同微生物群体。只是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或遗传自父母,或在自身生长的过程中成功地调节了自身的功能,或以其他方式获得了对该区域的细菌、病毒等和微生物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甚至可以成功地将这些原本有害的细菌和微生物群体“为我所用”。可以肯定的,尽管不同的文化或者相似的文化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地理区域之内,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地理区域内的细菌和微生物群体是一样的,正如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是不存在的一样。进而,不同地区的人拥有的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群体免疫力的种类也是不同的,甚至再具体到个人而言,就是住在同一屋檐下、吃同一锅饭的一家人,其抵抗力和免疫力也不尽相同。

  进而,人群的接触和移动必然带来相关微生物群体的接触和传播。所以才会有“传染病”的发生;也才会有身在美洲当地的玛雅人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后大批地因感染上后者携带的众多病毒却缺乏免疫力而死亡,直至消亡[关于玛雅人消亡的说法有很多,如战争、欧洲殖民者带来的传染病等等。然笔者看来,玛雅人消亡的原因肯定有很多,此处只备一因。]……所以也才会有中国传统上“水土不服”的典型表现——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等,才会有欧洲殖民者初到美洲时的大批死亡,难以站稳脚跟……这些都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惹的祸!

  由此看来,从较为科学的意义上来讲,“乡土”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保持人体内部微生物群的平衡,保持自身的免疫力,借以减少异地细菌和病毒的侵害。因为,“水土不服”的出现,与人们曾经的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饮用的水都是未经煮沸等净化措施处理过的冷水。这些水大多是井水或者是湖水、河水,其中必定含有众多的细菌等微生物,其中的一部分难免会对免疫力不强的肠胃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水”引发的“水土不服”。

  然而,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转变,尤其是唐代以后,冲泡茶叶和饮用煮过的水这一习惯的出现,已经大大改变了这一境况。在茶叶预防传染病的功效方面,许多学者关于日本的研究都已经证实了这点。早在1897年,动物学家爱德华·莫斯(EdwardMorse)就指出:“日本人数世纪以来早就了解饮用生水的危险,尤其是他们储存污水以灌溉农地与稻田……霍乱四处横行……连生饮一小口冷水也不行。茶、茶、茶,早上、中午、晚上,只要可以,到哪里都有茶水。”埃德温·安诺德(EdwinArnold)也说:“长时间饮茶的习惯,的确对这个时期的日本人助益甚大。当他们口渴时,他们喝茶,这煮沸的液体使他们抵抗邻近水井里潜在的危险。”

  众所周知的是,日本的茶叶也是由中国传入的,且中国早期的茶叶也是被当做药用的,在大规模地用来预防传染性疾病方面尚未见到记载而已。所以美国农业总署(GovernmentAgriculturalBureau)署长金(F.H.King)20世纪初就坚信:“煮沸的水,如茶,是全球性的饮料,无疑应该作为预防伤寒和类似疾病的手段。……在中国与日本农村拥挤的人口中,煮沸饮用水是非常广泛的习惯,防止城市生活许多的传染病扩散……”因为相对饮用未经煮沸的水而言,因微生物已经在煮水的过程中大多被杀死,其含量已大大降低,而且添加了茶叶的茶水中又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如咖啡因、单宁、茶碱等,有学者甚至认为其总数可达500余种!

  对此,美国茶叶专家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研究成果并将其收录在了《茶叶全书》中。在关于健康的部分中,它记载了一则美国陆军外科医生的报告:“伤寒细菌在单独培养的情况下,暴露在茶里长达4小时候数量上大为减少,20小时后在冷的茶水中几乎看不到细菌的踪迹。”这也是最初提到茶叶中的主要物质——酚类物质的抗菌作用。

  以此来看,茶叶不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等营养元素,也确有“净水”的功效,可以有效祛除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避免人体内微生物群在饮用水的过程中造成的失衡,为人体的健康提供有效保障:这不正是为远游子们装满一包包“乡土”的慈母们所期望的么!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