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茶业看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曹祺文李艺

  摘要:在我国,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华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应该提高对茶文化产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茶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提高茶文化服务水平。

  关键词:茶文化;茶文化产业;儒家茶业

  Abstract:TeacultureisanimportantpartoftraditionalcultureinChina.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teacultureindustrywillimprovethedevelopmentofourcountry’seconomyandsocialistcultureandethics.Itisessentialforustoraisetheawarenessofteacultureindustry,improve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andgraduallyestablishamoreperfectsystemofteacultureindustrydevelopment.

  2011年10月15—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到二〇二〇年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文化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并且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平均在10%左右,而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还不到4%,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不足3%,同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非常不相称。[1]因此文化强国建设任务十分紧迫。在我国,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茶文化与茶文化产业的界定

  为更好地探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先了解茶文化与茶文化产业的

  概念。“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广义的茶文化就是人们在茶的生产、加工、流通等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以茶为载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内容很是丰富,涉及教育、文学艺术、经济贸易、医学保健、旅游等多个方面,包含茶艺表演、饮茶习俗、涉茶美术、涉茶专著、涉茶诗词、茶食茶疗、茶事旅游等,是茶艺与精神的有机结合。

  基于对茶文化的理解,我们再来探讨茶文化产业的定义。目前学者们对此并无一个统一的定义。我小组成员在查阅相关文献和充分讨论后,给出我们的界定:所谓茶文化产业,是指以茶和茶文化为载体、与茶物质产品和茶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有紧密联系的行业集合。如品牌茶的生产销售、茶事文化旅游业、涉茶广播影视业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茶文化产业绝不能离开茶文化这一核心元素,单纯的制茶卖茶是不能算作茶文化产业的。为什么英国“立顿”、“立亨”红茶能够占领市场、走向世界?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包含在其中的深厚文化。

  二、大力发展茶文化产业的意义与产业现状

  从上面对茶文化产业的界定中,不难发现茶文化产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多层次且内涵丰富的产业。因此,推动其向纵深方向发展,必定能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一)走出特色经济之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茶文化产业因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有别于其他产业。它的发展以中华茶文化为底蕴,其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附加值,如文化名茶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君山银针等。茶文化产业特别是在茶原产地的发展,越来越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这种繁荣与发展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如以茶艺、茶道表演为主的文化休闲场所的开办。发展茶文化产业,有利于改造传统茶产业,延长茶产业链,提升茶产业的档次,形成新的茶产业经济增长点,[2]茶种植属一产,茶文化服务属三产,绿色一产和三产的相互结合可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1年11月,以有“国色天香”之誉的洛阳牡丹和福建红茶精品金骏眉为原料的牡丹红茶研发成功,按照“十二五”规划,洛阳将大力实施茶叶种植,使红茶产业成为其新的城市名片。

  (二)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茶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多,一旦能够做大做强,势必能够提供不少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进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茶文化古已有之。古时候,中华茶文化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向其他国家传播并影响着他们的饮食文化。在现代,如果我们能够较好地做到茶产业文化化和茶文化产业化,那么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并在此过程中使茶文化与时俱进,进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可以说,推动发展茶文化产业的意义还不止这些。发展好该产业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现状:中国茶园面积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世界第二,茶叶出口世界第三,茶叶创汇世界第四。然而若把中国茶叶创汇收入加在一起,才刚刚与英国”立顿”红茶持平。[3]这应该为茶文化产业界敲响警钟。

  目前,我国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附加值不高。这与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有关茶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培养力度不强,从政府到企业,往往关注的是茶叶技术人才的培养,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都用在培养茶叶生产第一线的人才上去,而对文化这个背后强大的推动力却不十分重视,难以形成一个庞大的茶文化资源开发体系,导致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难以形成竞争力,效益提升缓慢。

  另一方面,茶文化的产业化意识还不强。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很容易便发现茶文化作为一种家家需求的精神财富,作为待客之道的载体,其长期发挥的作用几乎是公益性的。尤其在全国举办的各类茶文化活动,对推动中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举办的两年一度的国际性茶文化交流大会、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艺术节、两年一度的广州国际茶文化大会。虽然举国开展的茶文化活动如火如荼、轰轰烈烈,但如今,是追踪中国茶文化的轨迹也好,看业内人士对茶文化的评说也好,对如此众多的茶文化活动大多是“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之类的语言,绝没有说它们由此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一般均以政府贴钱、地方赞助而告终。长期以来,在中国,“茶文化”从来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3]

  三、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颗“明珠”

  就在我们苦苦思考中国茶文化产业能否拼出一条血路时,民营企业家们给了国人希望。福建的张顺儒和他领导的企业“儒家茶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让我们走进他,走进他的企业,看看茶文化产业如何探索。

  被誉为“中国乌龙茶之乡”的安溪,是一方飘逸着浓浓茶香的热土,生生不息的茶乡人民以勤劳的双手和浓厚的茶文化,向世人述说着铁观音神树的传奇。在安溪县政府“茶业富民”政策的引领下,铁观音名副其实地成为安溪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儒家茶业,正是乘着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东风,藉天时地利人和,应运而生。

  福建儒家茶业有限公司是在中国铁观音故乡——安溪县成立的一家综合性企业。公司以安溪铁观音为载体,大力弘扬中华茶文化,传承儒家思想,致力于生态茶园基地建设、茶叶科研及茶文化产业提升,实行“基地、公司、连锁加盟”一体化模式,构建和谐健康的极致生活。

  (一)质量的保证,生态茶场

  20世纪90年代,独具慧眼的张顺儒就意识到优质茶品依赖于生态茶园的开发,并着手组建生态茶园基地。经过充分比较论证,决定将基地选定于安溪县西北部祥华乡、感德镇、福田乡三个乡镇接壤的双垵村割草格,面积5000多亩,基地前身为琪瑞茶场。这里青山绿水,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拥有“白云生处有人家”的人间仙境。地处北纬20°50′—25°26′,东经117°36′—118°17′,海拔600—700m,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8℃,具有非常适合铁观音茶树生长的气候特征。基地土质多为酸性红壤和砖红壤,PH值在4.0~5.5之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矿质营养元素丰富,再加上年降雨量1500—1600mm,相对湿度72%以上,具备铁观音生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非常适合铁观音茶树的种植和管理,造就“高山云雾质”独特的铁观音品质。茶场年年出好茶,历年来参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荣获清香型铁观音三届特等奖、一届一等奖。

  2008年8月,福建省安溪县儒家茶业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0月,参加由安溪县人民政府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茶王赛,荣获清香型铁观音银奖茶王;12月,参加由福建省对外经济关系研究会、福建省茶文化产业研究会、安溪县茶叶协会、安溪县人民政府驻福州办事处等单位举办的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暨第四届中国(福州)安溪铁观音茶王赛,荣获浓香型铁观音金奖茶王。

  公司创建以来,儒家茶人在儒家思想的引领下,“以仁为核心,以义为原则,以礼为规范,以智为范畴,以信为准则”,秉承中华文化的深厚渊源,大力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定位,走出儒家茶企特色之路

  “离开文化,茶不过是解渴的饮料”,张顺儒说,“怎样把茶文化产业和文化结合起来,并创造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

  在企业文化上,张顺儒崇尚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核心思想。儒家茶业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秉承中华文化的深厚渊源,开拓富有时代特色和浓厚人文气息的”儒家”品牌之路。

  以“仁”为核心。仁者、爱人也。这是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儒家茶人秉承博爱理念,仁心为质,“道始于情”,以情为出发点,推己及人,在这爱心理念的经营下,张顺儒迅速建立了呈辐射状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福建省内的泉州、晋江、莆田、德化、永春,省外的江苏、浙江、山西、河南、湖南、湖北等已有近百家大客商加盟经营儒家品牌。

  以“义”为原则。在创业过程中,爱心助学。在第四届中国(福州)安溪铁观音茶王赛慈善活动中,张顺儒义卖了大部分茶王样品,并将义卖的10.4万元捐给了母校安溪崇德中学,他的此项义举被媒体竞相报道,受到社会的好评。儒家茶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日渐昭显出来,张顺儒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和他“源于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也起到了弘扬安溪茶文化及社会美德的宣传效应。

  以“礼”为规范。热情友好,以茶待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至善美德。“有朋自远方来”,“寒夜客来茶当酒”,儒家茶人更是以礼待客,以理服人,坦诚交友。这样的文明礼仪风范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茶叶公司加盟经营儒家品牌茶叶,成就了“儒家”品牌的美誉度。

  以“智”为范畴。智者“知”也,这是儒家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儒家人汇聚集体智慧,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年轻的儒家茶业犹如一匹时代的黑马,在浩瀚的茶业商海中纵横驰骋,尽展英姿,丰富了”儒家”品牌的联想度。

  以“信”为准则。《论语》里38次讲到与信用有关的问题,把做人、立世、信用,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儒家茶人以诚待人,以信接物。儒家茶业“诚信为本、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坚持品优价平的宗旨,积极倡导诚信经营,理性消费,迅速在全国建立起儒家茶业的营销网络,加强了儒家品牌的忠诚度,也在全国乃至世界茶叶比赛中屡获佳绩,在社会上和商场上赢得了好的口碑,也拓宽了公司的加盟网链。

  (三)倾力打造茶界强势品牌

  张顺儒非常清楚,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品牌,是很难在茶文化产业市场上立足的。于是,他开始思索,要进入茶界,就要与文化结合。因为总体定位准,儒家茶业一开始就走品牌运作之路,且准备充分,又有一定的底蕴,虽然也碰到了很多困难,与预想的仍有一些偏差,但儒家茶业还是在稳定中有了快速前行,发展得较为顺利。谢师茶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2009年9月28日,在泉州市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上,“谢师茶”的闪亮登场,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12位来自儒家茶业的茶艺姑娘优雅上阵,一番点头致敬,开始了儒家“谢师茶”茶艺表演。茶艺姑娘们动作协调一致,娴熟和谐,古意盎然,颇带儒风。最后一杯杯汤色金黄的安溪铁观音,被放在一个个精致的瓷盘里,由300多名学子齐上阵,端起香醇的儒家“谢师茶”,敬奉给他们的恩师,场面十分热烈。整个纪念活动,在古老的泉州大地上,将安溪铁观音文化与儒家文化首次进行了完美结合,共同演绎了一场古雅祥和的文化盛会。CCTV-4、中国茶叶网、福建新闻网、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竞相报道了这次活动。儒家“谢师茶”的新鲜出炉和隆重推出,令世人耳目一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和赞赏。儒家茶业正是由于“谢师茶”的品牌效应,荣获“2010年泉州茶叶品牌口碑榜”十大品牌称号。

  (四)首创专业,将教育事业进行到底

  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张顺儒又开始思考,要成就企业百年大计,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张顺儒认为,公司走向大品牌运营,有赖于一大批制茶、评茶、策划、营销、管理技能兼备的专业性人才。在这茶文化产业转型提升阶段,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2009年秋季起,安溪县首办茶业品牌营销与策划专业。该专业由儒家茶业与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联合办学,首批面向全国招收80名学生,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儒家茶业安排实习与就业。相信这种校企合作、公办民助、产学结合的模式,能为茶乡培养出一批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将为安溪茶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五)与大学学生社团合作

  社团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弘扬茶文化精神,发挥茶文化在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困扰张顺儒很久的一个问题。

  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就读于天津工业大学的小老乡徐秋丽找到了他。秋丽在大学里可小有名气,不仅克服种种困难创办了天津工业大学茶学社,成为社长,还与社员共同努力,使社团获得“优秀社团”称号。她向张顺儒阐明了在大学里传播茶文化的想法,也提到了办社团的不易,尤其是资金的短缺。张顺儒当即同意对茶社团进行赞助。在强有力的赞助下,茶艺社团的活动更加绚丽多彩。在开学新人招募会上,社团获得骄人的成绩,如今发展成为百人大团,社员都拥有儒家茶业赞助的旅行茶具一套,会简单的茶叶鉴赏和茶艺表演。他们都说在茶学社不仅能学知识,还可以茶会友,促膝谈心,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心灵的净化。

  据了解,厦门大学、青岛理工、河北金融学院、武汉体院等大学的茶学社也都得到儒家茶业的大力赞助。业内人士还透露,今后将和更多的大学建立这种联系,希望构建一个覆盖全国大学范围的系统网络。张顺儒希望通过大学社团这一方式,把儒家茶业的名声扩大到年轻的一代。这让人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怀着好奇心,我们小组对徐秋丽学姐做了采访,学姐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喝茶聊天中,她向我们普及了茶知识,也表达出她愿意通过自己及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努力,在大学中弘扬茶文化的愿望。祝愿社团能越办越好!

  (六)“无印良品”的哲学

  品牌就是企业的形象,但你能想象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吗?

  “无印良品(MUJI)”创始于日本,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1980年,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迷,日本也经历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当时的消费者不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质,也希望价格从优。在这种情况下,“无品牌”概念在日本诞生了。当年,木内正夫创办了“无印良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无品牌产品。这些产品包装简洁,降低了成本,所使用的口号是“物有所值”。

  在所有无印良品的商品上,顾客很难找到品牌标记,即便在衣领后面也不设商标——至多在衣服上贴一张透明胶带纸标明尺寸,并在试衣时撕去。对于厌倦了追求名牌和奢华生活的都市人来说,无印良品的主张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统一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不诠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刻意追求低调反而成为著名世界的“NoBrand”(无品牌),达到了“无牌胜有牌”的境界。它已经超脱了商品品牌的局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品牌,这也是品牌发展的最高境界。如今我们能说这件物品“无印”,但不能说它“无牌”,因为它的品牌叫做“无印良品”。

  儒家茶人也很明白品牌之所以为品牌,一定要建立在高质量上,如果说品牌是消费者的风向标,那质量就是气压差,气压差越高,风才会越大,最终“风”靡全国,甚至全球。绿色茶厂保障了儒家茶业的茶质优,儒家文化保障了企业管理的人性化,也保障了茶的深远内涵。

  四、对茶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通过调研和讨论,我们认为,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华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应该提高对茶文化产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茶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提高茶文化服务水平。坚持群众的主动参与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注意加大都市茶文化宣传力度,搭好茶文化“舞台”,特别是通过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茶史展览、茶园观光、名茶品尝、论文研讨等一系列茶事活动,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统一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行动。[2]

  参考文献

  [1]杂志《瞭望》201143期《文化强国》

  [2]龚永新、张曙光、蔡烈伟.三峡茶文化产业建设的研究报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53期)2004(3):12~15

  [3]舒曼、项春霞等.竞争环境与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责编: mother5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