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都思茅的故事300年的马帮8000里的尘土

  能喝的古董——普洱茶普洱茶最长的发酵期可以达到10年,这造就了普洱茶甘甜、滑润、厚重、陈香的滋味。随着发酵年限的增长,普洱茶的品质和价值都...

  300多年前,马帮驮着普洱贡茶进京,从位于云南西南部的思茅出发,途经四川、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历经数月行程4000多公里,到达京城时只剩下70人。300年后的今天,也就是在4个月前,一队由120匹骡马组成的马帮同样将一驮驮生茶从思茅出发,沿原路线将于9月份抵达北京。届时,这些原生态的普洱茶将在北京进行拍卖。他们重温当年生茶途经不同地域和气温下自然发酵成地道普洱茶的历程,是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普洱茶,让普洱茶名扬天下。

  能喝的古董——普洱茶

  普洱茶最长的发酵期可以达到10年,这造就了普洱茶甘甜、滑润、厚重、陈香的滋味。随着发酵年限的增长,普洱茶的品质和价值都会提高,普洱茶因此被称为能喝的古董。中国有句俗话,“乌龙闻香,普洱赏色。”上好的普洱茶的汤色是红浓通透明亮的。普洱茶茶汤的红,又分为宝石红、玛瑙红和琥珀红三个级别。其中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茶中极品,其次是玛瑙红。最新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早已广为人知的“普洱茶具有特殊药效”的说法,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普洱茶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追溯普洱茶的来历,纯属偶然。传说,乾隆年间(1736—1795)普洱地区的濮家茶庄将没有完全晒干的毛茶压饼、装驮进贡。到了京城发现,原本绿色泛白的茶饼变成了褐色。护送茶叶进京的茶庄少主人因为贡茶面目全非,甚至想到要了断生命,但却在无意间发现茶的味道变得又香又甜,茶色也红浓明亮。这些茶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并赐名普洱茶。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初(1659年),清政府便将普洱茶正式列入贡茶案册,清代宫廷也一直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传统。据《普洱府志》记载,普洱府当时会馆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中外茶商接踵摩肩,是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商贸重镇。20世纪60年代,北京故宫的茶库里存放着清宫没有吃完用完的普洱茶贡茶数吨,当时已保存了150多年。2004年,由著名作家鲁迅的遗孀许广平珍藏的清宫普洱茶,在北京广东大厦拍卖,其中一块(约3克),拍出1.2万元(约合1451美元)。专家将藏品中的散块普洱茶用开水冲泡,茶块很快融开,茶汤呈褐泛红色,茶香陈厚,经数次冲泡后茶块全部融化。收藏普洱茶成了一种新的时尚。但是,贮藏普洱茶一般要求有专门的贮藏室、严格的温度、湿度控制、室内通风、每隔3个月翻动茶叶一次、并用紫外线灯消毒贮藏室等,这些条件,一般茶叶爱好者很难做到。现在思茅已创立了全国首家“普洱茶银行”,专门负责打理客户的普洱茶收藏。

  世界茶源

  从300年前至今,普洱茶的大部分产区就聚集在今天思茅市所辖的区域。思茅的名字传说是三国时,诸葛亮带兵南征到此,看到满山遍野的茅草,不由思念起了自己家乡的茅屋,因此为此地取名“思茅”。

  思茅市是云南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思茅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3000多年前,当地的佤族、布朗族的先民就将野生茶树栽培驯化,进行种植、加工、饮用和贸易。根据权威的科学考证:思茅千家寨8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其中,有一棵古茶树树龄为2700年,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古茶树。在普洱县海拔1900多米的的困鹿村,13户人家与370多棵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茶树过着“屋与树为邻,人与茶相伴”的生活——大山与村寨、古茶与房舍、森林与人气融为一体。

  地理位置也是思茅茶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思茅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上千公里的茶马驿道从这里起步,连接内地、西藏和周边国家。普洱茶自汉代(前206—公元220)以来,经茶马古道运往尼泊尔、不丹、印度、阿富汗及东南亚各国。唐代,思茅茶叶就远销到内地和西藏,宋代时在当地已形成“以茶易马”的茶马市场。明清时(1368—1911),这里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

  思茅的世居民族有着各自饮茶的传统和习俗,有哈尼族的火罐茶、土锅茶,彝族的盐茶、蜜茶,拉祜族的陶罐茶,傣族的竹筒茶,佤族的铁板茶、瓦片茶,布朗族的锅帽茶、青竹茶等……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思茅独特的民族民间茶艺。
[page]

  中国茶城普洱茶都

  如今,思茅仍然是普洱茶的主产区和中国最重要的产茶区之一。全球37个种和3个变种的茶树思茅集中了31个种和2个变种,是世界上茶种最为密集的地区,其中有6个独特品种。茶业是思茅市的传统支柱产业,思茅下辖的10个县(区),有20余万农户100多万人从事茶叶生产。2004年,思茅茶叶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量2.3万吨。思茅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57户,从业职工12666人,年生产能力2.8万吨。思茅产的36个品牌的茶叶先后荣获国家和国际茶叶评比金奖,远销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03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命名思茅为“中国茶城”。为弘扬茶文化,思茅成立了中国普洱茶叶研究院,作为茶叶科研和良种推广的专门机构,全市共有茶叶科研教学推广机构12个。

  按照“特色思茅、生态思茅、文化思茅”的发展思路,自1993年以来,思茅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普洱茶节”,不仅弘扬了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促进了思茅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使普洱茶节成为思茅以茶会友、广交天下的重要平台。今年思茅市委、市政府更是将茶叶节的内涵扩展为——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6?1首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6?1云南省首届普洱茶交易会,全力打造“世界茶源、普洱茶都、中国茶城”品牌。与往届相比,本次茶叶节的起点高,规模大。节会充分体现了“天下普洱”人办天下的事,天下人办“天下普洱”的事。茶叶节的创意和亮点,表现形式和内容都更加丰富了。

  思茅市委书记李元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普洱茶作为外界了解思茅、认识思茅的一个平台和窗口,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思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思茅的对外开放。政府将为思茅茶产业的发展和‘中国茶城’的建设提供各方面的支撑。普洱茶是思茅的一个闪光的‘窗口’、一个闪亮的品牌。普洱茶在思茅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滋生并发展壮大,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全国及东南亚、中东、欧洲各国,成为‘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的享誉全球的历史名茶。”

  按照规划,今后思茅的茶园面积将控制在70万亩,其中有机茶园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4万吨,产值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到2010年,无公害茶园面积达55万亩,有机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茶产业成为思茅的重要骨干产业。
[page]

  东南亚的陆路码头

  除了普洱茶都,思茅还因其独特的区位,成为了东南亚陆路的一大码头。思茅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国境线长达486公里。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思茅全境后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五个国家,思茅因此成为中国腹地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陆路和水路交通要道。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思茅被辟为通商口岸,设立思茅海关,成为云南三大海关之一。1991年,云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思茅港、孟连县为省级通商口岸。2001年,思茅港又被交通部批准为国家级通商口岸。思茅有从孟连、江城、澜沧、西盟出境的20多条道路为边境通道。思茅市政府将思茅港、孟连、西盟作为边境开发区,为思茅全方位开放敞开大门。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推进,澜沧江国际航运的开通,穿境而过的昆明—曼谷高速公路和国家级口岸思茅港,省级口岸孟连的建设,思茅将成为对东南亚国家开放的最前沿城市。
[page]

  自然和文化的多样性

  思茅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传统文化资源,思茅的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62.9%。人均占有81.8立方米,为全国9.2倍、全省2.6倍。思茅境内有2个国家级、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达660万亩。浩瀚迷人的林海形成了动植物的多样性,成为云南省“动植物王国”的缩影,是进行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丰富的森林资源成为思茅发展林业的优势。活立木蓄积量2.03亿立方米,森林年增长量大于年消耗量300多万立方米。随着现代林业的开发建设,思茅的林业也形成了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纸为龙头,林板林化为两翼”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思茅面积达2.32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热区面积28.6%。热区面积成为思茅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已开发种植茶叶、甘蔗、橡胶、南药、水果等180万亩,产值超过8亿元。思茅还有云南省最大的咖啡种植基地。世界著名咖啡企业雀巢公司的生产基地也设在思茅。同时,澜沧江、李仙江、怒江三大水系及其100多条支流纵贯思茅,造就了思茅丰富的水能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思茅已建成了漫湾电站、大朝山电站2座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此外,还有12个中型水电站已开工或即将开工。这些水电站全部建成后,思茅将成为云南“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水电基地和云南湖泊最多的地区。

  思茅境内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全市除翠云区外,9个县都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澜沧为全国惟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墨江为全国惟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4%,各自创造了悠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民族舞蹈为例,思茅流行的民间舞蹈就达300多个舞种、2000多个套路,其中拉祜族有7个舞种、200多个套路,佤族有20多个舞种、300多个套路、哈尼族有40多个舞种、70多个套路,彝族有20多个舞种、200多个套路。因此,思茅市是进行民族文化研究、体验民族文化的理想之地。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