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普洱之——茨峰说大益(11月)

  中国普洱茶网讯:时间的摆针已经拨到11月中旬,茶市却安静的让人恐惧。
 
  从整个茶市的萎靡到央视财经对普洱茶市的特殊“关照”,再到坊间各种谣传和百家之言,着实让人不知所措。现在的普洱茶市安静的就像爆发的前奏,有摩摩挲挲的浅声却无大动。
 
  前几日行业老大大益风风火火的办完了自家喜事之后,唯一的消息就是大益传世。配货价出来之前,市场期货就到7000左右,当时本人以为配货会到6000,其有低开高走之势。近日也有谣传“永不补货”和“3万件”等讯息,我们姑且不论真假,当笔者看了这一年大益整个策略并结合其市场反应之后本人模糊的思路终于理清了,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鄙人愚见。
 
  首先,今年大益热门产品的一路下跌以及放出的各种谣传都在收藏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为起点。从马饼的补货到传世的所谓“不补货”,再从各个热门产品的热度冷却都能看到大益拼命想浇灭现在混乱的大益收藏投资市场。大家都知道大益产品一向都是出厂便鞭长莫及,谓之可悲。今年的很多政策我们实际上都能看出大益是被迫同时也是主动使茶市降温的,被迫是鞭长莫及,被经销商架空。主动却是想让横空出世且嘈杂的古树茶市场安定下来,构建属于自己的市场架构。
 
  有人说大益会逐渐走向大众化,放弃收藏市场,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大益在经过今年的各种冷却策略之后,就是为了淘汰一批茶市投机倒把者,整肃其在市场的威严。此外,还有一点就是为了让古树茶企安静点(这点有待商榷)。在这其中很多人都只是拉短线赚一把走人,正是这些人将整个茶市搅得鸡犬不宁。(当然这个中国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术即投机取巧,中国的“术”文化根深蒂固,正是因为中国这种文化才导致现在的股市低落,这是题外话。)大益在无可奈何的血拼之后就是为了拿到在资本市场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在风雨过后他们还会扑入资本市场,毕竟资本市场才是大益的根基。若要再次扑入,肯定要收缩产量,这点毋庸置疑。
 
  其次,如果再次扑入市场,大益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样对自己产品出场后鞭长莫及,没有控制权。所以接下来就会有资本市场的管控问题,大益一向都是生产和渠道,之前很少做到后期管控。如果大益想继续在资本市场遨游,必须转型对后期茶品进行管控,这就要求大益要拥有很高的操盘能力。不过既然它杀回来大家肯定不用担心会像以前那样漫天要价,当然会有溢价,不过本人认为价格肯定会落地,只要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或者危及大益本身,他们肯定不会利用产品和渠道冲击市场。大家应该都知道大益拥有众多原料仓储,而且是从当年普洱茶危机时就开始收取的大量原料,如果大益真的想冲击市场,不是没有可能,不过毕竟做成行业老大还是不容易,所以不会轻易破坏当前地位。所以从今年看出大益是无奈,但是肯定会重新进入资本市场,然后转型管控,慢慢取缔经销商的服务架空行为。所谓3000家店都是幌子,所谓真正做茶又有多少呢,所以下狠手给经销商看看。当然,本人认为外面所传的“大益要脱离芳村体系”也是“恐吓”,就是要告诉经销商和投机者自己可以随时抽身。至于是否会抽身取决于大益战略,本人愚钝不知。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益的体系结构,大益现在的形式也比较明了了。要想继续称雄必须在巩固传统渠道的同时,发力快销。从今年大益的人员招聘来看,商超开始占大头。年初大型商超还没有多少大益产品或者大益专柜,到10月出巡之时,竟然遍布多数大型商超,着实让笔者震惊。不卖关子了,就是大益的三渠道模式。传统渠道为根本,快销为明年发展阶段,电商随着快销同步进行。当然快销前期的工作已经做了很多了,各种捆绑和优惠,现在就等着看后期接受度。此外,在本人看来,现在的茶亭店还属于比较失败的阶段,因为大益之前一直以制造和渠道著称,茶亭店要的是服务。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必须转型,同时兼任制造商和服务商,这样才能形成强有力的话语权。
 
  总之,就是三点:1、大益还会再次投入资本市场,不过控制权重心会慢慢移向大益(产量控制和炒作控制)。2、大益快销市场将在未来形成一个庞大的分支,电商也会在同时形成独立成长的分支,,形成所谓的“一芽二叶”。3、由制造和渠道为主转型为“制造+服务”。设想一下,传统渠道“体验消费”为主加深价值延伸。快销渠道“普及化”为主形成需求和创新文化。
 
  想到这些,都值得我们期待,不是吗。
 
 
  申明:作者“茨峰”授权中国普洱茶网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责编: 吉皓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