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上一壶普洱茶,战略整合从头说(6,7,8,9,10)

  泡上一壶普洱茶,战略整合从头说(1,2,3,4,5)
  6.七个视角看资产经营
 
  初冬的阳光,明而不媚,心情大好。再泡一壶2000年的老易武,伴着醇厚的茶韵,从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角度说起。
 
  前不久,西双版纳一位茶老板发朋友圈:从今天起,请叫我地主。并晒出了与乡政府的协议。可见,土地所有权,林权证,是很多草根茶企梦寐以求的事情。版纳勐海茶区,一方面是政府的国土整治,控制用地,另一方面是茶商、茶企、投资商的跑马圈地,渗透到了乡、村、户,以至偏远山区茶农的家里。近日,方一知原计划飞版纳帮一家新公司看地,结果就差两天,被广东老板抢先付了定金。
 
  虽说企业界崇尚轻资产、重运营,但在茶人们习惯性的意识里,若没有资产做支撑,其充量就是个中间商,缺乏底气、缺乏实力,脚下没有“根”。所以资产整合从普洱茶的原产地开始。2005、2006年,茶厂大兴土木;2012、2013年,初制所遍地开花。五年来,颇有些规模的茶庄园,在云南三大茶区纷纷挂牌落成。
 
  我们从7个视角看茶企业的资产经营:1.落地点。合伙做企业,找不到落地点和立足点,犹如悬在半空;2.支撑点。如投资茶园,建毛料仓,便具备原料的优势,为茶企发展提供了一个支撑点;3.体验平台与客户资源转化平台。集聚体验休闲、制茶品鉴、交流交易于一体的精品茶庄园,是目前若干新晋茶企资产投资的首选;4.战略布局与产业链布局的需要。打造百年茶企,做强做大做优,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要做实;5.商业模式设计与价值模型搭建的需要。从资源平台转向价值平台,资产经营是必由之路。6.资本运作的需要。茶企要上市,必须资产化。比如只是租约,没有土地所有权,企业价值评估大大缩水;7.资产升值。过去城市的房产升值,今后茶区的土地升值。
  7.普洱茶行业的资本经营,其实并不轻松
 
  为什么那么多投资商站在茶企业的大门口,踟蹰不前?为什么那么多投资商小试牛刀后,浅尝辄止?为什么那么多投资商进入茶界,仿佛进入了迷宫,不知胜利的曙光在哪里?
 
  普洱茶让人欢喜让人忧。普洱茶是一种生活方式,慢生活,慢时光;普洱茶越陈越香,是你手心里的宝,陪你一起慢慢变老。普洱茶是“老年产业”嘛,是你在其他行业赚了钱,然后跑到普洱茶圈子里慢慢玩的。然而,普洱茶又有急性子的一面,短期内爆发式增长,利润翻着番儿拔高,除了股市的股价,试问天下谁能敌?
 
  当投资商们带着假想投资茶行业,却遭遇了想象不到的情况。站在外脑的角度,方一知提出普洱茶投资过程中必然碰到的两个问题,供大家讨论:
 
  一是赚快钱和赚慢钱的关系。往往发生这种情况:资产投资过大,销售回报甚微,结果造成一头重——资产重,一头轻——市场带来的现金流,相比资本投入非常轻微。投资前的宏伟构想,在铁板一块的市场面前,陡然化作泡影。市场的入口在哪里呀?如何招商呀?销售渠道的创新方式是什么?恍若掉进思维的黑洞。所有的工作节奏慢了下来。不过原料还是要收滴,一边四处收购性价比高、变现力强的毛茶,一边观望行业形势的发展。
 
  二是资本与知本的关系。也许在别的行业,资本之剑挥处,所向披靡。可在普洱茶行业,投资商有一点望洋兴叹的意味。因为你搞不清投资之后,茶企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资源变现的途径是什么,品牌运作套路是什么,可能一个小小的商标注册,就绊住了前进的脚步。普洱茶运作两条线,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一条是原料收购,生产加工,产品经营,仓储建设,茶园管理,等等;一条是价值理念提炼,盈利模式设计,品牌塑造,品类创新,市场营销策略,渠道拓展方式,等等。一实一虚,缺一不可。尤其在经济下行,不确定性盛行的今天。环顾整个茶行业,向一二线茶企看齐,可参照的市场运营样本有几乎?
 
  8.大江东去千帆过,行业整合正当时
 
  依托服务的茶企国艳茶厂、云沐堂茶业,我们与白马非马老师携手推出了“云南中期茶”、“昆明仓”的概念。单看一个概念,只是一个亮点;而将两个概念整合到一起,就构成一个产业逻辑,创建了一个价值模型。而且由昆明仓发散开来,仓储之势蔚然成风,就像一面面红旗,插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中吉号昆明仓,墨印老普洱上海仓,2019年初都将落地开仓。
 
  背后的产业逻辑是什么呢?2003、2004年,是普洱茶行业的一个重要节点。博闻集团收购勐海茶厂,揭开了普洱茶工业化制作、市场化运作的新篇章。迄今15年。沿着历史的隧道,往上追溯15年,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恰好构成普洱茶产业发展的一个30年。普洱年份茶,若按15年划分,15年左右中期茶,30年左右老普洱,是否构成云南普洱陈茶的一个闭环呢?
 
  “昆明仓30年陈茶标本品享会”的召开,是一个引爆点,引发了媒体公众关于仓储陈化话题的大讨论,终于将港仓、莞仓、广东仓、昆明仓等,链接为一个完整的仓储体系;它还引发了蝴蝶效应,造成茶仓概念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为茶商的商业模式的搭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点。也就是说,由昆明干仓年份茶开始,各种仓的中老期茶,渐渐在全国市场形成一个势头。哈哈,那些市场意识敏感的商家,也悄悄地打枪的不要,向中老期茶的销售转型。
 
  当前,普洱茶产业的深度融合,涉茶企业的资源整合,正纵深展开。蛇有蛇路,猫有猫道,大路朝天,各行其道。我们要穿透事物的本质,看到融合与整合背后的东西。茶企外脑方一知认为,产业链的整合,不在于长产业链或全产业链的对错,而在于有没有站在企业布局和发展的角度,打通上、中、下游,把几个关键性、关节型的价值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闭环,从而升级盈利模式,搭建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价值模型。一旦形成一个闭环,那么仓储这个点,一变而为撬动企业资源的支点,或者说资源价值的放大器。
 
  资源整合的方法论,核心是打通与放大。单看产品经营,很多茶企的渠道越走越窄。倘若引进资本,将产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三者打通,就可以创造综合利润。一方面打通资产与金融之间的通道,实现资源的巧妙置换,另一方面以茶园和毛料仓作支撑,加快产品的变现速度,提高现金流的周转率,就可以赚金融的钱。
  9.外脑笔记:整合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操作方式,是茶企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整合是一种思维方式。每个人基因中都有“我执”,凡事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己利益为思维的原点。而且往往偏执为两端:要么左得不行,要么右得要命;要么非常理想,要么非常势利。整合思维就是在左与右、理想与现实、一方利益与另一方利益之间,寻找符合中道的结合点,在多方合伙、合作之时,达成互利共赢的平衡点。
 
  整合是一种操作方式。事实上,一个人的能力范围是有限的,一个企业的资源要素是有限的,一个单点的价值是有限的,一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而资源的嫁接,企业间的合纵连横,跨界的合作与联动,就会打开新局面,创造新价值。比如,某茶企的内部挖掘到了一定限度,自我拯救的能力碰到了天花板,一片死气沉沉时,外部力量的注入,能激发二次创业的动力,把企业推向一个新的征程。
 
  整合是解决茶企问题的一种方案。普洱茶的整合期,整合不仅是策略,是手段,而是系统的解决茶企问题的实效性方案。方一知称之为整合策划,或曰实战型战略整合策划。茶企实际情况各各不一,资源要素也都不同,解决方案肯定不能复制。但共同点是一致的,即单点思维,单点操作方式,单方资源和能力,都不能从容应对目前持续下行的市场趋势。从微小茶企到外来投资型茶企,都面临整合资源、改善现状、创造市场的出路问题。
  10.结语
 
  茶总有凉的时候,舞台总有落幕的时候,可《泡上一壶普洱茶,战略整合从头说》一文,刚刚开了头,精彩的故事还在后头呢。
 
  外脑心得怎么来的?不是逻辑推理推出来的。策划方案哪里来的?也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千里万里用脚“量”出来的,一天天喝茶“泡”出来的,长年累月跟老板“磨”出来的,在市场一线一招一式拼刺刀“拼”出来的。
 
  写这些文字,亦像马拉松长跑,耐着性子,憋着一口长气,一篇篇熬出来的。终于到了一段路程的节点。此文,便是《一知在说——企业外脑实战普洱茶》的束尾之作。未来三五年,当战略整合的策划案例与外脑方法相对成型,可纳入《一知再说——企业外脑实战普洱茶》(进阶版)。
 
  一休说就到这里吧。来日方长,欲知后事如何,我们下本书再说。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