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产业云南话语权渐成体系④

  在世界茶树发源地谈普洱茶,是件极其尴尬的事,这种尴尬得从普洱茶原产地行业话语权的流失说起。普洱茶自“名重京师”“誉享京华”贡茶美誉之后,正式步入了众饮的消费时代,早期在港台地区兴起(具有产业性行销的阶段),此时在消费市场以推崇湿仓普洱茶为主,接着又向沿海地区逐渐延伸、推向全国各地。这种以“点”带“面”的泡沫式普洱茶文化,形成了早期行业伪文化的根基和整个格局。
 
  随着港台地区的行业话语权削弱,普洱茶产业历经“07崩盘”后,市场以“古树茶”的热风掀起了一场新的普洱茶消费潮流。在2007-2014年间,行业话语权转向了广东一带,并形成“得东莞者得天下”普洱藏茶热的格局。2014年后整个普洱茶行业滑入低谷,普洱茶价格低迷。时值今年,试图以“中期茶”唤醒低迷市场?对于普洱茶原产地来说,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是普洱茶行业健康发展、重建行业秩序,推动普洱茶文化宣传走向健康时段的理想时期。下面,从“品牌体系、仓储体系、文化体系”三维角度谈谈普洱茶云南话语权体系之我见。
 
  三、文化体系
 
  对云茶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是推动普洱茶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最大动力。近几年来,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云南,就普洱茶文化而言,在挖掘、研究、宣传等领域上较为突出,可谓是“普洱茶产业前途一片光明”。诸如“茶树的种植和栽培技术”“普洱茶功效与功能”“茶马古道”“普洱茶化学成分”等重大课题上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与突破。
 
  然而,今天我们谈及普洱茶文化及其文化体系,是比较散乱的,甚至是被早期形成的普洱茶伪文化而误导。自2004年以后,在普洱茶原厂区也相继提出了许多具有科学性的学术观点和概念,这些观点和概念有的甚至是模糊不清的,有的仅停留在行业内传播,并未得到公认,也未形成相应的文化体系。一些具有科学性的学术观点和概念,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将会通过科研数据来证实以及澄清。
 
  如何构建新的普洱茶文化体系和梳理普洱茶知识体系,在普洱茶原产地,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潜能,使其文化与产业有机结合,是提高普洱茶产业的文化含量与附加值,从而全面的推动普洱茶产业健康的发展和文化宣传的落地,才能真正把普洱茶产业做大做强。谈普洱茶“文化体系”,本文主要从“非民间普洱茶文化”与“民间普洱茶文化”两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2、“民间普洱茶文化”
 
  有人说,茶行业是个优雅行业;也有人说,茶行业是个悠闲行业,或懒人行业。但站在文化角度理解来理解这个行业,其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领域可以涉古及今。在没有互联网通讯时代,云茶产业及文化则是通过“茶马古道”这样的渠道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传播出去,向世界人民宣传普及云茶文化的同时,也衍生出了新的茶文化,如马帮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
 
  而今天,我们除了对前人留下的资产进行收集、整理,以及探讨、研究与总结以外,亟需深度挖掘和构建全新的普洱茶产业文化体系,这既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动能,也是在巩固云南原产地区的话语权,更是实现产业经济利益化而加固堡垒。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下,对普洱茶产业的包装与文化挖掘,更离不开身在民间的文化能手,如在业界先后提出“大自然仓”“普洱晒红”“健康普洱”“陈普”等系列全新概念的普洱市茶文化学者包忠华先生,对云茶历史文化的挖掘、梳理,为行业把脉的茶界独立评论人白马非马先生,以及太和甜茶推广者李琨等人。本小节以“普洱晒红”“藤条茶”“云南中期茶”三个关键词,谈谈普洱茶原产地区的“民间的普洱茶文化”。
 
  第一,普洱晒红。“普洱晒红”一词,在茶界最早是由概念首倡者包忠华先生提出:
 
  “晒青红茶”是老百姓的通俗叫法,比较合适的叫法我认为应该是“普洱晒红”。晒青,一般指的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是加工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的原料。就茶叶归类而言,云南晒青毛茶被归为绿茶。这样一来,“晒青红茶”会被误以为是绿茶做的红茶,这样的提法确实有点不合适。(《包忠华:“普洱晒红”概念首倡者》作者/杜鹃)
 
  “普洱晒红”红茶体系的提出,缘起于早期白马非马与包忠华、李琨三人多年对“太和甜茶”深度挖掘与整理得出。而“太和甜茶”的出现也非偶然,白马非马先生在对云南茶叶文明的传播历史与路线考察、梳理时,曾提出茶叶种植的传播路线是“由北向南传播,再向北反哺”的观点,“太和甜茶”的诞生也正透视了云南茶文化早期的传播路径。与此同时,还催生出了景景镇地区独特的藤条茶文化。
 
  第二,藤条茶。据“古树藤条茶”概念首倡者袁丽介绍,“藤条茶”这一名称应该是詹英佩老师率先提出来的,在《茶祖居住的地方:云南双江》一书中也作了介绍:
 
  这种茶树叶片很少,主干和岔枝裸露可见,岔枝上长着几十根上百根又细又软又长的细藤。一根根细藤的下段也裸身无叶,只有藤条尖顶长着几个嫩芽和几片嫩叶,整棵茶树看上去带有一种柳树低垂柔软的姿貌。双江人将这种树上尽是长藤,叶片很少的茶树称为藤条茶。藤条茶是靠人工修整培养出来的,将茶树塑成藤条状,是双江清朝时期已有的养培法。(p30,《藤条茶之美》)
 
  而“藤条茶”这一概念走热茶圈是在2014-2015年间。缘起于2014年初,茶界独立评论人白马非马先生为策划推广“古树藤条茶”之概念,由云南本土知名作家青翠紫丁香执笔撰写的《袁丽:古树藤条茶首倡者》等一系列文章,在茶界引起一定反响。随后,在年底,又由长期奋斗在种茶、制茶与茶文化挖掘推广第一线的普洱市资深茶人李琨执笔撰写一文堪称茶界首篇讲清藤条茶独特采养方式的文章,即《太和甜茶: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在茶界掀起了不小的热潮。
 
  到了2015年初,包忠华先生提出打造“中国藤条茶之乡”(普洱市老乌山茶区)的战略构想,更是拉开了藤条茶大规模产业化开发之序幕。为配合这一战略构想,白马非马与包忠华、李琨三人多次深入景东、镇沅、景谷考察藤条茶,并由白马非马执笔撰写了《包忠华:将老乌山建成中国藤条茶之乡》《起底藤条茶:云茶传统采养模式的复兴》《藤条茶核心问题解读》等文章,从产业打造、历史发展脉络、传统价值梳理及其在当代复兴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纵深解读。
 
  第三,云南“中期茶”。如今,在市场的推动下,“中期茶”概念逐渐被提上日程来。关于“中期茶”的概念历来,在茶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由最初“陈普”概念转化而来的。由于“陈普”概念难以用产品实物来作界定,也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久而久之,“陈普”也就被“中期茶”所取代了。其二,“中期茶”是由“中生代普洱茶”概念演变而来的。
 
  结语: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循序的过程,推动产业全面健康发展,需要逐步完善全产业链上的每个纽扣。无论是茶制品的安全生产还是茶文化的挖掘,都是促进普洱茶原产地重建健康普洱话语权体系不可缺少的砝码。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