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茶的几点建议……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茶芽也已苏醒、萌发和逐渐长大。近期你或许被关于春茶的各种各样的文章给刷屏了。关于春茶,你可能已经看了许多篇文章。不过,我还是有几点建议……


 
  一六类主题
 
  笔者先大体给关于春茶的各式文章分分类:
 
  第一类:早。这类文章会告诉你,他们那儿的春茶是全国最早、全省最早、全市最早。有些,实际上春节前就迫不及待上市了……其中心思想或潜台词是,越早越好。
 
  第二类:好。这类文章会告诉你,因为一二三,所以“营养物质”如何丰富;喝春茶不止是喝味精,喝春茶堪比喝鸡精……如何如何好。其中心思想是,这么好,千万别错过了。
 
  第三类:少。这类文章会告诉你,明前茶如何稀少。其潜台词大概是,少就是好。
 
  第四类:贵。这类文章会告诉你,一斤春茶需要大概多少个芽头,需要采多少下,等等。但是,有些文章的标题也是不太好理解,叫什么“春茶贵如油”,我琢磨半天也不知道他们所指的是什么油。不过,我大体能理解其中心思想是,贵得有理,要有心理准备哦。
 
  第五类:涨。这类文章会告诉你,因为林林总总的原因,今年的春茶又要涨了。中心思想是,别犹豫,要赶紧下手。
 
  第六类:综合前五类中的某几类。比如,云南某茶王树又被包了,去年32万每公斤,今年68万每公斤。这类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就是傲娇,总是在涨……
 
  二关于春茶
 
  (一)何谓春茶
 
  所谓春茶,就是在春季采摘和加工的茶叶。从立春到立夏之间,包含着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这六个节气。各节气大体对应时间如下:
 
  表1春季节气大体对应时间
  因为中国茶区分布地域范围广阔,再加上工艺特点方面的因素,同为“春茶”,其最早上市的时间差异较大。像海南、四川宜宾和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就有数量不等的春茶新鲜上市了。而有些茶类,如安徽的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因为其原料选择完全舒展的鲜叶,所以往往要等到4月中旬左右才能有产品上市。
 
  (二)明前茶与雨前茶
 
  顾名思义,明前茶,就是清明前采摘加工的茶叶。雨前茶,就是在谷雨前采摘加工的茶叶。这是两个主要在江南茶区或者是名优绿茶区盛行的概念。在这些茶区,明前茶的一个不言而喻的隐含之义是,这是这个茶叶产区当年最早的一拨茶。
 
  而如果将这个概念放在全国范围的茶区而言,这个在特定范围的默认含义可能就不适用了——因为,在有些茶区,到了清明节气的时候,可能已经是采第二拨春茶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采用春茶头摘和春茶二摘这样的概念,来更清晰的指代不同采摘轮次与时间的茶品特点。中国古代就有将春茶分为头春、二春和三春的做法,目前国外一些茶区也是采用“季节+采摘轮次”的方法来区分,比如春茶头摘和夏茶二摘。
 
  (三)春茶头摘的特点
 
  早春季节,因总体低温而使得茶芽/叶生长期较长;因多云雾而使得其积累的含氮类物质较多,从而使得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相对丰富。中国人喝茶,追早求嫩的传统由来已久。于是,绝大部分春茶头摘,都因为早而所以相对采摘嫩度高。这也就大体形成了其相对其它茶季和采摘轮次茶品不同的总体特点(在不考虑以春茶为原料进行各种形式的再加工的情况下):
 
  第一,鲜爽。
 
  第二,芳香物质丰富。
 
  第三,滋味相对淡薄。
  三六点建议
 
  历经一个寒冷的冬季,春茶的芬芳及其所蕴含的春天的意思,对于所多爱茶人而言都是心头难舍的念想。不过,对于春茶,尤其是明前茶,我们也大可不必“一杯鲜,捧上天”。笔者有六点建议如下:
 
  第一,不盲目追早。早点尝鲜不是问题,只不过要记得,早未必就是等同于好。另外,有些茶,头摘与二摘价格可能是数倍差异,而两者品质差异却没那么悬殊,如果你不是非要喝头摘,那么二摘在综合性价比方面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第二,不盲目求嫩。市面上有一种风气,茶叶越采越嫩,甚至不仅仅是采单芽,而是连芽头都还没怎么长好就急着采摘。诚然,芽头茶有其特点,但也并非向一些商家所宣传的那样,越是细嫩的芽头就好。有人宣传说,我这茶小毛毛就是多,汤色就是混,滋味就是淡,这“小浑淡”才是好茶。其实,有些单芽茶,两泡之后就索然无味,实在是难以称得上“好茶”。笔者不否认,茶芽在杯中起落沉浮或者翻腾的画面,往往给人以不同形式的美感,不过,对于综合保健功效而言基本可以说是“然并卵”,毕竟喝茶不是纯粹的意识流或者练气功。
  芽头、叶片和茶梗,各有其不同的内含物质及其大体比例,加工后的风格特点也各异。香气与滋味,都是评价一款茶叶内质优劣的重要指标,所以不宜偏废。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就说到,“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说的就是这方面的道理。
 
  第三,不一味追求稀罕。有人拼命宣传,我这茶只有两三斤。有人大声吆喝,我这茶是“大老粗”——千年大树、老字号、如何粗壮,如何的稀有。有人高喊,单株古法。诚然,“稀罕”有其价值,但无非是一种附加价值。
 
  第四,早春茶“好”,不意味着其它时节的茶“不好”。不同茶类,尤其不同的品质界定,所以有其不同的选料标准和加工方式,所以,所谓的“好”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而相对的概念,而不是单一而绝对的概念。
 
  从茶叶保健功效的角度而言,茶叶的不同内含物质各有其独特作用,重要的不仅仅是芳香物质和氨基酸——实际上,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内含物质。
 
  对于氨基酸而言,除了茶氨酸是茶叶中一种较为独特的氨基酸外(从其发现到目前为止,除了在一种蕈及茶梅中检出外,在其它植物中尚未发现茶氨酸),茶叶中的其它氨基酸,在日常饮食中来源广泛,所以不宜盲目夸大这方面的作用。除了茶氨酸外,补充其它氨基酸的事情,鸡蛋之类的氨基酸来源,会是比茶更靠谱的选择。
 
  所以,就笔者的观点而言,早春茶主要是在于鲜香和体验,如果纯粹从保健品饮的角度而言,则大可不必盲从了。
 
  第五,选对的,不盲目选贵的——捂好钱包不着道。对于绝大部分茶友而言,选择合适自己的春茶即可,大可不必为了一个价格标签或者为了炫耀而喝茶。另外,一两棵树的价格,或者是用来拍卖的一两百克茶叶的价格,无论它多高,对于整体茶叶价格的影响都是有限甚至是为零,因为它们很可能仅仅是一个传播是件或活动而已。
 
  第六,尽量选择品牌企业或信誉可靠的商家。对于一些强调产地的明前茶如西湖龙井和碧螺春而言,也同时要认清其原产地保护标识等辅助识别信息。
 
  一言以蔽之,对于早春茶,我们不妨重在其综合质量可靠的前提下,体验新香,品赏春光,不要痴迷“小清新”,不要执着“小浑淡”,不要盲目“大老粗”。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