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山大红袍和正岩大红袍的区别

  外山大红袍和正岩大红袍的区别
 
  武夷山景区内的大红袍和外山中高山气息的大红袍是我见过比较有代表性的上上品的大红袍,品味自然富有清幽醇和之韵味,是了解闽北乌龙茶所必须认真领悟的岩茶风味。景区外如茶树不是生长在高山区域的大红袍就不在今天谈论的话题内。在明朝之后这类茶统称“洲茶”。只要茶树有健康的管理,可以成为我们的“口粮茶”。
 
  今天这两款是我今年喝到的极品大红袍,市场价格都在几万元不等。制作工艺正确,开汤时间适当。
外山大红袍和正岩大红袍的区别
  山场:正岩
 
  器具:盖碗(120cc)
 
  份量:7克
 
  制茶:2014年
 
  第一道1分钟,汤色橙黄偏红。
 
  干茶:条索紧结,褐润亮泽,外形稍带墨青色。
 
  火功:中火偏青炭焙。
 
  干香:无明显气味,坑涧茶较内敛的特点。醒茶后深吸有粟味棕丝甜香。
 
  湿香:杯盖香醇和,海苔余香烫杯后更显。火功味干净,茶香持久余香清甜,整体上有箬质梅韵。
 
  入口:茶汤饱满不辛锐,似乎又接近肉桂和奇种的张力。箬味慧兰香,岩骨鲠喉嘴底满占。
 
  回甘:慧兰兼五谷味,齿颊生津留香,舌底喉根有甜丝丝的感觉。
 
  杯底母本香、果甜香悠长。
 
  第十道的湯色
 
  岩骨淸晰,似粽香清甜慧兰香底,熟梅曲味,茶湯清透但滋味尤存。
外山大红袍和正岩大红袍的区别
  山场:景区外高山地域
 
  器具:盖碗
 
  水量:120cc
 
  茶量:7克
 
  制茶:2014年
 
  第一道1分钟,茶湯橙黃有层次。
 
  干茶:条索紧,褐靑相间。
 
  火功:中青火炭焙。
 
  干香:高山气息,棕粟气味。
 
  湿香:杯盖清幽,箬味粟香烫杯后更显,无火功味,草本棕丝清甜。(本人每每此刻的脑海里都会有山泉水、棕花和满山翠竹的景象。)
 
  入口:茶汤清润略有滞留感,似乎有水仙之绵绵张力。箬质粟味茶汤饱满。
 
  回甘:品种香兼竹棕之气味令口齿生津舌根顺适。杯底高山蜜味留香悠长。
 
  第十道茶湯坐杯后汤清有味。
外山大红袍和正岩大红袍的区别
  相比较正岩大红袍,景区外高山大红袍的慧兰余味弱,茶汤也不同,少了岩骨之韵味。但多了高山地域之茶味清甜开喉的特征。
 
  之前文章(
 
  )所提及的岩茶大红袍“如兰似桂,如桂似兰”的品味,是该品种制茶中可遇而不可求的茶王风范。近几年在岩茶村寻茶,大红袍是个隐痛,很多人都在说:“大红袍有什么好喝呀,真不如水仙茶或肉桂,等等”。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现在的茶农没懂透大红袍的制茶工艺,还是无性繁植后茶树少了些许内质呢?真诚希望茶友来私信交流,有好文章可以转载。
 
  附:
 
  品鉴闽北乌龙-大红袍
 
  乌龙茶宜用盖碗品鉴,具体到一泡茶,如何品鉴呢?先用沸水冲洗盖碗,初学者7-8克茶叶,入盖碗先观其茶色、闻闻干茶,在烫杯后干茶香甚至可以判断出大红袍的山场味,你对茶品就有很高级的判断。
 
  初学者要掌握茶汤坐杯时间,一道水,初学者要掌握茶汤时间,一水闻盖香后即冲即出,二道水得稍长几秒,依次而成,闻香出汤。然后再闻沏过茶的香气味,对茶品做进一步的判断。
 
  第一水,闻盖香,觉得茶香呈现时马上出水。在闻香出汤的过程中,注意判断香气。第一冲水闻茶香的纯净度,是否带有杂味、异味等味道,同时对茶品做出初步判断;
 
  第二水,主要是去判断香气的特点(香型);
 
  第三水,闻香到出汤后,进一步识别香气的特征和持久性、强弱度。
 
  感受茶汤的滋味,用舌尖、舌尖两侧、舌中、舌根和舌体两侧,茶汤在口中翻滚,让口中味觉充分接触到茶汤,感觉茶的酸、甜、苦、涩、麻、鲜、甘,体味水的厚重与滑润顺适度,水的收敛性,口腔的回甘与喉部的鲠觉,依次而成。回甘的况味重点是啜茶后气从鼻孔呼出的气息辨识。
外山大红袍和正岩大红袍的区别
  对正岩茶区的大红袍建议一款茶持续喝5年,体验茶香和合之转化、变化和陈化。
 
  多喝多品大红袍,久之功夫自然成。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