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茶境 追求心灵的一种宁静和明净

  与华顶一样适合品饮天台茶的地方,是石梁飞瀑的方广寺。我在《天台石梁的夜游》中写了一段这里品茶的感受。“这里单是天然的石梁桥,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桥下有飞流的瀑布,但飞流的瀑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旁边却有两个著名的佛寺。何况佛寺建立在石桥一段的悬崖上,映衬着四山的苍翠的岚光和林影,确实能旷人心目,尤其是夜深人静之际,约若干知己,静坐在方广寺中昙花亭上,或小坐在瀑布之下溪石头之上,把杯品茶,品诗论文,或谈笑风生,心情也舒畅得多了。”
 
  我对石梁夜色是情有独钟的,我已经在石梁方广寺中度过了好几个夜晚,第一次就住在中方广寺的昙花亭里,那时没有月亮,只有淡淡的星光,对面的远山和下方广寺的灯烛之火一片朦胧,如梦如幻,我们就靠在昙花亭的栏杆上,静静端坐。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给我递上一壶清茶,茶是正宗的华顶云雾茶,水是原汁原味的石梁山泉水,细细一品,清香而甜润。一片温情沁人心脾。那僧人告诉我,这昙花亭是宋代天台宰相贾似道初建的,亭子建成后,寺僧以茶供佛,茶杯中现出祥瑞朵朵,故名,这有点过于玄乎,但是我相信其有,不相信其无的,特别是这山水形胜之地,有类似这样的神奇传说,恰似锦上添花,更使名山风景神采飞扬。
 
  昙花亭又叫雨来亭。静静地在亭上品茶,眼前似洋溢着连绵的雨意。那是飞扬的瀑水给予我的。石梁的夜色就像云雾茶一样四处漾开。在瀑布声中,寺里的钟鼓和木鱼的声音响成一片。下方广寺的梵呗也唱起来了。一切的天籁在回音着,升袅着,在这幽深之地,我突然感觉到一种清灵之气,渐渐在脚下腾涌而起。恰恰这种喧响给我别样的宁静,我觉得这茶叶,这瀑布之声,也是富有灵性的,比如罗汉茶的祥瑞,就是一种通灵,总使我想起万物有灵这句话。
 
  在昙花亭静坐品茗,同样与华顶一样,似乎在追求心灵的一种宁静和明净,无论朝暮,这里已经远离了市井尘嚣。远离了现代都市的那种繁华浮躁。曾经被世俗的琐事所困扰,曾经被生存竞争的激烈而烦恼过,现在在这石梁飞瀑之畔品茶,心情得到了极大的放松。石梁飞瀑飞泻了亿万年,竟然把阻挡前路的巨石钻通了,并且横飞而出,那瀑布如玉一样的水花,同茶杯中的祥瑞朵朵,称为一个绝妙的对比。在心中的一轮明月和一河星汉的烛照下,我也在茶味中得到了新生。
 
  在国清寺品茶与石梁飞瀑方广寺不同的,在隋塔脚下,最好在星月之夜,在这里品茶,可以看见夜幕幽谷中的树,国清寺高大而苍翠的松树,以及兀立的隋塔,都成了守护寺庙的金刚力士。你也可以感受到附近村庄的鸡鸣犬吠,以及远方天台城的霓虹和赤城山上的不眠之灯。隋塔脚下有一家小小的茶馆,露天放了一些桌子和凳子,服务员为你泡上一壶天台茶。有个朋友写道,“在隋塔下的树林中喝茶,是很轻松的,茶道茶艺之类的讲究,太程式化了,我很口渴,就将茶水一饮而尽,大家笑我牛饮,其实牛饮是好的,能解渴就解渴,能舒服就舒服。随意本身就是好事,舒服本身就是满足,不管是书还是茶,还是每一种东西,能给人满足的,给人快感的,就是心爱的尤物。满足舒服的本身,就是幸福。在我看来,这种幸福本身就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在品茶中,可以得到知己,至少把山水引为知音。丛林之下,古寺之畔,品茶之余,仰望塔影朦胧,我觉得它就像一双智慧的手指,指向当空的明月。“指月”两字,是最合适的。此刻,隋塔和远方的赤城塔,就像两个僧人,举起的两只手臂,在茶味中,仿佛入定。寒山子云,“因指见其月,月是心枢要。”茶杯中显出一轮明月,明月映照人心,而将茶水饮下,也就自然拥有一轮安详之心明净之月。
 
  国清寺的素斋,是最富有此间寺庙特色的,也是最为精致的,寺院西边的卐字楼,既是寺院接待宾客的地方,也是饮茶的好所在,这里的素斋,别有特色。鲜嫩洁白的豆腐,还有五彩的菜蔬(为红萝卜、黄花菜、青菜、白笋、黑木耳)以及油炸素丝(土豆丝、豆腐丝等),以及人造的素肉(素火腿、素肠、素虾等),很能增进食欲,再加上此间的绿茶,山野丛林气息犹为浓郁,卐字楼后面的松林里有专门的茶寮。建筑样式非常别致,在茶寮中静坐,品茶,听风过松林的簌簌声,以及林间的蝉鸟之声,别有一番禅意。品茶论禅,心即灵山。放弃一切,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尊佛。
 
  国清宾馆,经常有天台山茶艺茶道表演,把“僧言灵味宜幽寂”七字,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静静地欣赏,可以在国清宾馆那里找到绝好的去处。在琵琶声中,典雅清逸的天台少女端起茶壶茶杯,细心地进行茶艺表演,观众一边欣赏一边品茶,别有一番生趣。天台茶道天台宗的精神,在这里得到全面拓展和延伸。
 
  要深层理解天台的茶禅精神,不妨到万年寺去品茶,万年寺距天台县城25公里,寺院周围八峰围绕,明月、婆罗、香炉、大舍、铜鱼、藏象、烟霞、应泽,别有天趣,这里山林的氛围,也同国清寺一样,但比国清寺开阔得多了,这里有国清寺一样的双涧回澜,品茶活动之后,也可以参观荣西开辟的放生池。以及周围的罗汉田以及茶园,还有深幽的三井潭,历史记载,万年寺是天台山历史上的名茶产区。南宋时期,这里就已经出产蒸青散茶等著名品种,这些茶叶成品,有些是圆形的,称为麦颗,有的则是细条形的,叫紧手。在宋代,天台茶就已经成为中国的名茶和朝廷的贡品,这与万年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天台崖端品云茶,神韵缥缈晤仙真。天台几处饮茶的好佳处,有着十足的仙气,比如桐柏山的鸣鹤观,就在高崖之端,可以俯瞰三井瀑布,可远眺城街层楼。更有琼台顶上,下临百丈深谷。每当三五之夜,明月挂在对面犹如宫阙的双峰之上,饮茶吹箫,别有一番仙风道骨。难怪唐代高道司马承祯不愿到京城为官,在山脚桥下下马回程,令司马悔山成了道家的福地之一。清虚之境,如同玉京,崖顶品茶,诗兴未阑。仿佛身生羽翼,凌空而去!
 
  要饮天台茶,也可去赤城山,山上的济公院,玉京洞,以及悟月楼,都是凭高品饮的所在,玉京洞为道家的第六洞天——上清玉平之天,山门有一副对联,为蔡元培先生所书的,其联语化用古诗而成:山中习静观朝槿,竹下无言对紫茶。
 
  在赤城山饮茶,情趣与此相同。赤城山形同雉堞,崖色赤红,故名赤城,每当朝暮,片片流云,围绕山中,与漫天的流霞相映成趣,整座山隐现云霞之中,如同仙境。在赤城山饮茶,身在悬崖绝壁之上,凭虚凌空,清风徐来,衣袂飘举。在幽深之处,茶韵如云霞婉转,仿佛自己就如漫天的云霞。
 
  赤城霞为天下名景,与钱塘潮,峨嵋月,巫山云,昆仑雪一起,为人间所向往的绝胜之处。北京颐和园有匾额曰“赤城霞起”,指的就是这里的旖旎风光。在赤城崖端,品饮天台茶,自然有着道家服雾吞云的景象和李白的神游八表之意。
 
  品饮天台茶,读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得知日本也有一处赤城山,作家笔下的云霞景色,与此间相似,不知是天台茶和天台宗的流播,使赤城山名字在异邦扎根否?
 
  赤城山上有一处悟月楼,也是品茶的好地方。人坐楼上,身在半空,以茶代酒邀月,顿觉月下会晤仙人与花前,作诗吟咏,别有一番景象,在诗词学会举办的茶会上,我即兴写下八句小诗。题目权作《云茶》。
 
  略注明瓯几味禅,华峰坐卧已经年。漏声断落书声寂,斋壁空残剑气寒。林间洞天闲访道,崖端佛院证前缘。飞云晓日遥相逐,细品茗香韵如烟。此诗有失格律,但多少体现出品饮天台茶的心境。
 
  天台茶还让我感到甘美滋味,进入一种境界。天台山品茶有许多境界,像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诗歌有三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一重境界,第二重境界是“独上层楼,望断天涯路”,最高的境界是“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丰子恺先生说,做人也是这样,从一层楼到第二层楼,再到第三层楼。而弘一大师的境界,就是直接从第一层楼上三层楼了,其实,我觉得,只要内心有感悟,第一层楼也可以是第三层楼。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最后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但不是原来的山水。因为融进内心,成为另一种超脱的境界,品天台茶一样,也是内心的一种荡涤,情感的交融,你内心有参与,有感悟,在天台山水之间,也是一种高境界。
 
  天台城关也有饮茶的好去处,在济公故居的高楼上,与赤城山遥遥相对,品茶观山。亦可去老街,看老民居檐下移过的日影,还有渐亮的灯光、迁徙的人流,苍老的石墙头,落满风尘的花格门窗,木制的桌椅板凳,加上浓绿的茶,在市井之趣中,透出古色古香。
 
  苏东坡诗云,此身安处是吾乡。谁说,品茶或者欣赏茶道的人没有境界呢?
 
责编: 语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