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采茶戏

  “祁门采茶戏”是国际名茶“祁红”故土安徽省祁门县的一种与茶共生、为茶而演的茶乡当地戏剧,是我国博学多才的“茶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首要特点是:茶人编,茶人演;演茶人,演茶事;茶山唱,茶乡演;方音重,茶味浓。
  祁门县地处安徽、江西接壤之处,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有祁门人业茶的记载。但祁门采茶戏的诞生,却要迟至清代晚期“祁红”创制成功之后。因为其时地处穷乡僻壤的祁门人烟稀少,加之祁红制造工序冗杂、作业量大,急需很多采茶、制茶人手。因而,近邻的江西浮梁和安徽安庆等地的农民,便纷繁北上南下来到祁门,女采男制,进乡顺俗,休养生息,共兴茶事。“江西采茶戏”和“安庆黄梅戏”这两种剧种的因子,便也随之传进祁门,并与祁门的乡音古戏(如,目莲戏、傩舞傩戏等)兼收并蓄、彼此嫁接成一种彻底簇新的当地戏剧,祁门采茶戏所以应运而生。
  祁门采茶戏的曲调非常丰厚,有西皮、二凡、高二凡吹腔、反二凡、拨子、秦腔、唢呐皮、文词、南词、北词和花调等数十种。起先,祁门采茶戏以清唱的来方式扮演,无论是茶山仍是乡场乃至于古祠堂、古戏台,什么当地都可随时开唱。真实以戏剧扮演的方式登上舞台扮演,则是***初年的事儿。其时祁门采茶戏现已适当兴旺,史籍中有“连演七天七夜”的表演纪录。据当地茶文化材料称,解放前夕 “在祁门演出的采茶戏传统剧目就有大戏12本,小戏46本”。最具代表性的祁门采茶戏剧目有《采茶》、《海老三种茶》、《祁门红茶》、《全国的红茶数祁门》、《茶场就是我的家》等,特别是其中有六幕的祁门采茶戏《全国的红茶数祁门》特别值得一提,因为这部草创于1937年的采茶戏的原始脚本的编剧者,正是由***北京政府农商部于1915年在祁门县兴办的“祁门茶叶改良场”的场长、闻名茶叶教授胡浩川先生。这部以六幕采茶戏为载体,详细演绎祁门名茶从鲜叶采摘到初制再到精制的完好进程的祁门采茶戏,在庆祝祁门解放的欢庆晚会上公演后,反应适当激烈。而另一部剧名叫《海老三种茶》的祁门采茶戏,则以其悉数选用祁门方言演唱、道白的特征而载进祁门采茶戏史书。
  祁门采茶戏作为祁门茶乡弥足珍贵的茶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和开展,新编的祁门采茶戏剧目不断涌现,并在参与全县、全地区和全省的文艺汇演中屡次获奖。如今,国内外客人谈到祁门,不光立刻就能说到“祁红”名茶,并且还要说到“祁门采茶戏”,因为它是“祁红之乡”又一朵令广阔茶人脍炙人口的、饱蘸茶香的茶文化奇葩。

责编: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