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茶史隐藏的密码,原来如此(上)

        有朋友建议讲讲茶史,我们在微信上也常会看到“茶叶简史”,或者“茶叶年表”之类的文章,把大事罗列一下。这类文章有一定的传播性,但实际上和大多数人没多大关系,看过一遍,好像增长了知识,但再一回想,好像也没什么印象。
 
  我们如果谈茶史,还是要有一个脉络,要解读微言大义,要和我们建立联系。从注《茶经》开始,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一个工作,茶的精神内涵,要和我们息息相关。这样不用你去死记硬背,整个茶史自然呈现在你面前,而且我们还要发掘背后的秘密。读懂这个秘密,你再看茶会大不一样!
 
  我们不是教科书,不需要罗列编年,鹅王择乳,我们直接从这个核心脉络讲起。
 
  我们知道最早茶是作为药来被认识的,包括很多人都知道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但我们并不了解,这个药是放在古人对自然与人体大的知识系统的背景下的,在这个知识系统中,这个药不仅是治病的,也是养生的;不仅是养生的,也是修炼的;不仅是修炼的,也是成仙的。
  现存最早的《茶经》:宋刻“百川学海”本《茶经》
 
  我在《茶经》的注解里,反复引证了茶与道家的关系,虽然茶最早大范围流行主要是佛寺,但这个流行并不是由于佛经的引介,因为茶是非常本土的一个符号,当时印度没有茶,这个流行是由于茶和修行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是这种联系把茶引介到了当时最高端的修行体系里,所以我们说大灵岩寺的降魔禅师才会把茶和坐禅融为一体,后世的禅宗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茶。
 
  除了《茶经》里面讲的壶居士、丹丘子、黄山君这些仙人与茶的关系,包括道家大师陶隐居对茶“轻身换骨”的诠释,我们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广陵耆老传》里面讲一位卖茶的老婆婆,被官府抓起来关在监狱里,但是她带着她的茶器直接就从监狱的窗户飞出去了。这其实都是在讲茶的功能。
 
  这个是什么呢?这个是文化,有人说文化有什么用,能换钱吗?包括有些人还提出反对茶文化,这非常可笑。中国人吃文化的亏,每年几万亿的往外掏钱,不仅给好莱坞掏钱,给欧洲奢侈品掏钱,给说不清价值的钻石掏钱,还要把当年日韩几百几千块钱买去的古董艺术品后面加个万再买回来,然后他跟你说反对茶文化,把自己的宝贝当垃圾,客气点说,这不是没文化,是缺心眼。
 
  为什么谈这个缘起呢?因为这个文化可以引导市场,我们看卢仝的七碗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就会明白,茶在唐代消费量达到巅峰是有道理的,因为茶是一种精神饮料。喝茶不仅是解渴,更是品鉴,不仅是品鉴,更是修炼。代表的是一种人生追求和境界。僧道在赞许,文人在吹捧,老百姓在跟风。
 
  唐代的人均茶消费量要远远大于现在,和现在世界上人均消费茶最多的国家土耳其之类的差不多。这个消费量的背后就是文化的支撑,要解渴喝什么都行,但选择茶意味着我在追求一种人生理想。我们中国人是怎么接受咖啡的呢?因为咖啡是带着文化势能过来的,从清末开始,从洋人的古怪饮料,到风靡上海的咖啡馆,再到后来的星巴克,这意味着一种西方品味和生活方式,当然,现在咖啡馆的这个文化位势远没有那么高了,但当初要让中国人喜欢这种口感不那么讨喜的饮料,并且形成大范围传播,没有这个文化位势是不能想象的。
 
  有点反讽的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咖啡馆品咖啡这个传统恰恰是来自于中国茶的,路线是从中国到中东再到西方,这是后话,这里不展开了。
 
  日本人怎么接受茶的呢?因为在唐代,日本在文化上就是一个盆地,大唐的高品位的东西传播上都是畅通无阻,但是早期这个茶的段位太高,只在皇室和高僧之间传播,老百姓并不了解,也没这条件。就好比中国最早喝咖啡的都是流过洋的什么博士之类的,早餐来片面包咖啡,觉得很有范儿,和吃油饼豆汁儿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追求。
 
  后来这个荣西和尚对日本人不了解茶这件事儿实在忍不了了,写了一本《吃茶养生记》,大概意思就是,日本民弱国贫这德行,不喝茶怎么行!茶是用来改造日本“国民性”的妙药。这个茶于是才在日本大范围的推广开来,这同样不是由于解渴,不是由于好喝,而是这个文化的势能太大,“每天一杯茶,强壮日本人”这个口号太刺激人。
 
  再看我们今天的茶,不是文化泛滥,而是太没文化,那些装X的架势经不起推敲,耐不得寻味,你这个文化太low了,怎么会有力量呢?
 
  当然时代肯定是在变化的,我们讲茶史,也是要有一个大的格局和视角,否则泥古不化,是没有意义的。你要照搬唐代的茶文化,也使不上力,时势易也。陆羽《茶经》里讲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个如果作为茶文化的发力点,在这个时代不会引起共鸣。你去问问,有几个人愿意“精行俭德”呢?我是“俭德”了,那边房价可没停啊,您还是劝那些有几套房子的主儿吧。
 
  陆羽《茶经》里面茶器二十五件(不算附属器物),在“九之略”里面讲,如果实在条件不具备,可以略微少一点,那也得有个十来件吧。什么叫实在条件不具备呢?是爬山的时候,还不是一般的爬山,是从悬崖上吊个绳子,顺着绳子爬进一个绝壁上的山洞,没有路的山洞,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省一点。
 
  你说现代人能不能这么玩儿呢?能,你可以装这个架势,但是你没有古人那个心理状态,不是那么回事儿。古人折腾二十五件茶器,心心念念在这个地方,他自得其乐,对于你来说就是受罪,要不我先看看手机?得,水烧大了,还得重来。
 
  提这个什么意思,我们要是不能回到历史的上下文中去,回到古人的心理状态上去,你是解不开这个密码的。就像“《茶经》的秘密”里面讲的,这些东西你天天看,但是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微信篇幅有限,这个密码一下子解开还是有点困难,我们先开个头,了解这个大的原则,然后再放在大的时间轴上看,就不难了。说是密码,还是你没往那上边去想,解开了就不算啥了。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