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研究和文化保护的几个问题》观点

文/杨福泉
  (此文是我在今年3月由云南省文物局、云南省旅游局、云南大学联合主办的“茶马古道与桥头堡”学术会议上的讲演的基础上写成,发表在《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杨福泉在《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撰文指出,茶马古道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开辟为一条造福沿线民众的旅游热线,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强对这条古道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目前的保护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

  1.沿途历史文物欠缺规范和有效的保护。茶马古道沿线的文物遗址很多,但目前保护措施还不够专业。

  2.对沿线的文化遗产应进行符合文化遗产修复原则的规范性保护。

  3.沿线的重要历史遗址和文化圣迹景观鲜有标识和介绍。目前,茶马古道沿线各地的重要考古遗址、历史建筑、驿站、地方名人、著名商帮和商人的宅院等,都缺乏标识和介绍。4.茶马古道的影像实录资料很少。

  5.民俗旧器不断流失,应通过建立茶马古道沿线博物馆来抢救保存。总之,茶马古道在今天被各级政府和国内外各种团体、游客高度重视,是非常难得的良机,滇川藏各地应通力合作,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的指导下制定统一的保护与开发的行动计划,用各种卓有成效的措施保护沿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我国的一宗文化线路遗产瑰宝,使这条古道在当代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造福于沿线各族人民。

  除了上述所引的观点,我也花较多篇幅举例指出了茶马古道学术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比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马古道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多学科、多行业、多角度的重视,出版了不少论文和书籍。但就笔者所见,目前关于茶马古道的论著,除了部分是从历史、宗教、民族关系等角度进行研究的功力比较深厚的论著之外,更多的是边走边看边记录的游记和图文实录,而严谨地从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角度进行深钻细研的学术著作和田野调查民族志等还很少,特别是对沿线的村镇、商帮及其经济和文化变迁等方面进行细致调研的还不多见。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