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道坤:我们要怎么来看茶叶农残?

  欧阳道坤:我们要怎么来看茶叶农残?

  编者按:29日,央视曝光信阳农药茶大量流向外地,茶农不喝自己种的茶。30日,央视再曝信阳毛尖三成是冒牌货。茶叶销售商告诉记者,用四川、湖南、福建、湖北等地的茶叶冒充信阳毛尖,在当地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茶叶复兴》特邀茶业专家欧阳道坤撰文,分享他对此的看法。

  在生产方式极其原始、组织形式高度分散的大农业背景下,茶叶作为一种农作物、一种食品,其饮用安全性的确存在隐忧。或者说,茶叶需要施肥以助长、需要用药以防治病虫害,那么在肥料选择与施用、农药选择与使用两个方面,我们客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控制、需要监管、需要媒体和公众监督。

  关于茶叶农残,我们需要科学的逻辑与理性的思维:

  其一:茶叶种植过程中到底有没有使用农药?

  其二:如果使用了农药,使用的是不是法规明确禁止的剧毒农药?

  其三:如果使用的是法规允许的农药,是不是严格遵照规范使用?

  其四:中国茶叶基本是冲泡饮用法(直接食用除外),所以消费者关注的应该是茶汤中的农药含量,科学检测也应该检测茶汤中的农药残留;

  其五:茶汤中如果存在农药残留,它们会进入人体,消费者关注的其实是其残留量是不是在安全的区间内?

  信阳茶毫不例外,其种植过程中肯定会使用农药。但我们需要在上述五个层面进行科学、客观的考察和检测,甚至还应该考察在多大范围内农药的使用情况。而消费者更关注的应该是自己喝到的信阳茶是否含有农残?农残是否超标?饮用是否安全?

  茶叶的饮用是否安全,种植是源头。信阳政府、信阳茶企业、信阳茶农应该高度重视茶叶种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问题,应该高度关心信阳茶的饮用安全问题。

  关于信阳毛尖遭遇假茶,这也由来已久,信阳毛尖和消费者早已经深受其害。中国历史名优茶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其地域性,所以产量有限、成本也相对较高,信阳毛尖属于北方茶,其成本更高,信阳毛尖遭遇假茶是少数茶农和茶商在利益驱使下违规所为,但其比例到底多大,实在难以统计和评估,“三七”之说没有依据。

  信阳政府、信阳茶企业、信阳茶农应该欢迎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应该向媒体和公众全面、客观、公开地展示信阳茶的种植状况。而媒体的报道也应该坚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个别媒体不严肃、不严谨、甚至主观推测、以点概面的报道应该受到公众的拒绝和批评。

  据信阳政府公布的数据,信阳已有超过200万亩茶园,涉茶人口达100万之众。而信阳种茶历史至少2300年,信阳毛尖得名正好100周年。对于确实存在的问题,相信信阳政府和信阳茶企业会认真对待,制定有效的整治措施并建立长效机制。

  文/欧阳道坤(中国茶企领袖俱乐部秘书长)图/周重林_本文转载自《茶业复兴》的微信公众账号。

责编: 店中电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