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独特的普洱茶文化

  人类饮茶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把茶叶加工制成茶饼、茶团、茶砖距今也有1700多年。

  普洱茶的加工制作,不同历史时期也各不相同。传统普洱茶的加工,主要由茶庄茶号制作加工,民间加工制作的多为散茶,其工艺主要经过杀青、揉捻晾晒、筛选几道工艺。传统普洱茶的品种主要有圆茶,也叫团茶或人头茶,砖茶,紧压茶,沱茶,竹筒茶等类型。

  茶农们到大山里的古茶园采摘茶叶,用铁锅炒茶(杀青),然后轻揉,再杀青,放在簸箕或竹篾笆上晒开后就可食用或出售。有时他们将杀青过的绿茶叶揉成大小不一的茶团或放到竹筒里制成一筒筒竹筒茶,有时也会压成一块块的茶砖,做法不同,但都以散茶制作为主。

  自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生产至今。传统普洱茶都是以上好的茶叶为原料,放入蒸锅中将茶叶蒸软,然后放入一个布带中经轻揉后,放入压制茶饼的石磨模具,用人工的双脚来回在石磨上碾踩,如此这般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传统普洱茶都以产于当地的一种笋叶作为包装,这样具有防潮、易散热,不易破损等特点。包装时每7个圆茶饼包为一筒,因此很多人都把这种茶称为普洱七子饼茶。

  普洱茶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一些茶人和茶商,巧妙地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发明生产了具有现代特色的普洱茶新品种,如普洱象棋茶、屏风茶、生肖茶、纪念茶等。这些普洱茶新品种不但外形看好,而且还是普洱茶收藏爱好者首选之物。

  在思茅少数民族的生活中,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活靠茶,祭祀要茶,会友敬茶,送礼以茶为贵,聘礼也是茶,可以说他们每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茶。###

  祭茶神、茶祖,是生活在普洱茶区各族人民比较浓重的祭祀活动,至今已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群众,每年春茶开采前,都要在茶林里选择一棵比较古老的茶树,进行祭茶树、祭茶神活动,以乞求茶叶丰收。思茅的祭茶祖活动,自乾隆年间一直到民国末年,每年农历6月19日都要举行祭茶祖活动。神台供奉陆羽、诸葛亮的神像,广大市民及来自四方的茶商及制茶师都前来祭祀,在神像前恭读祭文,演奏“洞经音乐”,十分热闹。

  新人结婚,在思茅的少数民族中有吃糖茶的习俗。即新郎新娘要用糖茶水敬老人、长辈和亲人,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人死了埋葬时,参加葬礼的人要在口袋里装上茶叶和大米,以示邪恶不侵。

  居住在思茅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中,形成了各具民族独色的饮茶方式和习俗。哈尼族,有烤茶、土锅茶;傣族有土罐茶、竹筒茶;拉祜族有烧茶、烤茶和糟茶;佤族有铁板烤茶和擂茶;彝族有烤罐茶、盐巴茶、油茶;布朗族有酸茶、生茶、竹筒茶。各少数民族这些饮茶习俗,都是由于他们居住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形成的。如傣族、布朗族人多居住在坝区或半山区,这里气候较热,因此他们喜欢喝酸茶、生茶、竹筒茶;彝族、拉祜族人多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气候偏冷,故这里的人喜欢喝盐巴茶、油茶、糟茶。这些古朴的茶俗,一直流传至今。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