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料茶鼻祖昌泰山头之路

  2003年,红极一时的昌泰茶行,在普洱茶产品严重供小于求的时代背景下,雄心勃勃开发普洱茶新老十二大茶山产品。从易武区域的曼撒、蛮砖、易武正山开始,次年发展到勐海茶区的布朗,直到思茅茶区的千家寨等。

  昌泰系列化山头产品的集中面市,成为山头主义的开山之作。从此,多个厂家的产品封面,逐渐脱离单一的“云南七子饼”版面,有了旗下山头命名的茶。包括大益、下关等厂,也都先后集中推出了班章、易武正山等以山头命名的单品。

  2005年,昌泰在普洱茶界首家成立集团公司,在此后的2年间,产量一度超过大益。当时流传的真实情景,昌泰的生产订单中,只有上千万的订量才有可能被接受,带着几百万现款准备订茶的商人,即使来到昌泰厂里,也几乎无人接待。

  昌泰茶行于1999年创立,创始人陈世怀先生,原是大渡岗茶厂的高级经济师,1998年的一次港台行,改变了陈世怀先生的一生。陈世怀先生有感于香港、台湾风起云涌的普洱茶市场,从而萌发了创业茶叶企业的想法,回到云南后,陈世怀先生考察了传统生产普洱茶的区域,并认定易武的茶,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经过拜访易武老茶人和探询传统制茶方法,陈世怀先生决定选用易武当地的野生原料生产加工一批易武的昌泰茶行茶品-易昌号。从此奠定昌泰集团基业的顶级茶号问世了。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在99年易武茶,基本还是一个有名无市的知名茶区,在当地茶园茶相反比野生茶价还高,有部分收取易武原料的茶厂,只是为了掺在其他原料中,调和强烈的苦涩味。

  昌泰茶行在成功经营了第一批普洱茶后,良好的市场反应,加大了昌泰茶行的生产规模,这个时候昌泰茶行的茶叶品种也不再只是易武茶,开始将原料的来源,拓宽在整个西双版纳区域。这个时期基本都是纯料茶的配方,而当时的小规模经营,收取当地的茶原料,收到多少就生产多少。由于原料的品种多而量少,所以茶叶的名称上也要真实的体现原料区域,也就出现了当年的陈弘昌一种包装十几种的品种的现象出现。其实在这个阶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传统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因为有几十年的积淀,保持有传统的普洱茶配方,也进行了很好的传承。而作为普洱茶界新兵,昌泰自然缺少这样的传统技术优势,所以也就根据自身的条件,收取一定地区的大厂看不上的老树茶原料,单一拼配一下就压制成品。在当时普洱茶是单一品牌的天下,昌泰的这个多品种的做法,在一些人看来是眼花缭乱,而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到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收取的是那座山的原料就应该打印上那座山的名称。

  可以说在昌泰茶行03年以前基本都是纯料茶的时代,03年以前野生野放茶在原料市场,其价格不高,各茶山的原料质量好价格也便宜,很多茶厂也不象昌泰茶行那样,各名山的原料都收,而是有选择的收取部分茶区的原料。所以那个时期的主流的品牌易昌号、陈弘昌、基本都是纯料制作,尤其陈弘昌在当年,基本是纯料的代表。而其他一些如--昌泰号,则开始有一些拼配茶出现。我们可以从目前昌泰茶行的早期03年以前茶品来看,纯料茶确实地道的反应了该茶区的原料特点,而如昌泰号等大众系列的一些茶品中,野放拼台地茶的风格,在经过几年的陈化后,现在的表现已是十分抢眼,出现了不管什么品种,品饮感都是十分出色的现象。这个时期的昌泰风格是混拼型野放茶的集中体现。

  十年后的今天,长昌泰茶行淡出了我们的眼球,而它的经典茶品越喝越少,听说昌泰茶行现在每年做的茶都少部分放在市场上,大部分都压在成品仓库里,也许下一个十年的时候,昌泰会以另一种姿势出现在我们的眼球中。

责编: 深水鱼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