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大益茶道院开展中外茶道文化哲学交流活动

  2016年7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大益茶道院于皇茶会梨园开展中外茶道文化哲学交流活动,人大哲学院院长姚新中等教授、专家,美国夏威夷大学著名华人教授陈春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以及英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与会参加。
  在分享交流活动中,大益茶道院高老师做了《人在草木间》的茶文化专题讲座,为大家介绍了大益茶道的基本理念,并且从茶、水、器、礼、道几个方面介绍茶文化。
  茶,古时称为“荼”,据说唐代开元年间编写的一部《开元文字音义》由唐玄宗作序,书中改“荼”为“茶”。皇帝作序的书谁还敢不遵照执行呢?于是,经过一段混用时期,“茶”便完全取代了“荼”字。陆羽撰写《茶经》时,一律写作“茶”。
  茶象征着长寿:茶字以草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部“木”可分解为“八十”。“廿”加“八”再加“八十”等于一百零八岁。所以把一百零八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
  茶还代表着回归自然:“茶”字由草字头、“人”及“木”字三部分构成,“人”字在草字头之下,“木”字之上,意为人在草木间,谁能不喝茶,也表示引导人类回归大自然。
  对于大益茶,大家自是耳熟能详。但对于大益的“益”字,其中所饱含的内蕴,想必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益,上部的形状既是一个躺着的水字,又与坎卦相同,坎卦也是为水,下部是一个器皿。茶盛于器,遇水而发,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个“益”字,诠释出茶、水、器三者浑然一体、不可分离之道;当然,从字面含义出发,大益茶也寓有三层益处:茶为健康之饮,此为健康之益;茶为文明之饮,此为精神之益;茶为和谐之饮,此为沟通之益。一言以蔽之,茶于身心,皆有大益。
  对这些中国传统茶文化知识,各中外参会者听得津津有味,十分感兴趣,现场气氛相当活跃,大家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对茶道文化的看法和认识,并对大益茶道文化的核心思想和推广理念表示十分钦佩和赞赏。
  本次中外茶道文化哲学交流活动,是对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推动茶道文化传播的一次有益实践。今年6月15日,大益茶业集团携手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茶道哲学基金,旨在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提炼、构建茶道哲学体系,培养各层次的茶道哲学领域人才等。未来,双方会继续加强合作,举办各种茶道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兴盛。
责编: 米渣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