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疆说普洱:存茶断层及所谓的中期茶为什么会整体失败?

  所谓的中期茶,其意是对应老茶这一概念,其实并不准确。任何茶,仓储的时间越长,时间概念就模糊,中期茶也是从新到老如此过程,刻意强调中期,是刻意强调时间,然而各地的仓储温湿度条件不一,仓储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时间能锁定的,仅仅是商业推手需要锁定的,未必与真实的品质相结合。
 
  时间长,不等于茶一定好喝。
 
  普洱茶,无论短期中期长期,皆需仓储加工。
 
  所谓的藏茶增值,则必然有仓储加工这一环节,然而炒茶增值则完全忽略了这个环节。
 
  藏茶增值和炒茶增值完全是两码事,一个靠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仓储经验博取利润,另一个则是设计庞氏骗局来套取下家利益,这两者毫不相干,我在多篇文字中有叙述,在此不再赘言。
 
  藏茶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好喝,是为了转化新茶的生味、涩味,无论生熟,皆需仓储的加工,才能成为臻品。同时也是为了产生经济价值,否则,不会有人长期大规模存茶。
 
  从2013年开始,东莞逐渐有人提出“莞仓北上”、“南茶北调”的思路,实际操作中,有人做连锁,有人做电商,实施了几年下来,南茶北调是基本失败了的,莞仓北上基本也是滑铁卢了。
 
  东莞仓现在给人以价格超低,品质恶劣的印象,我品尝过东莞存放的茶叶,完全不是如此,那么,市场怎么样形成如此错误的结论?
 
  东莞的存茶放仓的价格之低,其实是行业内外人士都无法想象的。因为规模性存茶,只需按照一定增值比例计算,膨胀的数字就已经可观。相比较年年虚高的新茶收购价,按照常规道理,售价应该极具竞争力,量足价平,那么,怎么就卖不出去呢?
  我认为是文化出了问题。
 
  市场广泛流传湿仓和干仓的说法,东莞又是仓储重地,东莞茶仓的人都宣传这种本就子虚乌有的概念,市场自然沿此路径推演。
 
  尤其是很多茶商错误理解“传统的自然仓储”这一加工工艺,甚至有很多茶商理解发霉即为发酵。即使是理解“传统的自然仓储”,由于需要时间长,而市场一旦需求旺盛,即把本来需要退仓的茶品也急切推向市场,导致市场错误理解霉味、仓味是“老味”。
 
  当然,前十年普洱茶的市场高速发展,老茶供应不及时,自然就有各种各样的仓储茶品出现在市场销售,甚至有刻意高温高湿的“湿仓”茶出现。说白了,这些茶要么是未成熟,要么是存放失败了。
 
  市场上流传的绝大部分仓储理论,其实是某些群体刻意制造出来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存干仓,大师存包装纸,永远是大师胜利。
 
  但是,做仓存茶的人不辨,拿着自认为对推广有利的理论瞎推广。按照湿仓干仓理论,广东仓就是天然的大湿仓,所以,现在只要一提广东仓,就认为是湿仓茶、霉味茶,市场当然会否定整个广东仓的茶品。
 
  文化的误导,带来的结果就是市场的畸形。之前内地的茶叶消费习惯,基本由中小叶种绿茶统治。改革开放后,半发酵茶开始走入普通消费者视线,再之后,后发酵普洱茶进入大众市场。
 
  茶类的每一次转移都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绿茶讲究香气高锐,而滋味清淡。后发酵普洱,讲究浓酽,香气低沉,溶于茶汤。
 
  这两者品饮习惯刚好相反。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特性,根本原因在于中小叶种茶叶和大叶种茶的各自物资特性决定的,长期品饮不同的茶树品种制作的茶叶,当然就带来不同的消费习惯。
 
  这两者之间不仅仅是茶叶分类的问题,其实是两者之间的消费习惯的区别,带来茶叶制作、品鉴习惯的巨大差异化。
 
  其次,08年之后,借古树茶的概念,中小茶企、茶商的茶叶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无论是古树概念有偏差,还是古树有掺假,但是,事实是2008年之后成长起来的品牌,甚至小茶商加工的茶品,明显品质优越于之前的茶企业,尤其是优于大企业。
 
  当然,这几者的定位,我认为在于市场的覆盖面不同,大企业覆盖入门者,而中小企业覆盖品饮、增值交错群体,而茶商覆盖小众的发烧友群体。
 
  可是,就现在的市场仓储茶品而言,这就带来市场上事实的存茶断层,如今古树茶的口感与之前普遍采用现代茶园茶制作的品牌茶,口感上有明显的差距,所以,一旦,所谓的中期茶一旦剥光故事,仅仅比拼口感,明显落败,这就是中期茶即使仓储加工了十余年,即使价格远远低于如今的古树系列,仍然卖不出去的主因。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