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普洱茶走向世界?

  “尽管喝起来并不十分便捷,但厚实的茶砖是普洱茶的特色,熟茶浓浓的陈香味和生茶入口后的苦涩回甘,则已成为品茶中最令人享受的过程。”李兴昌这样说。

  作为普洱茶国家标准起草人之一,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拼配师李文华认为,普洱茶的传统工艺和口感是其精华所在,也是中华乃至世界茶文化中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宝藏,而且从现代人追求回归自然,生态、健康及个性化文化消费趋势看,仍具有潜在的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他希望通过生态茶园的建设,改善加工工艺等,实现普洱茶的精品开发。他们经营海外市场的策略,普遍是茶文化传播在前,茶叶推广在后;不以强调短期赢利为目的,而是以注重长期市场的培育与系统性优势的构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普洱茶只有坚持传统,确保品质,才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才可能像中华文化一样被世界所接受。传统决不可丢!

  曾常年在国外生活的普洱市副市长盛军则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茶,就是个生活品,外国人看喝茶那么麻烦,早就吓怕了。都不喝你的茶了,市场也就没了,哪谈得上什么文化。更何况中国的茶叶种类很多,与龙井、铁观音、茉莉花茶相比,普洱茶的口感没有什么优势,就是茶叶发酵后的味道,照这样下去,普洱茶走出国门哪有可能?”

  创新才是出路?

  “为了喝普洱茶,面对坚硬如铁的茶饼,我好几次都把手撬出了血。普洱人可以忍受,但对于不是特别爱好普洱茶或者有其他选择的人来说,一般都是不方便不喝就是了。”生物制品研究专家出身的盛军认为,中国从来就不缺好茶,“茶叶之所以流传这么久,是因为它的功效。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是可以创新和进步的”。

  按照此理念,盛军开始思考如何让普洱茶喝起来更加方便,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进来。在此基础上,他也对普洱茶功效作起了研究。

  在中国普洱茶研究院,盛军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普洱茶科研组专门喂养了30只患有先天性糖尿病、寿命均只有10个月的老鼠,10只喂自来水,10只喂降糖药,10只喂普洱茶。11个月后,只有用普洱茶喂养的老鼠安然无恙。

  “普洱茶如果能在工业化、功效研究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那么未来走出国门将不再是个难事。”盛军认为,以“袋泡茶”为文化的苏格兰企业立顿,如今年产值达到230亿元,顶过了我国7万家茶企业。

  为此,盛军提出了“速溶茶”文化的观点。“工业化要使第1袋和第100袋,乃至第1亿袋茶的品质都是一致的;而功效是市场的卖点,降血糖、抗癌等就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叶的地方。”几年里,盛军与制药企业天士力集团合作,开发出了“帝泊洱”速溶普洱茶。

  不过,这种速溶普洱茶目前在市场上的售价偏高,达到了4位数,而针对的消费者也更多的是亚健康、病后调理的人群。

  “那叫药,不叫茶。普洱人是绝对不会接受这样的东西的,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会。中国一定是最大的茶消费市场,没有了这个市场,那还叫国际?”已经在普洱生活了几十年的李大明说得很肯定。

  另辟道路才是办法?

  “虽然普洱茶是普洱市的标志性产品,但其实作为优良的茶叶产地,普洱市的茶叶也可以做成红茶、绿茶等进行销售。”普洱市市长助理郑佐华认为。英国、印度等也都有喝茶的传统,相比普洱茶,红茶更容易让他们接受,而且红茶更好掌握标准。

  又是标准!

  传统的东西过于神秘,缺乏标准。只有有了标准,才能被国际接受。传统的普洱茶不行,但普洱红茶可以。这或许是普洱茶走向国际化的突围之路。

  但是现在的红茶市场,早已是琳琅满目。立顿占据了绝大部分国际市场,滇红等品牌已经在国内遥遥领先。普洱走红茶路线,会不会是以己之短对人之所长呢?如果等那个时候再另寻他路,会不会已经遍体鳞伤、头破血流了?

  面对忧虑,明显看得出普洱红茶的信心不足。

  为何16世纪之前中国传统科技长期领先西方,而现代科学竟出现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个令全球科技史学家困惑不解的李约瑟难题,也是普洱茶发展历史的写照和疑惑。

  加拿大茶叶协会主席路易斯在2011国际茶业大会暨茶产品交易会期间的讲话对普洱人或许是个好消息,随着加拿大移民数量的增加,茶叶市场正逐渐多样化,其中普洱茶在加拿大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过去十几年中,加拿大的绿茶和红茶销量不断增长,其中绿茶85%都来自中国。

  但是这样的消息只是一个短暂的强心针,冷静下来似乎并没有真正解决什么问题。刘伦认为,大起大落给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普洱茶敲响了警钟,如果换来整个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反过来是件好事情。

  经历了市场的“过山车”,过了五年的“冰河期”,普洱茶产业应该有了足够的时间来重新审视和思考。然而,通过在和与普洱茶产业息息相关的各方展开对话后,记者却发现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理念和答案。

  普洱茶能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像咖啡和可乐一样“开花结果”?或者这永远只能是一个留在心中的美好的愿望?

  普洱茶到底是茶还是文化?普洱茶何时能揭开神秘的面纱?以功能著称的普洱茶能不能踏出国门走向世界?疑问已经在人们的心中缠绕多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宁洱县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子里,我们见到了普洱茶和贡茶制作技术的传承人李兴昌。墙上挂着文化部颁发给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大牌子。他用祖传的办法为我们演示了普洱茶制作过程。将干茶原料放入特制的蒸筒,蒸好后将茶叶装入布袋压成饼状,再放到特制的石滚下压实。一个茶饼就这样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普洱市有大大小小的茶叶粗制厂和生产厂1097家,除了生产绿茶、红茶和白茶外,其中绝大部分以生产传统普洱茶茶饼在市场上生存。”普洱市茶叶局副局长刘伦向记者介绍,“目前的状况下,普洱茶传统生产厂家更看重的是原料的正统正源,加工工艺的传承。这是目前普洱茶的最大卖点。”

  “发酵技能和发酵工艺各个厂家掌握的不同,因此会形成熟茶的不同风味。”李星昌对于父辈传授的手艺很满意。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