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紫砂七大家

  20世纪50年代七大家——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

  新中国成立前夕,紫砂从业人员只有30余人。1955年1月宜兴紫砂全部生产人员组织起来,计70多人,成立了紫砂工厂,作为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蜀山工场的一部分。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了七位技术辅导,为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他们各怀奇技,精心创作,并培养了数以百计的青年艺人,使紫砂陶艺进入了历史发展的空前繁荣时期。

  任淦庭(1889年-1968年):

  字缶硕,又名干庭,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松道人等。为近代紫砂陶刻名艺人,国家“名牌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出身书香之家,不幸家道中落,只读过三年私塾,15岁就学于宜兴著名陶刻画家卢兰芳,满师后在吴德盛陶器公司雕刻作画谋生。该公司的产品上常有署名“企陶”、“歧陶”的刻款,多为任淦庭所镌。抗日战争期间,流落乡村,以卖画糊口。他师承清末宜兴书画家、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等人,特别注重写意笔墨的线描变化,讲究各体书法、文学诗词、辞章短句,使陶刻装饰与紫砂的艺术风格相协调。

  他善于在各种紫砂茶具、花盆、鼎、炉等陶坯上书画雕刻山水、花卉、翎毛等,无不生动雅致。他的陶刻作品独树一帜,影响颇大,是紫砂陶刻技艺全面的民间工艺大师,作品曾被送往前苏联等国展出。作品“渔舟听莺”和“腊梅喜鹊”被南京博物馆收藏。

  1955年,艺人归队,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并担任理监事。1956年被江苏省命为技术辅导员,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和朱可心、顾景舟等参加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和朱德委员长同坐一席。1959年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任淦庭一生酷爱书画,每天作画不止,留下大量画稿。他潜心研究紫砂陶刻艺术,上承清末宜兴书画,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卢兰芳、韩泰、邵云儒等,下传当今陶刻名家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鲍志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冯希亚、邵新和、王品荣、陈凤妹、张赦棠、朱蓉娟等,其紫砂陶以传统风格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等为主,尤以梅、竹、兰、菊为胜。书有正、草、隶、篆、钟鼎、甲骨文等种书体。镌刻时以多变的刀法,表达陶刻线条的趣味和美感,将书法、诗词、画意装饰、简约于紫砂陶上,使紫砂艺术相映成题。奇绝处是能用左手或右手对瓶挥毫落墨,画出相同而对称的花鸟、山水、图案。

  任淦庭的陶刻艺术,在我国美术界影响颇大,与许多美术家结为挚友。他如严师、慈父般的对待紫砂陶刻艺徒,当今门徒都已成就。近八旬时,还每日习字作画,对每个艺徒按各人特长,分赠画稿,供学生参考练习,后虽腕力不济,仍以钢笔作画稿。其孜孜不倦的精神,为世人铭记。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