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建盏的瑕疵

  建窑这样烧制难度极高,作品的多元化到极致的窑口,几乎每一个盏都是孤例。建盏还有区别于其他窑口的一个特殊点性,精品除了是随机产生以外,产品出现瑕疵的概率、烧制难度与品级成正比。
如何看待建盏的瑕疵
  正如当代建盏艺术大师李达在《建盏赏析》一文中这样描述:
 
  一件优秀的建盏是在大量的废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起泡变型或脱釉或粘底等重大缺陷的建盏所占比率不到百分之一,优秀的(没有明显缺陷且斑纹流畅通达)褐兔毫占比率不到千分之一,优秀的银兔毫占比率不到万分之一,而鹧鸪斑和曜变分别属于十万分和百万分之一内的作品。高品位的建盏,为数极少,我们从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中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建盏的美感无外乎欣赏型和釉面,瑕疵能否被接受,就看对这两方面的影响大小。建盏的瑕疵美学禅茶认为应该分为“先天窑病”和“后天损坏”。
如何看待建盏的瑕疵
  “后天损坏”大致分为“口沿磕损”、“冲线”、“底足破损”、“釉面损伤”。
 
  “口沿磕损”、“冲线”、“底足破损”这三类瑕疵对整个盏的审美影响都不大,选择收藏这三种高品级建盏性价比高。但如果口沿和底足破损超过50%或更多,对器物的价格影响很大。
 
  釉面损伤:这一点情况比较复杂,不止关注损伤程度的问题,还要看形成原因。釉面的划伤主要由茶筅旋彻和盏底擦痕引起。前者是建盏在使用过程中,茶筅长期击拂的结果。后者则是埋藏环境中的砂石尖锐物摩擦所致。釉面的划伤一般影响不大,但如果引起釉面的破损或者影响光泽时就应慎重。
如何看待建盏的瑕疵
  另一种釉面损伤是剥釉,这类对建盏的釉面美感影响就比较大。常见酸性土壤或者水环境中埋藏所造成。而且剥釉的现象出现在“老盏新用”类小盏上,由于釉面的剥落混入茶汤影响汤质,更对健康不利,在挑选这类盏时要将剥釉的排除在外。
 
  第二大类应该指的是建盏的“先天窑病”。情形更复杂,员外归结为几大类:局部瑕疵(釉粘底、窑粘、釉偏心、脱釉起泡或起鼓、窑裂)、影响型(型歪),影响釉(串烟、过火或生烧)。
 
  型歪:有“口沿失圆”和“型偏斜”两种情况。由于这类对型的欣赏造成影响,是比较致命的瑕疵。失圆和型偏斜比较明显的,不作为收藏考虑。老盏新用类则可放宽要求,有些失圆的反而产生独特的手感,带来使用乐趣。
 
  窑粘:这个缺陷被绝大多数藏家所诟病,员外身边有朋友只要一见这类缺陷,就立刻避而远之。但员外认为少量的窑粘所带来的影响毕竟是的局部的,与口沿的磕损相类似。有两类需要引起重视:一是窑粘导致盏歪斜严重,二是盏烧制中口沿整个黏在上层匣钵上的。这两类对盏型的影响比较大,收藏时需慎重。
如何看待建盏的瑕疵
  窑裂:窑裂与窑粘的性质类似,如果影响在局部视情况可接受;但有一类窑裂被称为“开口”开缝后边缘外翻,对盏型造成较大影响,收藏时应慎重。
 
  釉偏心:这种瑕疵比较难界定。偏斜小时不影响,偏斜大时对美感伤害很大。何种程度能被接受,实属见仁见智。员外收藏杭州出土的建盏标本上也有这类瑕疵。
 
  脱釉:许多日本收藏的建盏上也有脱釉现象。局部可接受,过多时被认为是另类盏,但员外觉得收藏价值不高。
 
  起泡或起鼓:胎淘洗不净或强高温时石英砂析出。属于局部瑕疵。少量的起鼓是银毫盏的常见现象。
 
  串烟:匣钵在烧制时漏气,空气进入导致。这类对建盏釉面的欣赏影响较大,收藏时需慎重。但在“老盏新用”类中,由于对实用性无明显影响,反而性价比较高。
如何看待建盏的瑕疵
  过火或生烧:这类常被视为非正品。其实是否正品都是相对的,历史上也无明确的界定。建盏应只有正烧品(火候到位)和非正烧品(过火和生烧)之分。非正烧品属于特殊釉面,常被当作另类建盏品种收藏。其认可度一般来说不能高于正烧品,且越接近正烧品价值越高。微生烧的“灰皮釉”和微过火的“柿红釉”都是灰被类建盏中比较受欢迎的品种。
 
  不论何种收藏,艺术性和美感是首要因素。但对于“美”,向来是环肥燕瘦,各取所好。器物的内涵常被忽视。内涵源于历史,赋予器物的价值是客观的,建盏显然是这种兼具美感和盛誉的门类,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选择名窑口,选择建盏收藏的原因。
 
  特别需要提到另一种老建盏的玩法——“老盏新用”,最重要的优劣标准应该是实用性,之前所提到的剥釉是致命伤就是这个原因。型和釉可放宽要求,甚至可以跳出陶瓷收藏中的条条框框和历史的成见,体现个人的艺术修为。正如日本茶道宗师村田珠光所说的用“明眼”发现美,解释美的原因,让人产生共鸣,才是“老盏新用”最高境界。
责编: 红666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