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毛尖始于什么时候

  都匀在许多人看来是旅游胜地的好地方,当地的民族风情、本土特产及文化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最为远播盛名的莫过于都匀毛尖茶。都匀毛尖的保健作用也是相当高的,那都匀毛尖始于什么时候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吧!
都匀毛尖始于什么时候
  都匀毛尖的历史发展进程
 
  民国《都匀县志稿》上记载:"茶,四乡多产之,产小菁者尤佳(即今都匀市的团山、黄河一带),以有密林防护之。"而且说都匀毛尖茶在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茶获优奖。
 
  1982年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毛尖茶名列中国第二,仅次于南京雨花茶"。
 
  1956年,担任都匀县团山乡团委书记的谭修芬于团山乡乡长罗雍、谭修凯等人将茶送给毛主席品尝。不久,茶农社收到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回信,信件下部付有几句毛主席的亲笔签字:"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
都匀毛尖始于什么时候
  都匀毛尖的历史记载
 
  《都匀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都匀毛尖茶:原产境内团山黄河,时称黄河毛尖茶。该茶在明代已为贡品敬奉朝廷,深受崇祯皇帝喜爱,因形似鱼钩,被赐名'鱼钩茶'。1915年,曾获巴拿马茶叶赛会优质奖。……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都匀县志稿》卷十一"祠庙寺观"中记载:"西岳庙,在长秀(今都匀团山一带),旧建,乾隆间毁,知府宋文型重建"。在重建西岳庙时,宋文型刻立有《重建西岳庙碑序》。宋文型在碑序中说:"庚子岁(即清乾隆45年,1780年)余守匀疆,兼理厂务茶园一局,中在间有西岳王之庙,奉为本厂之神","爰是捐俸五十两,命薛允忠督造重修",希望"镇彼西方,维兹厂局"以求"上裕国课,下佐工商"。
 
  都匀毛尖的原产地
 
  都匀毛尖茶原产地在贵州省南部经济文化中心——都匀。都匀毛尖茶的原产地可谓是两岸莺语流花,翠绿的青山绿色挺拔。此地山水交融没有任何的污染青山水秀原是最天然生态环境,如此得天独厚地理环境才诞生了都匀毛尖茶。
 
  都匀毛尖的产地环境
 
  都匀高山区是属于那种亚热带风季气候。是我国少有的冬日温煦、夏季又清凉的旅游度假胜地。高温的季节同时也是多雨季节,此地雨水量是相当的充足,都匀位于九条溪水源头处的江河畔处。许多河流的融入,也使得两岸的树木更加葱绿,土壤更加肥沃。
 
  都匀市总面积有两千多平方公里,总人口量有五十万。都匀经过不断的努力把其打造成环境优美,市场繁荣的贵州南部最大城市。在十五时期,都匀还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及申报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就是如此美丽繁华的地方造就出了都匀毛尖茶。
都匀毛尖始于什么时候
  都匀毛尖的制作工艺
 
  1、采摘
 
  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鱼叶、叶片及杂质等物。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
 
  2、杀青
 
  锅温120--140℃,投叶量500-700克,以抖为主,抖闷结合,采用双手翻炒的手势。做到抖得散,翻得匀,杀得透。当叶质转软,清香透露,降低锅温进入揉捻工序。
 
  3、揉捻
 
  揉时长、用力重,是都匀毛尖茶揉捻的特点,是形成毛尖茶味浓的因素之一。锅温保持70℃左右,用单把揉的手法,将茶叶左右推揉成条,重力推揉,达到细胞破碎充分的目的,当达五成干时即转入搓团提毫工序。
 
  4、搓团提毫
 
  锅温50--60℃,将茶叶握在掌中合掌旋搓,搓成茶团,抖散炒于,反复数次至七成干度,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边搓边炒,搓炒结合,搓至白毫竖起,茶叶约八成至九成干时,降低锅温(50℃以下),将茶叶薄摊锅中炒至足干。炒干时作轻巧翻炒动作,使茶叶里外干度一致,增进香气。
都匀毛尖始于什么时候
  综上所述,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四大名茶之一!是非常值得饮用的优质茶茶叶喔!

责编: liuzhiyan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