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宜兴红茶

  清代的宜兴红茶史怎么的呢?

  特别是明清两朝的宜兴地方志中,都记载着宜兴所产的一款叫“离墨红筋”的茶,因产在宜兴离墨山而得名。“离墨红筋”究竟是什么样的茶?红茶?青茶?绿茶?因缺少更详细资料而让今人百思不得其解。从字面意义理解,应该是一种“红茶”。著名茶叶专家张志澄先生生前曾作过深入的研究,认为就是一种自然发酵或叫作半发酵茶,并在1987年亲手试制过这种茶样(见张志澄著《阳羡茶录》第10页)。无锡市茶叶研究所的专家经过研究和多次实验证实,红筋茶实际上是茶鲜叶经轻度发酵后“茶筋红变”的茶叶,制作方式相当于今天高档轻发酵乌龙茶的做法。所以,历史上的“离墨红筋”茶,应该称作宜兴发酵茶或江苏红茶的肇始。

  清代前期,宜兴茶得到恢复性发展,同时仍为清室贡品,每年春天“贡芽茶一百斛”(五万升)。清代前期、中期,宜兴仍是全国主要产茶地之一。《清史稿·志九十九·茶法》中说,“我国产茶之地,惟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两湖、云、贵为最”,江苏的茶叶主要产自荆溪县(雍正三年分宜兴南部为荆溪县)。鸦片战争以后,情形发生了巨大变化,“泰西诸国通商,茶务因之一变。其市场大者有三:曰汉口,曰上海,曰福州……上海之茶尤盛,自本省所产外,多有湖广、江西、安徽、浙江、福建诸茶。”这里的“本省”指的就是江苏省,主要产地就是宜兴。经过太平天国的动荡,宜兴茶园所剩无几。光绪十年,户部统筹财政时发现,每年茶叶税收不及英国的10%,故对茶商、茶农层层加码,严重打击农户种茶积极性,所以晚清宜兴茶业日益凋敝。“宣统初,农工商部遂有酌免税釐之议”,而此时的大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任何政策都无济于事了。进入民国,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追求得到认可,宜兴乡绅虽尽力恢复山区茶园,但见效甚微。所幸的是,宜兴生产的雨前“雀舌茶”,制作考究,质量上乘。1915年,茗岭、湖、张渚茶农戴长卿、洪顺元、戴骐所制雀舌茶曾获巴拿马赛会金质奖,用另一种形式延续了宜兴茶业的辉煌。据1989年出版的《宜兴县志》记载:1937年以前,宜兴茶主要是绿茶,低档茶占80%。1945年后,由绿改红,制法是日光萎凋、脚揉、发酵,晒至七八成干出售。1934年到1937年,每年收购1500吨左右,当时50公斤茶叶值大米5石(每石75公斤),其中部分茶叶由上海洋行出口,其余多数销往苏北地区。1942年,茶叶降至50公斤值大米3斗(计合22.5公斤),茶行开始只半价收购,余款待销出后结账,茶农入不敷出,茶园荒芜,甚至被挖而改种其他农作物,宜兴茶业再度因战争而步入低谷。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