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这么好,为什么以前很少听说(起源篇)

  陆羽在《茶经》中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
 
  得出了“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结论
 
  告诉我们茶起源于远古

 
  无独有偶,在福鼎的太姥山区,也流传着一个类似的神话传说。
 
  说尧时有一女子,居太姥山种蓝,见山下麻疹流行,便教人用茶治病救人。
 
  由此感动上苍,羽化成仙,后山尊其为太姥娘娘,并向她学习种茶。
  剥去传说的外壳,在现实中寻找与传说相合拍的证据,不难印证传说的真实性,从而获得太姥山先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真实信息。
 
  1957年福建茶树良种普查时,就发现太姥山区有野生古茶树群落。
 
  传说中太姥娘娘修炼并得道升天的地方,也有绿雪芽古茶树的存在。
 
  太姥山区民间自古就有,将晒干的茶芽收藏,用于治疗麻疹的验方,进一步说明茶最初是作为药用的。
 
  后来古人又发现茶可以“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令人有力,悦志”。
  于是茶这南方之嘉木,草木之仙骨,除了作为药用外,还成为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供奉品,帝王贵胄享受的奢侈品和方家术士修道的辅助品。
 
  而这些都无一例外地用到茶的干叶
 
  因为茶的鲜叶不易得,于是古代先民便有意识地,将鲜茶晒干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随着茶树种植面积扩大和制茶工艺创新,茶便退下了它的神秘面纱,逐步进入了日常生活。
 
  唐朝时是“干茶”还与“蒸青团茶”并存了一段时间。
 
  但追求色香味形俱全的国人,产生了审美疲劳,“干茶”便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绿茶和后来创制的其他茶。
 
  不可否定,太姥山所在的福鼎茶区,在茶业发展历程中,也曾引进过绿茶、红茶、花茶等制茶工艺,并延续至今。
 
  而且还创制出被誉为:闽红三大工夫之一的白琳工夫。
 
  但值得庆幸的是,古白茶并没有因此在福鼎湮灭。
  那些隐身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太姥山原著民和僧侣们,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仍沿用晒干和阴干方式制茶自用,无意间将古白茶制茶工艺保存了下来。
 
  并默默延续了千百年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太姥山出白茶的最早记载,是唐陆羽的《茶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而茶学家陈椽教授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
 
  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系白茶原产地。
 
  大约到了明朝,太姥山古白茶开始走出山门,有人还给它取了个很贴切,很茶雅致的名字叫“绿雪芽”,并很快在名茶丛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就是明《广舆记》中说的: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
  明末清初时,太姥山茶的声名更盛。
 
  由于白茶工艺看似简单,其实风险大,天热变红,天冷变黑;而且很占空间,制作工艺繁复,再加上当时的福鼎茶人主打红茶牌,客观限制了福鼎茶人开发白茶的积极性。
 
  即使后来成功引种了大白茶,也还只是用来制作白琳工夫,而没有用它的芽来制作白毫银针。
 
  清朝后期,国内红茶市场风云突变,竞争异常激烈。
  从国际看:
 
  虽然中国还是红茶主要输出国,但市场份额已有一半被印度、锡兰占有。
 
  从国内看:
 
  祁门红茶1875年一经创制,迅速异军突起,很快就挤占了闽红茶的市场,此时的福鼎茶商已经看到危机所在,决定另辟蹊径,改做白茶,他们在太姥山中找到了芽壮毫显的大白茶茶树,然后针对古白茶制作,看气候制茶的弊端。
 
  研究出了一套更适合商业化生产的,现代白茶加工工艺,制成了白毫银针。
 
  并投入商业化生产,很快便打开了国际市场。
 
  之后白牡丹及其他大众化白茶陆续开发出来。
  但白茶产量仍少,故一直作为特种茶,专供出口长达百余年,近年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和白茶大面积扩产,珍贵的白茶开始回归国内市场,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我们品尝白茶,银妆素裹的美姿和清醇鲜爽的汤味时,也别忘了好曾出生寒门,也许最初的白茶,是远古时期太姥山人和其他茶区的人,无意间共同创制的。
 
  但引以自豪的是,最终保存这项技艺并据此创制了现代白茶的还是太姥山人。
 
  用“创于远古,闻于隋唐,兴于明清,盛于当世”,来表述福鼎白茶的起源与传承,再也贴切不过。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