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华坪县茶叶技术协会

  云南丽江华坪县茶叶技术协会简介
  由于华坪县茶叶技术协会的资料不详,文章暂时为你介绍华坪县的简介以及华坪县2010年度茶叶工作总结的相关情况!

  华坪县简介
  华坪县全县幅员面积2200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与钢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南与楚雄州大姚县、永仁县隔江相望,西连永胜县,北与宁蒗县相连。县城距省会昆明420公里,距丽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220公里,距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74公里,距成昆铁路格里坪火车站51公里,距攀枝花机场95公里,是滇西入川的必经之地。

  华坪县2010年度茶叶工作总结
  一、茶叶产业发展的情况
  华坪县人民政府结合丽江旅游的发展,国家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政策的实施和华坪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愿望,提出了“南芒果北茶叶”发展思路,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我县山区发展特色农业之路,制定了“强规划、扶龙头、打品牌、建市场”等发展措施。
  通过历届县委政府及干部群众的努力,到2010年全县发展种植茶叶15063亩,新植茶园176亩,其中可采摘茶叶12180亩,比上年增1180亩,全年生产鲜茶叶3168吨,比去年增68吨,生产干毛茶726吨,比上年增106吨,实现产值1450万元,比上年增加280万元。
  发展了“乌木春”、“雨台山”两大品牌。“乌木春”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获得1000亩的有机茶基地认证,其生产的产品涵盖红茶、绿茶、及砖茶,产品销往丽江、香格里拉等地区,占我县茶叶份额的50%。“雨台山”绿蕊荣获云南省名优茶评比铜奖,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商标认证(编号LB-44-0711243324A),全部以生产绿茶为主,产品销往云南昆明及周边的攀枝花、西昌等地,占我县茶叶份额的40%,在绿茶加工上具备较好的潜力,市场开拓前景好。发展了一个茶叶专业村——三股水自然村,三股水村全村42户,都是茶农,茶叶面积达到1440亩,户均30亩以上,户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家家安装有太阳能,户户有程控电话,三股水村农户沈孟仁家经过多年的茶叶种植,茶叶面积达到85亩,收入达到10余万元。随着生产的发展,村民的茶叶产量逐年增加,使三股水村民的人均茶叶收入比本地其他地方的茶叶收入高出很多,随着收入的增加,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水、改厕工作的推进,使得三股水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美观,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如今的三股水村民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在三股水的辐射带动下,与三股水一沟之隔的冬瓜坪自然村,也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准备成为第二个茶叶专业村,中心镇楠木村的木脚坪自然村也积极发展茶叶。茶叶产业正成为我县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一项产业。
  二、2010年所做的工作
  (一)搞好科技培训,大力推广品种改良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和新技术的应用
  2010年园艺站在永兴和楠木分别办了2次培训,共办了4期培训班,总培训人数290人次,主要是培训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茶叶栽培技术。指导新种植茶叶176亩。主抓的马路梁子、嘎苴和中心镇楠木木脚坪等新茶区的技术指导,重点从种植、管理方面提高农民的种茶水平。
  (二)指导全县优质苗木培育
  茶树扦插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扎实。茶树短穗扦播是目前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所育茶苗品种纯正,发芽整齐,通过技术人员不断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应用于生产中,在楠木木脚坪应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手把手教会种植户扦插的技术,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为推进我县茶叶产业进程,加强茶园示范园的生产管理
  安排技术人员按季节定期查看永兴苍房湾等示范茶园的生产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永兴集中办培训班时,都特别通知茶园管理人员准时参加。对照承包合同检查和督促乌木春茶叶有限公司的合同履行情况,2010年到乌木春茶叶有限公司检查了3次,企业正常运营,没有违反合同规定。
  (四)积极推广新技术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安排,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按方案实施,逐项落实,在茶叶方面完成了1000亩测土配方试验等。
  三、当前我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约化生产程度低。由于山地承包到户的原因,由每家每户自行种植,造成茶园规模小,种植分散,大面积连片或集中成片的茶园不多,导致茶园管理不一致,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各村各户茶叶收入差距大,发展极不平衡。导致茶叶产业的支撑作用不突出,效益不明显。
  (二)茶叶的附加值不高。我县茶叶亩产值仅有1200元左右,除掉肥料及采摘费后,茶农纯收入不高,如何提高茶叶附加值,是提升拓展我县茶叶迟滞不前的关键。
  (三)茶园管理粗放。茶叶生产投入不足,重栽培轻管现象严重,茶叶的产量普遍不高,亩均效益低,茶叶生产成本降不下来。
  (四)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技术推广力量弱、设备落后,有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但没有技术推广人员。
  (五)销售手段落后,品牌附加值低。茶叶销售以市场交易、内销批发为主,直接进入超市、连锁销售较少;散茶出售多,品牌包装销售少,品牌附加值低。导致茶农收入低,每亩茶叶收入仅仅1200元左右,作为新农村建设支撑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提高。
  (六)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我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少,各茶厂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茶叶生产管理及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对茶叶生产加工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仅凭经验和习惯对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进行简单操作,茶叶产品质量很难快速提升,品牌带动、辐射不强。
  四、我县在茶叶产业发展中采取的对策
  (一)优化茶叶发展环境。茶叶本身是一个弱质产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需要大量来自政府和非农产业的支持。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完善落实茶叶产业的发展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网络,为茶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齐心协力,把茶叶产业作为新农村支撑产业来抓。在这些政策的带动下,一些煤炭产业的老板进入茶叶产业,如木脚坪大村煤矿老板徐国新,从2008年开始,只要愿意种茶的农户,无偿提供茶苗并每年扶持250元的肥料款,连续三年,无论种多少都行。下在煤炭企业老板的支持下,订购种子、整理苗地、开挖茶沟,2008年发展种植402亩茶叶,2009年种植368亩,目前木脚坪已有茶地770余亩。且长势良好,部分茶叶进入打顶采,大部分进入了定型修剪,茶厂建设也开始,在不远的将来再建一个三股水茶叶专业村的设想必将实现。
  (二)加大科技兴茶力度。加强科技培训力度,培训一批茶叶技术骨干,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低产茶园改造,以及各种病虫害生物防治知识的培训,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通过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茶叶产业发展。
  (三)提高组织化生产程度。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茶园尽可能形成连片种植,对各个环节实行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规划、统一栽种、统一施肥、统一剪枝、统一除虫,实施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改善茶园面貌,提高茶叶质量,增加规模效益,为打造生态茶、有机茶品牌,可持续发展茶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采取了贴息贷款、销售网点建设补助、品牌宣传倾斜、扶持粗制茶厂等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最终形成“龙头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龙头企业通过茶园、茶厂的技术示范,带动农户共同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使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由常规化向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转变;茶叶品牌向精品名牌规模化转变。促使有条件的乡、村都发展茶叶,“乌木春”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获得1000亩的有机茶基地认证,“雨台山”绿蕊荣获云南省名优茶评比铜奖,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商标认证(编LB-44-0711243324A)。
  总之,通过茶叶产业的带动,可使农业生产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我们应不断更新观念,在我县北部山区,在还没有找到比茶叶更好的产业的情况下,发展茶叶生产,能促进和带动新农村建设。
 

责编: 小吉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