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

 金沙贡茶历史悠久,最早要追溯到西汉时期。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贵州省金沙县的“清池毛尖”、“清池绿茶”“清池翠片”屡屡在全国各类茶博会上斩获大奖。好消息接踵而至,金沙县荣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的“中国贡茶之乡”称号,这是该县首次获得的冠以“中国”名称的殊荣,日前,记者走进金沙茶园,探访贡茶之乡的前世今生。
 
  古树今犹在,不闻马蹄响
 
  “要了解金沙的贡茶文化,得去清池镇。”金沙县之所以能获得“贡茶之乡”称号,得益于清池古镇。于是记者一行到达金沙县城之后,第一站便是驱车前往县城西北的清池镇。虽然只有68公里的路程,但是由于地处偏僻,山路崎岖,行路难,花了超过2个半小时。清池镇党委宣传委员罗仕碧告诉记者: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中郎将唐蒙受汉武帝委派,征发巴蜀士兵千人,加上粮食、布帛、金银、珠宝等辎重队伍1万余人,从赤水河口符关(即今日四川省合江南关上码头)出发,沿赤水河上行,来到了紧邻古蔺的清池停留,当地少数民族为了迎接唐蒙,将家中刚刚炒制的新茶让唐蒙品尝,口干舌燥的唐蒙和他的军队品尝到清池茶后,赞叹说:“我从都城出发,走了近一年,还没有品尝到这么好的茶。”临走时,唐蒙向当地村民购买了10斤上贡汉武帝。汉武帝品尝后,大加赞誉,亲自将此茶命名为“夜郎茶”,并传旨作为贡茶。
 
  在罗仕碧等人的陪同下,又驱车18公里山路,我们来到大山深处的阳波村回龙湾,这里已同四川省古蔺县接壤。罗仕碧向记者介绍:据《大定府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当时的宣慰土司奢香夫人前往南京朝拜朱元璋,除了向朝廷献马23匹以外,还进贡了大批优质的清池茶叶。在朱元璋的支持下,奢香夫人开辟驿道,其中就有清池到四川的古驿道,几古茶道(又称古盐道),建好后,往来商人们把池茶运往四川、南京等地出售,再把清池需要的盐巴日用品等物资运进来出售。在今天清池与古蔺交界处的古渡口,还保存有李宇清同治年间的三块义渡碑,其中一块这样记载:“清水塘茶,渡船经古蔺出川,畅销各地,年年岁贡,惜产少耳。”如今,这三块义渡碑连同清池镇上的江西会馆、罗家坟、节孝坊、贡茶盐道遗址,成为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点,这在今天偏远小镇,实属罕见,也可以由此穿越千百年时空想象当年商贾往来、文化繁荣的景象。
 
  当年古代贡茶盐道边,一丛丛古茶树群映入眼帘,其中被当地人称为“大茶树”的最大古茶树树主干直径超过60公分,主干直径58公分,树高超过12米,树冠覆盖面积达60平方米。省茶叶协会组织专家鉴定,它已有1600年以上的树龄,也被当地人称为“神茶树”。隆冬时节,大茶树开满茶花,生命力依然旺盛,茶树的主人告诉记者,现在这棵大茶树每年还能采70余斤茶青,揉制的鲜茶呈褐色条索状,当地村民还是沿袭祖辈土法喝茶方式:炒好的茶叶与杆混存,用沙罐炭火烹煮,茶汤呈褐绿色,浓香扑鼻,有清神爽气和明目之功效。老人告诉记者,这里类似的大茶树还有40余株,据普查,金沙境内散存的古茶树,总共有600余亩。
 
  虽然错过采茶季节,未能喝上一口古茶,但看老树开花也是一种欣慰;未闻古茶道马蹄声响,那蜿蜒的山路已是一种沧桑见证,所有的历史其实都是当代史,就看今人如何看待与对待。
 
  今朝清池茶,声名亦远扬
 
  金沙县茶产办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金沙县茶叶种植面积22.07万亩,已开采茶园面积为6万亩。为了将茶叶培育成继烤烟和油菜之后的又一农业支柱产业,金沙县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决定从2008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以上资金,作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基金,用于茶产业发展的贷款贴息以及基地建设补助。金沙县茶产办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预计2014年度产量将突破1000吨。县内注册茶叶企业31家,规模企业7家。
 
  “我们清池的茶叶在古代是贡茶,品质好,能抵捐税的。”在驶往贡茶盐道的中途下车、上山,顺着清池茶厂负责人张德勇的手一指,只见漫山茶海云雾缭绕,苍翠蜿蜒。
 
  张德勇夫妇把新家、新厂房盖在茶山中间,有着陶渊明一般的诗意,在露天的坝坝上坐下来,张德勇抬出一个小方桌,摆上凳子,面前的菊花开得繁茂。喝上一口他自己做的茶,我问他:“茶树是福鼎种吧?”答曰:“对,福鼎小叶种。”我再问:“树龄有10年了?”张德勇说:“是的,刚好10年……咦,您也是个专家啊!”我笑了,说,谈不上,只是喝得比较多了!你这茶很好,没用农药!
 
  早年向湄潭县老茶叶局长拜师学艺,如今做茶已有将近20个年头的张德勇,2013年开始投资了50多万元建设了1000多平方米、年产茶叶可达10万吨的新厂房,今年开春,新的生产线就能投入使用了。“我做的茶水浸出物达到34%(达到27%就已符合名优绿茶的标准),含水量小于5%,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和,很受各地客户的喜爱!”张德勇告诉记者。
 
  “我能发展到今天,非常感激农村信用社对我的支持。”张德勇说,2006年自己开始建厂,资金不够,但当时只是散户茶农,按照信用社对农户贷款最高限额只能得到3万元,于是全家人凑了5个户头,2007年得到15万元贷款开始发展,后来又说服家人入股,慢慢发展到个体工商户,2008年以后,金沙县信用社对我贷款额度增加到30万元,才有了今天的规模。”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金沙联社工作人员在现场也表示,以后会加大对张德勇这样茶农的支持力度。
 
责编: 语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