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品牌,痛是有了,却不知痛点在哪里

  中国是一个产茶大国,同时也是个消费大国。茶叶是我国的国饮,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茶文化,在世界上却没有一个属于我国的茶叶品牌。我在茶行业打拼了十多年,这可是我心中之痛,心中之结。

  梦难圆痛在哪

  不错,饮茶是中国文化,而文化的内涵不是说在嘴上的,更不是写在书本上的,而应是溶于产品与体验上的。当今社会是快速消费时代,互联网传播时代”,茶企往往不能合理地利用时代优势来整合现有的资源进行传播。固步自封的传播和自我的茶文化意识形态,导致产品理念无法被消费者接受,更不要谈良好的消费体验。消费者所接触的文化是空洞的,所以说文化是喝出来的。就像中国的白酒要一杯一杯干,才能有文化的渗透,才能有产品的传播,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与认同。

  痛在传统模式上

  中国茶产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过不同经济体制,它曾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叶经营逐步被放开,茶行业一度达到兴旺时期,但随后市场出现无规则局面。父子兵、夫妻档的家族式经营成为了主体。有的企业在传播品牌、营销规划、产品设计与开发上不太重视,他们仍是停留在卖农产品的经营思维。

  现在,茶企普遍存在产品开发单一落后、营销思路闭塞、产品设计简单,基本上靠感觉、靠关系、靠季节卖产品,做两季两节的生意。产品市场定位不清晰,无团队、无营销、无渠道。这样,产品传播与品牌的服务渗透力,消费者是感觉不到的。

  痛在产品没创新

  产品的延伸力不够,不能形成记忆并应用于日常,商品的两种价值就没有在茶产业内形成效益”即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商品价值是需要传播与营销的,使用价值是需要体验并长期使用的,双重价值充分发挥才可推动产业经济向前。但是行业内不少人把产品开发归于一个“盒”来解决。茶叶放进了盒子就是产品开发设计了,这样的“自愚自乐”竟被当成营销。

  模式改变格局。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相比之下,茶产业未能与我国经济同步发展。茶产业必须进行自身的商业模式的改革,这一改革必须是颠覆性的。

  痛在渠道与营销

  我们的同行都说:中国七万家茶企业不抵一个立顿。是“立顿”产品优于我们吗?还是他们的茶叶资源优于我们?但都不是!立顿的茶原料是低价收购我国的茶叶。其产值高的原因在于:“立顿”的渠道与营销优于我们。

  在中国,所有的超市和批发渠道,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看到立顿的产品。同时,“立顿”在有效的渠道内,再加以营销活动,例如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关注、持续的宣传推广。再者,“立顿”产品设计简约大方,文化的展现形式是快捷、便利、轻松愉快的。更重要的是,“立顿”口感多样,选择容易,受众群体广泛,便于进行传播。最为关键的是,至今我国茶产业没有统一的标准,“立顿”紧紧抓住我国茶行业的软肋,大力推广,推销有标准的“立顿”产品,成为我国引导消费者饮喝标准茶的先锋。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