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普洱茶启示

  老茶只是一个传说

  最近朋友神秘莫测拿出一个小饼:说据说是××年的茶。出于好意,又不想过于“打击”,便说:不要相信老茶,老茶只是一个传说。先仔细闻闻,再认真喝喝看。结果,是一款人工做老的熟茶。气味怪异,当然就无需再喝下去了。

  的确,当下有很多“传说中的老茶”流通、充斥市场。很多茶友,特别是新接触普洱的茶友,在越陈越香的引导下,充满好奇,充满希望。一次一次尝试“老茶”,一次次失望,为什么?

  一次,在深圳,听于茶友说起一件事情:某两位俄罗斯摄影专家在接受国际友人馈赠的普洱茶的时候,问:这是陈年的吗?此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四个字上:陈年普洱。

  陈年老茶,在小弟看来,它和92长城红、拉菲、虫草、红心铁观音、海黄……这一长串的文字符号,似乎吻合和揭示了一个相同的道理:稀有资源总是离我们很遥远。试问:全世界都在追捧的陈年老茶,会不会出现在很随意的货架上?!想通了这个问题,很多折腾人的困惑,会迎刃而解。

  不禁又想起一件事情:广西茶友芦笙曾经说过,要有好茶缘,一是要有经济实力,二是要懂基本知识,三是要有茶缘。而第三是在前二个条件的基础上,逐渐提升的。小怪很赞成。

  结论:世间,会有陈年的普洱等着我们,但是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节省十次的时间、精力、钱财,集中在某一个点上,这时候,也许就是深入老茶的开始。

  伪普洱说

  普洱茶是名贵的,普洱茶又是很普通的。它名贵得让人倾家荡产也换不来一口,它又是普通的,普通得让人看了似是而非,甚至怀疑此茶是否可以入口。就是这种似是而非的条件下,出现了很多非普洱茶的“普洱茶”,小弟称之为伪普洱。

  记得前些时候,有茶友一起交流,可谓石破天惊。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是将那层薄薄的纸捅破而已。他说:“普洱茶疯狂的岁月,就是假冒伪劣。”假名牌、假古树、假工艺、假滇茶,当然也包括假老茶……去伪存真,这是我们要追求的。之所以有假冒伪劣,就有真材实料。真和假是相对的。

  寻找普洱的真相,这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每一种茶类,必然会有相同的特征。人人喝完都认为好喝的茶,那么它一定是好茶。每一种茶类,都必须是茶的味道,而非其它让人半信半疑,又不敢冒然质问的所谓“某某香”。大师横行的年代,谦卑做人也许是最好的态度,越是这样,真相越是扑溯迷离。伪普洱者,多见于下面几种形式:

  1.非云南特定区域所产之原料,包括云南和云南以外。

  2.非普洱制程,冠名普洱茶,包括滇绿。

  3.非自然转化(熟普工艺除外)的仓储加工。

  4.非名牌而冠以名牌之名。

  5.非古树而冠以古树之名。

  6.具有非茶之味而强说茶味者。

  7.喝之群体出现生理不适。

  8.胡乱拼配,导致香味和口感怪异。等等。

  认真去思考和探索上述这些现象,或许我们在辨别普洱的时候,多了一层筛子。又或许像那些摄影的疯狂发烧友那样,等待万年的雪山撕开重重叠叠的云层,这时,阳光会照耀在雪山的顶峰。这种现象,是客观的,这种感觉,是主观的。二合为一,即为普洱真相。

  伪茶者

  伪茶者,意为假茶人。众生相,形形色色。这里要说的,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新茶友;当然也不是为生活奔波,视茶如神圣事业的茶商,新茶友爱茶,我们应该赞赏、高兴,我们又多了一个伙伴。茶商,我们应区别对待,更多的人认识茶是通过茶商这一群体获取,应感激。当然,碰上奸商,只能自认命苦。之所以强调伪茶者,实则为了将那些打着“爱茶”的幌子,到处忽悠的人,这种人口若悬河而实则胸无点墨,为名为利而不择手段。这种人姑且称之为伪茶者。

  其特征有三:

  一、认定某种茶为天下之最。比如某某树、某某纯种,某某年份,某某山头,某某地域。从茶的角度说,的确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万事万物一通百通。可是实际上,一通的意思是此路通,而别路也通,伪茶者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只有此路可通,别路都是悬崖峭壁。再说,学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对于一般的茶友而言,没有经过交学费、遭伤害、遇欺骗、受委屈等等一连串的锤炼和折磨之后,是很难获得并且理解核心的知识的。不过,也有前生修得百世茶缘的人,这种茶友是幸运儿。揭露伪茶者的目的,就是想劝告初入门的茶友,天上一般不会掉馅饼,真掉下来的,可能是铁饼,会让你头破血流。

  二、只有自己的茶才是最好的。一个人经历了千辛万苦,获得某种信息的时候,大喜若狂。如果这也可以作为一种境界的话,那么是可取的,也是让人羡慕的。自己做的、自己淘的、自己藏的,当作自己的儿子或丈夫,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换一个角度说,为什么会出现“老婆都是别人的好”的说法呢?小怪不支持这种说法,但是同意这种说法有存在的道理。也就是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根本不是那回事。不过,也可以反过来再反过来说,茶也不一定是别人的才最好。

  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茶”,这是一个无人敢驳的谎言。茶是一种心魔,当你认识了它,爱上它,你就会迷恋,无法自拔。而茶的起初,是一种药,药当然不是为了迎合自己一个人的口感取向,而是大众化的。普洱之湿仓,铁观音之泛滥,台茶之大陆化,多少人为此忘乎所以,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这些都会迎合某些人的口感,它“适合自己”但绝不是好茶。假如将“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茶”改为“适合最大限度的人的,才是好茶”,一百个人喝了这茶,有八九十人认为好,估计已经是不错的好茶了。假如九十九人都迫于你的淫威缄口不敢发表个人看法,只有你一人在自我陶醉,请问:适合自己的是好茶吗?

  茶的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荣誉、地位、权威都是表象。茶,无任何界限。非要区分个子丑寅卯出来,恐怕离茶已经很遥远。

  大益茶

  大益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玩意”。

  小怪接触过勐海茶厂的最老的茶,是在大益品牌成立之前的茶品。也就是1989年之前的茶品了。88青,73青,还有后来的橙中橙,简体云,红飞7542等等,的确让人印象深刻。

  大益茶在市场上已经很复杂,复杂到无法用正常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甚至很多茶友认为,大益的茶相当的难喝。这可能涉及到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普洱茶被炒作、被更多的人认识,大益茶也许是始作俑者。假设大益茶真如一部分茶友说的那样“难喝”,说明当初掏钱买大益茶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同时,当下整天说大益茶好的也是疯子和傻子。从这个方面去思考,也许能够使我们面对某些“大益茶”的时候,能够审视某些表象最终认识问题的本质。茶是有共性的,别的茶能好喝,为什么大益不能好喝?更深层的意义留给读者去思考。这是第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这句话:天下的茶,你喝了多少?

  大益的生茶7542,8582,大益的熟茶7572,7262曾经被某些圈子认为是生熟茶的重要参照物。这是由于在过去的老茶当中,这些配方茶留下了口碑不错的茶品。当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追逐古树、老茶的时候,是否可以用心喝一喝这些常规茶,哪怕是刚刚出炉的“新普洱”。不求存放,只求尝试。尝一家不行,多尝几家行不行?

  大益不是唯一,但是不能绕开。大益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从做茶的角度说,我们需要继承发扬大益的优点,克服其缺点;从喝茶的角度说,通过了解大益,进而找到其它普洱,其它茶的共同之处。上面说了,全世界的人都在追逐大益的时候,大益能产多少茶?假设其它茶能突围而出,这不是天下爱茶人的福气吗?我们可以包容大益、包容下关,当然也可以包容所有茶厂,茶,靠的是品,不是包装。

  大益只是一个代表。说了,大益不是唯一。其它茶品当然也不是唯一。大益茶只不过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各个年代的产品让人们更加系统化地学习普洱。这是大益的优势。
文/岭南茶怪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