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在北方到底要怎样喝?

  前几天翻看《清代贡茶研究》这本书,看到好多有意思的东西,有些认知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不禁想到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习惯,就想这是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冬暖夏凉吗?对北方人喝普洱茶是否有启发作用呢?
 
  一、清宫里到底有哪些普洱贡茶
 
  我们先来看看清宫里到底有哪些普洱茶。以清乾隆五十九年贡为例,进贡普洱茶的种类有普洱大茶、中茶、小茶、女儿茶、牙茶、蕊茶、茶膏,其中大、中、小、女儿茶均是团茶形式,蕊茶有团茶和瓶装散茶,芽茶均是瓶装散茶,茶膏是以匣装之。贡茶收缴时间一年中有两次,分别是三月二十四日和四月二十六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芽茶、蕊茶更多是以散茶或现在说的毛茶形式存在并进贡给皇帝,不是非得压成饼。
 
  二、清宫里普洱茶的仓储
 
  宫里存储茶叶的地方有茶库、茶房和御茶膳房,虽然功能不同,但都存有一定数量的普洱茶。我想除了通风和保持清洁,应该也不会有太多的干预措施,比如加湿和控温等。但时间久了,普洱茶也会在当地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特定的仓储环境和微生物体系。就像一个人要生活在当,就得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所以我觉得北方存储普洱茶,同样要与环境共舞,感受四季的变迁,过多的干预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也许自然仓储才会成就北方普洱之美名。当然北方的冬季室内多地热且环境封闭,不与外界流通,加湿还是必须的,即便人也需要。
  三、为什么夏喝龙井,冬饮普洱?
 
  1、当年的普洱茶夏季喝不到
 
  茶叶从六大茶山运抵昆明再经运抵北京,这条茶马古道被叫做官马大道,要走110天,相当于三个半月,按四月采茶到京师要八月中旬,折算阳历在九月中旬左右,已是中秋时节。经历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到达北京。期间旱路与水路并进,普洱茶历经整个夏季风雨嬗变运抵京师,也同时成就普洱茶之名。
 
  2、冬夏饮食的差异
 
  当时还没有冰箱,夏季多以应季的蔬菜为主,冬季则必然以肉食等多脂肪类物质为主,已达到御寒效果。且满人本属游牧民族,多喜肉食,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在清朝崛起的主要原因吧。普洱茶恰恰解油腻、牛羊毒,正是助消化的最好选择。所以,从饮食层面讲,夏天喝龙井就可以满足消食化腻的要求,而到了冬季,只有普洱才能满足需要。且当时饮用的一定是生茶(另文解释)。
 
  3、冬夏气候的变化
 
  北方冬夏气候和温度差异巨大,温度差异最大在摄氏60度以上。这样的差异对人体的适应能力是个考验。但无论冬夏整体气候都比较干燥,加之北方人的生活习惯,尤其冬季,睡火炕吃大肉喝大酒,肝火会旺,适量饮用一些生茶,即可消食解油腻,又可解毒去火。
 
  总体而言,“夏饮龙井、冬饮普洱”的说法,大抵也是追求一种茶性与自然变化的一种平衡吧。
 
  四、普洱茶在北方要怎样喝?
 
  在说北方之前,我们先看看南方人怎么喝普洱茶,尤其广东人和香港人。比之北方此地常年高温高湿,所以即使温度很高也挡不住湿气太重,煲汤成为必然选择。唯祛湿也。喝普洱茶时,他们同样要喝老茶、熟茶更多,为什么?唯祛湿也。且老茶和熟茶在后发酵后茶性更强,更易出汗。
 
  那么生茶和熟茶在属性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从对人体的影响上讲,“生茶性凉,可以祛火,熟茶性热,可以祛湿”。但都具有消脂解腻之功效,只是生茶更强。掌握了这个道理,自然就掌握了生茶与熟茶的饮用原则。
 
  所以,即使夏季,如果阴雨连绵,不妨多喝几杯熟茶祛祛湿,但是熟茶喝多了最大的问题就是上火。尤其是普洱晒红,我一喝就上火。而在冬季,虽然天气寒凉,但是如果室内干燥又多食肉类,自然多饮些生普更好。
 
  总之,单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普洱茶的饮用,应该以地域、气候、季节、个人体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遵循“生茶性凉,可以祛火,熟茶性热,可以祛湿”的原则,自由选择普洱茶。但归根结底都要合理搭配,适量饮用!
  关于普洱茶在北方的饮用、存储、品鉴等问题,会在以后详细论述,以期形成一套适合普洱茶在北方的存储和品饮体系,本文只做初步探讨!(原题:北方普洱遐思||由“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想到普洱茶在北方到底要怎样喝?)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