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视角】“无尘第一车间” 初制升级之路

  茶叶产业链很长,涉及到农业、工业、商业与服务业,普洱茶经过十余年的狂飙突进,到了今年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纷纷暴露出来,除了许多茶企热衷炒作,赚快钱,不愿意下苦工夫培育消费市场之外,也跟云南茶产业的的种植与初加工环节太落后有关。

  彩农茶业掌门人岩文早在十年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在2008年就建立了业界领先的“全手工、全程不落地初制所”,通过数年建设,在邦东、马台、勐库、勐海、普洱等地建了十余个现代卫生规范标准的新型初制所,亲自收鲜叶,然后用自己悉心培养的制茶师傅按照“全手工、全程不落地”的核心工艺,制作出高品质茶品。

  “行业初制所、精制厂林立,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车间,这就是我们提出打造第一车间,实现无尘化生产之理念的缘起。”岩文认为,普洱茶的制作一直二元分裂,精制环节在计划经济年代就享受良好的待遇,实行现代工业化生产,而到了2006年以后一些大精制厂引入药品的生产管理流程,对食品安全严格把控,已经跟现代先进的食品、药品生产接轨;而初制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最近几年清洁化生产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如今许多地方的初制所比起以往有极大的改观。但还没突破作坊式生产的局限,要进一步提升,必须引入现代标准化生产理念,将作坊改造升级为车间。相对于建在工业园区的精制厂,这个车间是从源头抓卫生与品质的,就建在茶园里或者就近,能从茶园管护与采摘开始,一直到整个初制环节都能严格把控质量,所以我们将之命名为第一车间。而提“无尘”两个字,是指借用药品的生产标准,实施封闭式避尘操作。”岩文解释了为何要升级为“无尘第一车间”的原因。

  彩农茶业将“全手工、全程不落地初制所”升级为新一代的“无尘第一车间”,喻示着普洱茶的初制正式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与现代食品、药品生产接轨的阶段。

  早在2006年就有茶企提出用制药的标准制茶,其后天士力、云南白药纷纷提出类似的理念,建立了现代标准化的精制车间。“云南茶业的精制水平上去了,初制也不能老拖后腿,我们首创无尘车间,就是想把第一车间真正建在茶园与初制所,打造类似云烟与褚橙那样的品牌。”岩文说。

  全文详见《普洱》杂志2015年10月刊   茶窝有售!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