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三周年成就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三周年成就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供稿,中国普洱茶网独家稿件(http://www.puercn.com) 转载必须留本站版权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9月,所长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木霁弘。

  研究所的成立旨在致力于中国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省的区域历史文化和语言研究。

  三年来,主要有以下大事:

  2007年9月,云南大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2008年9月,受美国茶协会邀请赴美进行茶文化交流。

  2009年12月与中国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文物局合作,开展茶马古道线路研究,同时进行申报茶马古道世界线性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分析。

  2010年3月底4月初,与澳门行政公署联合举办的"千年印记·茶马古道风情展"在澳门茶文化馆开展

  2010年6月2~7日,由研究所支持协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普洱论坛·茶马古道遗产保护及培训"在云南省普洱市顺利召开。

  2010年7月,由研究所支持协办的"2010丽江茶马古道研讨会"在丽江召开。

  2010年7月,云南丽江马帮路民族文化艺术馆成为研究所的第一个研究基地。该馆开馆于2009年6月,为全国第一家以微缩模型的形式立体展现茶马古道全景的博物馆,历时四年精心制作而成。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前后,积极配合云南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各项实习和田野调查工作。先后组织学生参与了田野调查,撰写了相应的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成书: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新农村建设田野调查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富村之路》一书。

  云南省玉溪市烟草发展及烟俗的调查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云烟之乡》一书,此外还编著有《烟文化》,《烟文化说》。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产业发展史及三七种植情况的调查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文山三七--跨越生命百年》一书。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五尺道、悬棺等历史遗迹和县情调查采访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明月万里照关山》一书。

  香格里拉考古、历史记录和民间口传资料的调查及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香格里拉文化史》一书。

  214国道祥云至临沧段公路铺设及各施工单位管理和文化建设的调查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心路》一书。

  保山市四县一区县情和区情调查采访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昌盛宁远》、《施韵甸美》、《隆运之阳》、《龙啸山陵》和《腾云冲霄》五本书。

  开远市24个村寨情况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编撰《开远乡村旅游丛书》。

  除了上文提到的《滇藏川"大三角"探秘》、《茶马古道考察纪事》、《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三本书之外,研究所成立前后又陆续策划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的书籍和文章,对茶马古道的概念、形成、范围、特征、意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释。主要有:

  《茶马古道上的西藏故事》,孙炯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

  《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研究》,国家文物局、云南省文物局、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周重林,2010,6。

  .《"茶马古道"的意义:以唐宋以来的丽江为例》,杨海朝文,《中国西南文化研究》,2005年9月。

  《茶马古道的起点》,木霁弘文,《影响力》,2006年10月刊。

  《茶马古道总述》,木霁弘文,《云南普洱茶》,2009.春季刊。

  《茶马古道概述》,木霁弘文,《中国文化遗产》,2010年8月刊。

  《茶马古道的范围及线路》,周重林,凌文峰文,《中国文化遗产》,2010年8月刊。

  《茶马古道二十年》,周重林,凌文峰文,《中国文化遗产》,2010年8月刊。

  《茶马古道,一场话语权的自我整合》,周重林文,《普洱》,2009年3月。

  《当前茶马古道研究的三个重要问题》,,周重林文,《"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茶马古道遗产保护"论文集》国家文物局汇编,2010年6月。

  《茶马古道,从博南道道永昌道》,周重林文,台湾《普洱壶艺·茶艺》,2009,NO.30。

  《从勐海茶区看中国茶学重塑》,周重林文,台湾《普洱壶艺·茶艺》,2009,NO.33。

  《茶马古道,沙溪寺登街》,周重林文,台湾《普洱壶艺·茶艺》,2009,NO.32。

  《茶马古道与世界遗产》,周重林文,台湾《普洱壶艺·茶艺》,2010,NO.36。

  《从茶看福建人的偷渡精神》,周重林文,《锦绣》,2010,4

  《游客"凝视"与丽江"茶马古道》,杨慧,凌文峰文,《"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茶马古道遗产保护"论文集》国家文物局汇编,2010年6月。

  《茶马古道:策略以及路径》,木霁弘,周重林文,《丽江茶马古道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7月等。

  普洱茶的饮用、运输及其对云南周边省区和世界的影响也是本所一直以来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普洱茶的研究过程中,本所的研究立足于云南作为世界茶树起源地和普洱茶原产地和重要产茶区的实际,结合茶马古道的研究,从历史、经济、社会、民俗、语言等多个角度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诸多的成果。主要有:

  《天下普洱》,周重林总撰稿,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普洱茶》,木霁弘总撰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云南茶典》,周重林(撰稿人之一),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年11月。

  8集电视艺术片《中国普洱》,木霁弘策划,中国唱片广州公司,2006年。

  《普洱茶手册》,木霁弘(主编之一),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4月。

  《中国普洱茶文化》,木霁弘总撰稿,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6年12月。

  《中国茶文化丛书》,木霁弘策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普洱茶文化辞典》,木霁弘、凌文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等。

  其他文章尚有木霁弘、周重林、杨海朝、凌文峰等200多篇相关茶与普洱茶文章,不一一例举。

  其实在茶马古道和普洱茶研究的过程中,研究所更多的是关注它们与云南这块土地及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众之间的关系,因为研究所的宗旨还是进行云南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而上述两个方面还难以涵盖云南历史文化的全部,所以研究所还从史籍、语言、田野调查等多重角度对云南文化进行了"解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和文章中:

  《在云南四千公里的边境线上旅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云大早期的历史与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古人的吟唱--丽江诗画》,亚洲旅游编辑部,2005年。

  《汉藏语系语言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

  《文者山行》,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3月。

  《开远文化的新视界--第四趟列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

  《守望国土》,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

  《春城·国土·守望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

  《走向和谐--开远城市形象论坛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印象丽江》,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

  《梦回大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临江沧浪》,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维西读本》,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4月。

  《中国战士》,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雅集(甲、乙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德宏的响声石破天惊》,云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9月。

  《茶马古道研究集刊(一)》,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等。

  早在正式成立之前,研究所成员就已经开始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制作之中。如早在20世纪末期,参与滇西北丽江、香格里拉等地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旅游形象的塑造。2003年,与田壮壮导演及日本NHK电视台合拍纪录片《德拉姆》并荣获2005年国家文化部、广电部和中国文联等单位联合颁发的"华表奖"。

  2007年9月正式成立后,研究所充分利用早期文化产业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扩大了文化产业的活动领域和与地方政府合作的范围,先后取得了以下成果:

  2007年7月,开展开远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最终成果出版为《开远文化的新视界--第四趟列车》。

  2007年10月,承办开远市"走向和谐--开远城市发展高峰论坛",论坛论文最后结集为《走向和谐--开远城市形象论坛论文集》

  2008年,与文山州三七特产局合作开展三七产业的文化研究与推广。

  2008年7月,与文山州西畴县旅游局合作,进行西畴县香坪山生态旅游景区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工作。

  2009年,与普洱市政府部门合作,完成了普洱"大茶马古道"概念规划。

  2010年,与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文物局合作,进行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评估、线路研究和世界线性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2010年起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公署合作举办《千年印记--茶马古道风情展》。

  虽然研究所的宗旨在云南和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但研究所的研究视野并未局限于这一区域,还在更大、更为广泛的区域和学科背景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并取得了诸多成果。如:

  《旅游批判》,木霁弘,杨斌、彭丽丽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文化的视野》,木霁弘、凌文峰等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12月。

  《茶精神》,周重林著,东方出版中心即出。

  《郎骑竹马来》,周重林著,新星出版社,2009年5月等。

  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14名,有来自国内外不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专家二十余名,还有各行各业的合作组织。正是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研究所才取得了上面的丰硕成果。

  随着研究所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力量的不断增长和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研究所已开始逐步实施与云南各大出版社的合作,开展云南滇域文化读本系列、云南乡土文化读本系列和茶马古道文化丛书系列的编辑和出版。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供稿)

责编: canmiss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