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那远去的山间铃响

 倾听那远去的山间铃响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文化无疑是云南马帮文化的代表。说到马帮文化,人们大多都知道茶马古道。这是人家宣传做得早,基础设施做得好,舍得投入人力、财力,脚踏实地去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以茶马古道为平台,把马帮文化打造成茶马古道的标志性文化品牌。
  其实在滇南,红河州境内的马帮运输也蔚为壮观,马帮文化色彩斑斓。
  溯源红河马帮文化,重振境内马帮文化雄风
  解放前,境内各县市都有相互连通的马帮主驿道,很多乡村有纵横交错的支线驿道与县市主驿道相连接,那些支线驿道上一样地山间铃响马帮来。那时村村寨寨,凡是有条件的人家都要养马匹,外出可结伴为马帮做买卖搞经济;在家是驮马,可送肥下地,秋收驮谷子回家;走亲戚骑马而去,就好比当下,家有一辆大车和一辆小车私用。
  境内民族众多,民族不同,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不同,但都有对马帮的同样需求。马帮就有汉人马帮、哈尼马帮、彝族马帮、傣族马帮、苗族马帮等等,便自然生成多样性的马帮文化。产生了红河迤萨马帮和蒙自海关为中心的马帮特色和马帮文化。
  迤萨马帮是马帮行业中做得最成功的马帮。境内多数马帮是以运输为业,赚运输费,兼顾点小买卖。迤萨马帮的营生是以货物贸易为主。清朝末年,他们打通了通往东南亚的著名"马帮之路",使小小迤萨每年有上千人及百队马帮出入境外,把生意做到东南亚多国。他们收购当地特色产品驮出去卖,购买国外产品驮回来卖,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赚大钱做什么。马帮驮来了一个有"江外小香港"之誉,富甲一方的迤萨小城,迤萨也因此成为云南著名的江外侨乡。
  创出如此业绩,可谓是利润高、风险大。迤萨马帮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生意成败、贼匪相加,还有境内山高坡陡、气候异常、深山老林、江河湍急、毒蛇猛兽的严峻考验。这种人文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沉重体验所撞击出来的马帮文化是很精彩的。直到2006、2007年两年云南大型文化工程"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向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北京奥运会敬献云南马帮贡茶、向全国推介普洱茶,组委会选中了红河县的马帮为贡茶万里行的驮茶马帮。
  "马帮运输主要集中在蒙自县城至蛮耗码头的驿道上。个旧矿区生产的金属锡,其他县生产的土特产品,均由马帮从四面八方运抵蒙自,在蒙自海关办毕出口手续后,再由马帮将出口商品运到蛮耗,转水运出口。回程时,马帮又将蛮耗码头的进口商品运抵蒙自,再由蒙自运到全省各地。据蒙自海关统计,光绪三十至四十年间,运输蒙自关进出口货物的马匹每年达万匹次以上,最多的为三十二年(1906年),达29.53万匹次,以每匹次驮60公斤计算,运量近1.8万吨"(见《红河州志》第三卷358页)。一路马铃声响,马蹄声碎,驿道青石路上,走马踩踏出的马蹄窝窝有的深达六七公分。这就是有名的"蒙蛮古道"的壮观景象。当时蒙自城是马店林立,但马帮热闹时驻马店都难。为什么要修滇越铁路,还要修个碧石铁路,由此可见一斑。
  马帮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存在于社会,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献力,不与所处的时代相背离。
  马帮这个阶层,其成员构成复杂。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可以说他们是样样人都有,样样人都要,使马帮文化外缘宽泛、丰富多彩,可以说这是一个多种文化混成的经济实体。除了知底帮规、暗语,熟练马帮技能,会烧火做饭,还要各有特长:要有能协调事的,通晓多种语言,碰到挡路找麻烦的,要斗智斗法能说会道;要有会医人医马的,路上人病马病,方可了得;要有能打会斗的,需动刀动枪要拿得出手;要知晓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能入乡随俗;要能唱能舞会乐器的,走在路上嘴巴衔着树叶一路吹曲……小到马鞍、马架子脱榫、损坏要有会干木活的修复。总之他们是一帮很有本事的人。
  要弘扬和打造境内马帮文化,本文作以下思考,为抛砖引玉。
  给马帮应有地位,是对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
  马帮文化是马文化的延伸和发展。马帮在境内是边远山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实际上马帮是人和马组合成的一个劳动实体,生产形式和劳动成果靠人和马协同劳作来实行。这种关系也像古战场上人和马一样的相依为命。马帮艰辛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改变生活;劳动创造历史,马帮也是历史的创造者。长期以来,这种价值和历史被世人忽略了。现在已有文人学者写文章给马帮很高评价,但对马帮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的探讨有所欠缺。试想一下,当时在境内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崇山峻岭,山高水低,交通极其不便,如果没有马帮,生产、生活如何维系?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如何发展?事实上自古以来,这些地方从来就没有缺少过马帮。统治者施政传令靠马帮,生产物资流通、生活物资供给靠马帮,邮件通讯靠马帮,文化交流靠马帮,出门远行靠马帮,武装打仗少不了马帮。马帮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集现在的交通、运输、邮政、通讯、贸易于一身。解放前后,境内马帮参与打蒋匪和剿土匪斗争,解放初大批干部到边疆工作需要马帮,征粮工作运输需要马帮,为巩固新生革命政权保障生产、生活物资流通供给需要马帮。
  境内最边远的绿春县,上个世纪50年代,干部下乡不说,就是到州府开会走路单边最快也要五六天。在那个艰苦年代,边疆干部几乎每人都有一个马褡子,装着简单的行旅和工作、生活必需品,由马帮驮着跟着来回,途中天黑了卸下马褡子,打开行旅在山村驿站简陋的小马店过夜。到60年代,境内边疆物资供给、交通通讯、干部下乡、干部到州里开会,仍然少不了马帮。直到七八十年代,境内边疆大部分乡下物资流通还是靠马帮;乡下邮政所里,邮件还是靠马驮,邮差既是投递员又是养马人、赶马人,人们叫他们邮帮;同时期边疆县的文工队下乡演出、电影队下乡放映,依然离不开马帮。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云南战区就有大量的马帮去支前。可谓是"军马上前线,马帮支前忙"。
  《红河日报》2014年5月12日刊载一篇题为《马背上的蒙河铁路》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让人根本想不到的是,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竟然还有马帮驮队--而今已淡出人们记忆的称呼,却随着蒙河铁路外部用电工程建设的需要,又重现于屏边的崇山峻岭之间……"屏边县山大沟深,在修建现代化铁路的大山中,很多地方的羊肠小道已荒废,有的地方无路要边修边踩,走出毛路。工程所需要建设材料和工程人员生活必需品,现代交通工具无能为力,只有用马帮。在蒙河铁路的前期工程中,仅110千伏外部用电工程部共有5个施工队,每个队有三四十头骡马,马帮要运送的是建设铁塔基础所需要的水泥、石子等材料。浇制一个铁塔基础最快3个小时,而马帮驮材料上山需要1个月。在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修筑幸福大道尚且如此,可以想象,修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还有过去挖边疆公路,谁数得清多少马帮功劳!
  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享受现代交通时,不要忘记马帮,不要忘记那些马和那些赶马人!
  成立红河州马帮文化研究会,促进和加快马帮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
  境内马帮文化是红河州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境内民族传统文化阵地上,如果把马帮文化遗漏,就是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缺口。
  马帮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特征鲜明的民俗文化。比如说,马身上的配件很多,各种配件都有自己的名字,光马铃就有好几种,它们各有不同作用和寓意。又比如,马驮子,由马鞍子、马架子和架绳子组成,这是汉族的马帮文化。而这3件实物组成一个整体,在境内,哈尼族怎么叫它,彝族怎么叫它,苗族又怎么叫它,不同的民族肯定有不同叫法,不同的含义。而少数民族的语言,是很形象和生动的,这就体现出境内马帮文化多元素色彩和民俗文化特色。
  马帮文化有的已经消失,无法挽救,有的正在一天天离我们远去。《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原著者、著名作家白桦老先生在电视剧《山间铃响马帮来》拍摄前的见面会上,感慨地说:"……60年前的今天,我来过云南,那时去红河还没有公路。60年后的今天,再次来到这里,已经物是人非,当时的马帮已经找不到了,回忆过去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和历史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找到"它们、保护它们、传承它们,不能有任何理由让它们彻底荒废和被遗忘。在马帮文化丰富的红河迤萨,有人说,不要说是过去的赶马人,就是一个小脚老奶离世,也意味着有一份马帮文化的消逝。比如说,马鞍连接马尾的配件,由4个构件组成,汉族马帮分得很细,每个构件都有一个名字。问过50多岁的不少迤萨人,他们很多人都知道有那些个东西,但已经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了。这说明我们真的离传统太远,马帮文化正在被遗忘。而在绿春县骑马坝一带的哈尼族话中,这个配件只有一个名字,也只有很少很少人知道,叫"阿莫朵咪咪枯","阿莫"叫马,"朵咪"叫尾巴,"咪枯"就是那个配件。至于"咪枯"是什么意思,现在70多岁的人也已不知道了,而且能叫出"咪枯"这个名字的人也是极少数人。"阿莫朵咪咪枯"这个名字,也是一句话,由3个词组成,要表明的是"咪枯"这个词。"阿莫"叫马,"莫"也叫马,但在这句话里,省掉"阿",说"莫朵咪咪枯",就没人知道是说什么了;包括少了"阿莫",只说"朵咪咪枯",人家也不知道说的什么。少数民族的语言是很生动活泼的,"阿莫朵咪咪枯"脱口而出很顺口和悦耳,富有音乐性;直译出来也很生动,给人留下很大形象空间。而在绿春大兴镇的哈尼族中,有的叫"堵登""勒撮",又有的说不这样叫,要叫"洞行"。这就是马帮文化的民族多样性。这只是境内马帮文化的冰山一角,如果因为产业化的现代文明而放弃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那损失就太大了。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一天天消失,就是愧对历史,愧对后人。到将来再想去追踪,就为时过晚。
  对境内马帮文化搜集、整理、继承和弘扬,已经拖延和耽误得太久,这一代人要以历史责任担当的胸怀,提高对马帮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深刻认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发掘、整理、继承、发展、弘扬马帮文化,是继承、发展、弘扬红河州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投入人力和财力,以抢救性发掘整理的精神,发掘、探索、研究即将远去的马帮文化。不定期举办全州性的马帮文化理论研讨会,将收集和研究成果复印成册,丰富红河州民族文化宝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流芳千古,传承后人。
  建立马帮文化博物馆,征集马帮文化遗物,展示民族传统文化魅力
  在马帮文化较丰富的蒙自、红河、金平或者元阳选地方建立一个有代表性的专题马帮文化博物馆。红河有"马帮之路"的迤萨马帮文化特色;元阳有哈尼马帮文化,又有哈尼梯田平台;金平是《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故乡;蒙自有著名的"蒙蛮古道"马帮文化,又是州府所在地。选址应以蒙自优先。虽然在清末滇越铁路建成后,"蒙蛮古道"上马帮减少,但在个碧石铁路建成以前,又出现了碧色寨马帮潮。碧色寨车站是货物进出和通往昆明的中转车站,这个时期碧色寨的热闹,马帮功不可没。直到民国10年个碧石铁路通车后,进出碧色寨的马帮才渐渐减少。之后的30多年时间,碧色寨一直是滇越和个碧石铁路线上的一个特等站,法、英、美、德、日本和希腊等国人接踵而至,纷纷在这里开办洋行、商行、酒楼、百货公司、邮政局。等待运输中转的货物装满仓库,火车的汽笛声,清脆的马铃声,搬运工的号子声昼夜不停,每天约有40余对列车在此停靠进出。马帮运输,拉人装货,洗车加水,热闹非凡;美女富商,洋酒咖啡,错落杂陈。其开放和繁华程度,在滇南首屈一指。
  把专题马帮文化博物馆建在碧色寨又为在蒙自选址的优先。因为碧色寨不仅承载着清末、民国铁路那段厚重历史和中西文化的一种交汇,而且它还是中外铁路史上的一个经典车站。如今碧色寨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红河州确定的"哈尼梯田一个点、滇越铁路一条线、建水石屏文化览胜、弥勒泸西康体休闲两片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按照云南省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关于"做大蒙自,做强(个旧、开远)两市;统一规划,各展优势;三位一体,打造滇南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蒙自市规划碧色寨为国家铁路遗址公园暨文化产业开发区,将碧色寨建设成为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特色相结合,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度假休闲、游憩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专题马帮文化博物馆建在碧色寨,将对碧色寨国家铁路遗址公园暨文化产业开发区建设注入活力。
  元阳有哈尼梯田平台,红河有独特的马帮文化优势,两县应该下功夫打造中小型马帮文化陈列馆,这对民族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开发有一箭双雕的功效。
  金平县是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一个神秘的旅伴》原创地,又是《山间铃响马帮来》拍摄地。因此,金平对马帮文化的宣传有着特殊的意义。
  其他县、市在对马帮文化的发掘、整理中,研究和制订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马帮文化类型,投入人力、财力,征集体现马帮文化元素的遗物,在自己的博物馆内设置马帮文化博物单元,展示各具特色马帮文化,增加本土文化含量的馆藏文物内容。
  在境内的民俗文化中,马帮文化是一个很活泼的成分。把马帮文化作为一个主题,或者说作为一条主线,可以把民族和民俗的文化连接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它既是马帮文化陈列室,又是民族和民俗文化博物馆。因为马帮文化的外缘很宽厚,不要把它只局限在马身上的实物和赶马人的用品上。比如说,马帮文化中就应该有一个"马帮人家"单元,而"马帮人家"的实物构件可包罗的物品就很多,其中也包括"驮来品"。
  马帮文化有非物质和物质两个板块,一块是精神文化,一块是物质文化。在宣传和打造马帮文化中,二者不可偏颇,才趋于完整,才具有科学性。
  这样就将蕴涵马帮文化元素的实物征集、整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纳入官方层面,支撑和带动多层次的本土文化和民俗文化收藏爱好者来参与马帮文化收藏和研究,促进马帮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大力宣传红河州的马帮文化,着力打造马帮文化名片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还没有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电影故事片。1954年,由作家白桦创作、王为一导演拍摄的黑白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描写少数民族的优秀故事片,早于《五朵金花》《阿诗玛》《边寨风火》《摩雅傣》,具有新中国电影的里程碑意义。取材于红河州境内少数民族生活,拍摄于境内。在全面上映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誉为"红色经典"的开篇之作。
  就在《山间铃响马帮来》拍摄上映之际,长春电影制片厂也把目光投向白桦另一篇小说《一个无铃的马帮》,并于1955年改编摄制为故事片《神秘的旅伴》,同样早于《五朵金花》《阿诗玛》《边寨风火》《摩雅傣》《芦笙恋歌》,上映后也引起了轰动。像这样出自同一作家、取材于同一地区、同一题材的作品接踵拍摄上映,这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绝无仅有。
  这也是两部最早以少数民族马帮为线索拍摄的电影故事片。我州的少数民族马帮在建国初期就走上银幕,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这是边疆少数民族的荣耀,也是马帮的荣耀,更是红河州民族文化宣传的一次飞跃。
  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神秘的旅伴》成功拍摄上映,是境内宣传马帮文化的大好优势。但很多年过去了,马帮的劳作、马帮的生活鲜为人知,马帮文化的继承、研究和发展依然被忽视。到2005年后,马帮文化热出现萌芽,境内的马帮文化也还是少有人问津。到2009年艺术家们把《山间铃响马帮来》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等联合摄制,红河州宣传部门作为"联合出品"单位参与其中,摄制组来到境内元阳、建水二县摄制,并在建水封镜,红河的马帮文化依然没有炒热。电视连续剧《山间铃响马帮来》在央视一套热播,唤回多少人对山间铃响的怀旧和对红河马帮文化的期待。
  从1955年的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到2009年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上映,境内在马帮文化的宣传上有很好的优势和平台。这些年宣传是做了,也有不少推介境内马帮文化的文章发表了,但这边的马帮文化影响力还是小,外人对境内马帮文化的认知还是少。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做了宣传,但打造不够力,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没有实物陈列作支撑。宣传和打造完全是两回事,要二者统一,做成一回事。因为对于旅游者,对于普通人,对于学者,对于民族文化探索者,对于民俗文化好奇者和马帮文化的怀旧者,他们大多不会只去看那些做宣传的纸片,你说得越好,他们还越不信。你讲得再好,可你没有东西给人家看,白费功夫了。百闻不如一见,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才是道理。只有把具有马帮文化的成果和东西摆出来,让人家看见了,说好了,人家回去了才会帮你做宣传,这样才会产生良性循环效应,才会酒香不怕巷子深,才会有人找着来分享,来体验。
 
责编: 语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