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测

大益2012年金针白莲开汤品鉴

 今天开片12年金针白莲的喝喝,开饼看饼面用料比较幼嫩,开汤香气闻着很舒服,香气优雅,是不是传说中的荷香呢?茶汤入口感觉很细腻顺滑,还有一点小小苦底,但是化后回甘很强,舌尖很甜,舌根部也很甜,有生津感,喝着很爽的一款熟茶。

大益2006年601批老茶头开汤

 老茶头俗称自然沱,是熟茶发酵的时候结成的疙瘩,没有进行等级拆分,相对于将不同等级的普洱熟茶拼配在一起,口感香甜滑润。大益2006年出品,601批。和新茶相比,现在喝,口感,香气都有明显的提升。茶头是指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时结块的茶,相对条索状茶,发酵度正常范围的茶头内含物更加丰富,茶汤更浓厚,更加耐泡,但泡到最后也仍然有大部份茶头不会散开,还是粘稠在一起。普洱熟茶都是经过人工洒水渥堆发酵的,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一堆茶的中间会升温,然后茶叶通过自身含有的酶发酵,漫漫变成熟茶。在这个过程中,每过...

2003年甲级紫大益开汤品鉴

 茶名:甲级紫大益年份:2003茶厂:勐海投茶:5g100cc仓储:89香气:89第一杯:闻干茶没有烟味,酸酸的果香,茶油很多。一入口汤味比较浑浊,油味混着青味。很多人说茶油多的茶比较香是好事,我个人在喝了多次有茶油的茶后发现,这不是绝对的。茶油太多的话绝对是影响茶的口味的。特别是前1,2泡会有股油味。第二杯:果香有点点蜜饯的香味,苦味明显。涩感略微有点,水路比较粗矿,茶味很淡。第三杯:青甜香混果酸,偏苦。汤色比较浑,在转化。第四杯:苦涩味越泡越明显了,这茶的用料感觉秋茶比例很高,内含物不...

大益601批7572熟茶开汤

 06年第一批7572,用料不错,肥厚,发酵蛮轻,用几个字概括:醇、滑、润、甜、耐泡。

陈升号2009年老班章小砖开汤

 小砖条索油光锃亮,条索肥壮;口感上,它那奇妙、巧妙的微微苦底,对茶汤力度起了非常好的关键的支撑作用,缺点就是苦涩化得不够快,

2006年下关金丝沱开汤

 今天泡大下关的骄傲-金丝沱。06年的,泡啊泡啊,汤色橙红,入囗平和带涩(化得不慢)舌尖甜甜,茶汤饱满。汤下喉后,有回味。缺点是,大厂货,耐泡度不高。五泡后嗅叶底,微带陈香,稳定干净。

2015年下关甘普洱熟茶开汤

投茶:10g 盖碗:150ml 茶饼:泡饼,窝心位置出现重复,选边上位置,底面+芯,拆散至小块。干茶:堆味不刺鼻。 洗茶:快速洗茶两遍10-15s每遍。10s出汤,茶汤红浓,香气跟销法有区别,香气更像是木香,总体感觉跟销法不是一路的,厚度比销法重点。类似于大益7262一类的茶饼。

2014年大益传世开汤品鉴

 大益传世,打开之后一如既往的继承了勐海茶厂这几年松松垮垮的紧压度,用手在周边轻轻就能播散,条索外观上明显与常规大益生茶不同,和厂家的介绍大树茶选料相符,闻起来有很轻微的新茶青感,蜜甜香里带少于淡淡的烟味,正常喝茶比例投茶冲泡,洗茶后叶底让人闻起来很是舒服,熟悉的香气渗着丝丝蜜甜,茶汤入口轻柔,绵软,水路较细,刺激度不重,咽后口腔内里可明显感觉出特有的淡淡山韵,这点给我的印象比2010年刚拆黄金岁月要深。属于一入口就能博取茶客好感的那类风格,只是这转化让人怎么也联想不到他所谓的6-8年陈,...

【膏知识分子聚集地】从众筹到三体的节奏,你能跟上吗?

在众筹风刮满各行各业的当下,想必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蒙顿茶膏推出的“清代宫廷普洱茶膏(复刻版)”的众筹,原本500套的数量,3个月的众筹期,结果——1个月都不到的时间便被预定一空!!!最近,众筹的“清代宫廷普洱茶膏(复刻版)”已经陆续制作完成,并且很多参与众筹的群友都收到了茶膏~请看高手是怎么晒膏的↓所以膏知识分子群这次的分享会,特别邀请了参与众筹的一部分发起人,来分享这次众筹当中他们看到以及感受到的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就...

大益301批巴达山野生茶贡饼开汤品鉴

301巴达野生茶贡饼(200克)-----改制前勐海茶厂专以山头茶名义推出的茶品并不算多,这款03年的小贡饼是巴达山茶风格的一个标准教材,据说勐海茶厂一直就有属于自己的基地茶园,其中巴达山基地是较明确的,这款小饼外包上只有绿色食品的标志,没有那棵著名的白菜;茶汤入口,马上可找到那种熟悉的微苦化甘的清爽感觉,与建厂60周年纪念饼非常相似,足可以印证这两款茶的用料是来自同一山头,只不过60周年纪念饼的浓强程度要更胜一筹,大益改制前也曾推出过几款巴达山的茶品,但是以现今的陈化效果并不算特出,汤质较薄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