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山 哀牢山:世界遗产项目的未来之星

2700年的世界野生茶树王

截至2012年7月1日,中国已有43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自然遗产9处、世界文化遗产30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先决条件,至少每10年要修订一次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和凡提名列入的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列入。

我国首批《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第二批35项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于2006年12月15日公布并报送。第三批45项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于2012年11月17日正式公布,云南省有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哈尼梯田(云南省元阳县)两项入选。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园成为云南目前唯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项目。2012年9月5日,普洱市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普洱市的申遗和遗产保护等方面工作可谓成绩显著。

《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项目标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自然遗产项目标准:1、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3、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锦屏镇凹路箐大茶树

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都在普洱市的景东县、镇沅县境内,成为中国巨大的天然生物种的种质资源基因库,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主要核心区之一。千百年来生活在无量山、哀牢山中的各族人民一直守护着这片上苍恩赐的这片热土,在保护好自然同时不断创造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了更好保护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建议普洱市尽快启动“无量山——哀牢山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项目”,申报主体为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争取第四批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无量山——哀牢山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项目”符合自然遗产项目第四条标准和文化遗产项目第五条标准。主要申报项目如下:

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它位于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结合部,南北长约83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保护区总面积面31313公顷,主峰笔架山海拔3376米,保护区80%在景东县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蓖齿苏铁、野银杏、长蕊木兰、中华桫椤等5种,其中保持原始状态的云南红豆杉群落面积10万亩,云南铁杉林群落面积几万多亩,野生茶群落面积近40万余亩。动物种类繁多,有黑冠长臂猿、蜂猴、熊猴、灰叶猴、金钱豹等8种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历史上黑冠长臂猿分布较广,由于环境的变迁及人类活动影响,目前全球仅存1200只左右,主要分布在无量山和哀牢山,占世界70%以上,海南大黑山有20余只、其余分布在老挝最北部及越南北部。景东县境内有100余群,近700只,因此景东县被誉为“世界黑冠长臂猿之乡”美誉。

哀牢山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两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结合部,起于大理州南部,止于红河州南部,南北长约102公里,东西平均宽约8—10公里,面积有50360公顷。隶属云南省景东县、镇沅县、新平县、楚雄市、双柏县等五县市。1988年成立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高海拔达3137.6米,为镇沅境内大雪锅山主峰。有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梭罗树、伯乐树(钟萼木)等,其中梭罗树被称为植物活化石,有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黑冠长臂猿、绿孔雀、灰叶猴、云豹、蟒蛇等。

丫口寨人工种植的野生型大茶树(包忠华摄)

无量山、哀牢山是地球同纬度带上动植物保存得最完好的地方,在不到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保留了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物种,被誉为“天然绿色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两个山脉仅川河坝相隔,最近的地方仅川河一河之隔,在这东西平均宽10公里左右,南北长100多公里的狭长区域内形成了两大山脉、两个水系、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中国是唯一的,在世界也是罕见的。

花山乡文岔过渡型古茶树(包忠华摄)

普洱共有117.8万亩野生茶树群落和18.2万亩古茶园及146万亩生态茶园。普洱是“世界树源”,有一条从宽叶木兰化石——中华木兰化石——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茶类植物垂直演变完整的生物链。无量山、哀牢山是“世界茶源”的中心区域,无量山脉北端景谷县有距今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在景东锦屏镇田心有2500万年前的中华木兰化石;在无量山、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分布着野生茶树群落面积88.6万亩。广袤的哀牢山、无量山分布有8万多亩栽培型古茶树及近50多万亩的生态茶园。

漫湾镇中山村大茶树

在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发现有树龄2700年的“世界野生茶树王”,树高25.6米,基部干围2.82米;在景东太忠镇丫口寨人工栽培野生型大茶树基部干围2.85米,是一棵人类栽培、驯化野生古茶树的活标本;与九甲乡相毗邻的景东县花山乡文岔村有一棵近1200年的过渡型古茶树,树高11.5米,基部干围3.3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仅次于澜沧县邦崴1700年过渡型古茶树,树高11.8米,基部干围3.58米的第二大人工种植的过渡型古茶树;还有其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植珠,如目前发现世界上最粗大是景东县锦屏镇凹路箐大茶树,树高14米,最大丛围783(3个分枝的干围)和景东漫湾镇中山村大茶树,树高11.7米,基部干围6825px,为目前普洱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在2013国际茶业大会上普洱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的称号,而以景东为中心的无量山、哀牢山是“世界茶源”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云南茶文化的发祥地。

千家寨大吊水(包忠华摄)

为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古茶资源,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专门认养保护了文岔村过渡型大茶树、中山村大茶树等10余株无量山、哀牢山上的古茶树,也带动普洱天泽茶业等当地企业投入到这些宝贵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去。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是普洱市以制定茶叶标准、科技研发、资源保护等为目的而专门成立的国有企业。

千家寨位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中段的北部,是哀牢山风景最美的地方之一,海拔2000-3137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群山起伏,峰岭叠翠,林海茫茫,古木苍苍,遮天蔽日。是野生古茶树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世界野生茶树王”的诞生之地,成为全世界茶人朝拜的圣地。都鲁河发源于千家寨,由多条溪流汇集而成,蜿蜒流淌于原始森林中,形成了“大吊水”、“小吊水”两条瀑布奇观。“小吊水”从近百米悬崖倾盆而下,水声如雷、蔚为壮观。“大吊水”瀑布从数百米悬崖飞流直下,水石相击,飞珠碎玉,幻变彩虹,瑰丽夺目。

千家寨小吊水(包忠华摄)

杜鹃湖(原名徐家坝)位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核心,距景东县城58公里,海拔2530米,是一个面积一平方多公里的人工湖,因湖岸上生长着众多杜鹃而得名,湖中有一个小岛,青葱叠翠,若鬟雾鬓,常年碧水清幽。而湖的四周,是保存最完好的原生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满山遍野繁花似锦,各种蕨类、苔藓植物攀络树上,树老藤古,分披垂挂,珍禽异兽出没其间,猿啼鸟鸣不绝于耳,为此中国科学院在湖边建立生态定位观测站,成为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理想的科考基地。这里种植的乌龙茶是世界上种植海拔最高的乌龙茶,成为茶界的新宠。

黄草岭坐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西坡,深藏在原始森林之中,离县城30公里,海拔在2200~2500米之间,是一个奇特而又美丽的地方。这里四面群山环抱,气候凉爽宜人,四季花果飘香。黄草岭人是在清朝末期从四川及云南昭通等地移民而来,由于当地没有烧制砖瓦用的陶泥,智慧的黄草岭人便就地取材,将山中巨石劈为薄石板建盖房屋,而形成极为特独的民居风格——石板房。清一色的石板房,冬暖夏凉、美观适用,用得越久光泽越亮,引来不少游客和专家的惊叹,被专家称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之一”。房屋掩映在繁茂的果林之中,鸟语花香,景色迷人,出门便可欣赏到无量雄姿,倾听到黑冠长臂猿的鸣啼,是观看、寻觅黑冠长臂猿的理想之所。全村156户,612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夜不闭户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仿佛到了陶渊明笔下风景优美、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

黄草岭的特色民居石板房(包忠华摄)

银生古城是景东县城的旧称,景东是普洱的北大门,是昆明、大理通往普洱、版纳及联系滇南和滇西各州市的陆路交通枢钮。银生古城是银生节度的首府,管辖着今天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全境和临沧市部分地区以及越南、缅甸、泰国北部等地,是唐代大理国的重镇,曾与波斯、婆罗门等国进行贸易的地方。素有“滇西南历史文化名邦”和“马背上驮出来的古城”之美称。唐代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在云南为官的樊绰,在其著作《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是云南最早有关茶记载的历史文献。景东文化底蕴厚重,是中原文化、南诏文化、古傣族文化和原住民文化相互交融而形成独立文化,贯穿了银生古城文明和陶府古傣族文明的千年历史。目前还保留有银生古城遗址、土司陶府旧宅遗址、陶府古墓葬遗址、卫城遗址及文庙古建筑群等。有清凉茶马古道驿站、清凉长地山古茶园、御笔古茶山等茶历史文化。有“耍龙灯”、“杀戏”、“洞经神韵(音乐)”、“跳菜”、“百抖茶”、“火把节”、“大帮腔”、“三跺脚”、“打歌”、“羊皮舞”等灿烂的民族文化。

苦聪人属古代氐羌部落后裔,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哀牢山、无量山一带海拔1800米--2100米的山区,有4万余人,苦聪人以狩猎和刀耕火种为生,长期与世隔绝,实行氏族外婚,男子要数年乃至终生从妻居住,男着“麻布短衣”,女着“短衣长裙”。苦聪人信奉原始宗教和祖先崇拜,语言与拉祜族近似,过平均原始社会生活,有肉同吃,有酒共喝,用树杈盖房,人畜同居,少洗脸洗脚。1956年发现苦聪人后,在政府的帮助下,苦聪人逐渐走出山林,实行定居定耕。1985年,“苦聪人”被划归为拉祜族,是中国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的民族。九甲乡勐真村是个典型的苦聪人聚集区,通过50多年共同发展,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还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每年六月二十四和春节,都会集体狂欢,身穿树皮衣,手持弓弩和长矛,按传统狩获猎物方式,射杀牛羊,共同享有,敲击着蜂筒鼓,跳着模仿各种动物的舞蹈,祭拜祖先和上苍。

“无量山——哀牢山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项目”以银生古城、黄草岭特色民居及探寻无量山黑冠长臂猿、杜鹃湖畔原始森林、御笔古茶山、文岔过渡型古茶树、千家寨风光、膜拜“世界野生茶树王”及走进苦聪人家等为主线。随着玉临高速公路、大理——景东——镇沅公路等级的提升,将会形成一个从丽江、大理等滇西地区,到无量山——哀牢山、普洱、景迈山(边三县茶祖文化)、西双版纳等滇西南的旅游环线。这也将是普洱市实现旅游产业腾飞的重要举措之一。

“大帮腔”、“三跺脚”、“百抖茶”(包忠华摄)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