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世味蒲萄熟,薄薄分明胜煮茶:2020年吉普号白莺山

  烈日灼阳,择一段悠闲时光;平心静气,写一则肺腑衷肠。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里,我难得独处,给自己放个假,燃一支清香,煎一炉泉水,为自己沏一盏庚子年吉普白莺山茶。

  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漫湾镇山区中的白莺山自然村,整个村落,人口不到400人,他们还都保留着较为原始的生活习惯,所以这里的茶,有着特有的茶香味,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如今这款较为正宗的生普。

  白莺山主峰海拔2834米,隔江与无量山相望,背靠大丙山(野生古茶树群落),今朝仍保存自生,半野生和野生培养古茶树180多万株,古树资源可谓相当的丰富。

  白莺山村中,还存在着上千年的古树茶,生态环境也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而又因为这里目前还是一个未被大众熟知的产地,所以这里的茶,有着特有的茶香味。少了名气山头的广告炒作,少了商业气息的打造包装,以至于,这里的古树茶,颇具性价比。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切入主题。

  本茶采用常规棉纸包装,共分两层。首层详细介绍产品各类参数,采用白色为主以中华传统书画统筹全局给人欣然之感。背后有茶饼详细的规范的齐全的信息,从各种标识就能充分显示大企业的规范性与标准性,给消费者一个安全卫生可靠的保证。

  品牌:吉普号

  分类:普洱茶-生茶

  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

  原料产地:云南

  净含量:200克/饼

  产地:西双版纳-勐海县

  生产日期:2020年5月22日

  保质期:在符合储存条件下适合长期保存

  执行标准:GB/T22111

  生产许可证:SC11453282224742

  生产出品商:勐海众益茶厂有限公司

  厂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众益茶厂内2-2号

  详细见下图所示:

  拆第二层常规棉纸包装,现两张白莺山小卡片。测得茶饼直径大约等于14CM,茶叶纹理可见。

  茶饼压制松紧适中,墨润显毫,近闻清香怡人。

  茶饼整均匀呈褐润色,条索肥壮芽头显露均匀较多,称取8g左右干茶,这样既能保证茶汤的口感,又能较好地观赏其外形。

  品鉴

  日期:2020年8月23日9:00

  地点:江西南昌

  天气:晴朗、体感温度35℃、空气湿度58%

  用水:天然山泉水

  用具:青花瓷茶具全套

  取茶:8克

  冲入沸水,茶叶中的芳香因子顿时活跃起来,花果香四溢。

  微抿一口,茶香柔和,清甜回甘;一饮而尽,山野韵味顿时充满口腔。

  此茶,若洗茶,果木甜香;若挂杯,蜜甜香。

  初泡,茶留味,有淡淡的果甜香,茶汤水果清甜,无苦,上颚薄膜,秒化,甜味突出,甘甜感强,回甜快;甜感突出,汤感顺滑,喉韵律动持续,有温热气感渗透反应;

  白莺山干茶色泽墨绿油润,清香怡人;

  第二泡茶汤清亮晶莹,色橙亮,花果香浓郁,汤面有油润感;滋味丰富有层次,口感清润,意气清和,颇具中和之美;水路顺滑,生津回甘快,口感独特,没有涩味,苦味非常淡。叶底纹路明析,非常耐泡,浸泡后的叶底似绸布,手拉舒展后有弹性,在口中唇中会有自由回荡,口感醇和润滑,最特别的是白莺茶除了有普洱本味,还略带一股铁观音的醇香,令人迷醉。

  三泡时,古树茶所含物质完全释放,汤色明亮,整个茶汤协调性好,化开快,甘甜生津快,汤感饱满,层次感强,愈加突出,苦涩轻微,滋味丰富,汤感绵滑度稍欠,口腔饱和度尚可,气感不算强,但渗透直接,喉韵律动持续并深入。

  4

  5

  香甜气呈上升趋势,从口腔到胃腹顺畅自然,回甘生成且渐强烈。茶叶完全泡开,泡汤色金黄晶莹透彻,茶气也逐渐增加,进入口腔神奇之旅高潮期,喉间甜韵悠长绵柔甜蜜,回甘持久,舌面生津绵延。茶汤浅黄明亮,果香馥郁,满口清甜,回甘猛烈而持久。

  6

  7

  第4~7泡,汤色明亮,香甜气与回甘之气在胸腹内回荡,两种气息互相交织缠绕,身心沉浸于香甜息之中,随身心受到滋润加深,仿佛走入了茶的世界,深山古树,仙雾缭绕,心中清明,也许正因为饮茶能达到这个境界,人心与茶相融共生,人为因茶而陶醉,茶因人心而沸腾!

  8

  出汤时间延长至10秒以上,汤色基本保持与前几泡相同,香气绵延不绝,回甘气息强劲,喉间有香韵之气生成。随着身体微汗,舒适感无法用文字言明。

  9

  香气飘飘然然,汤色柔柔婉婉。润感足,油感显,亮度高。汤清亮稠厚,略有挂杯感。倾倒时,汤面结聚成泡,经久不散,吹而不移。茶汤汤色稍淡,回甘虽减淡但也能保持,没有水味,耐泡度出乎意料,可见内质浑厚。

  白莺山茶芽叶肥大,耐泡,叶底色泽明亮,净度和匀整度较好,活灵活现。

  叶底宽大厚实匀称,韧性较好,不易撕断,脉络清晰可见,色泽黄绿莹润,芽头肥硕嫩度高,茶梗相对较少。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一种情调,滤去浮躁,沉淀思绪,无茶的日子平淡又索然。喝茶之妙,妙在品茶和欣赏茶,会品茶,会欣赏茶的人才能“嗅”得出茶的清香,探知其中真味

  偷得浮生半日闲

  作者/茶亦有道;来源/新茶网

  原文链接:https://www.xincha.com/paicha/reports/3821/

活跃作者